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带个系统穿三国笔趣阁 > 第85部分(第1页)

第85部分(第1页)

以选择了,要是现在选了鬼谋,不知道会不会耽误发展?

钱粮才是根本,没有这两样保证,拉起再多的人马都是浮云。

赵飞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想拉起队伍,在乱世来临时成为一方诸侯,这所需的钱粮都要他自己来想办法。

哪怕之前的忠诚度再高,也没有士卒会愿意追随赵飞过饿着肚子的穷日子,当然八十以上的忠诚度除外,不过大部分普通的士卒,哪有这么高的忠诚度。

赵飞先把这个选择放下,继续查看易水组织的情报。

首先他就查看起他下令关注的一些人的情报。

此时在江淮之地,孙策和周瑜在淮南郡舒县居住,这两人赵飞是不去想的,他也没有丝毫信心可以收服。

赵飞首先关注的人是鲁肃,鲁肃在临淮郡东城县,在徐州和扬州的交界地方,离江东很近。

鲁肃的厉害就不用说了,赵飞一一查看着他的情报。

鲁肃出生于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欢读书,爱好骑射。

现在鲁肃是十六岁,经常召集乡里的青年一起练兵习武,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

鲁肃的家世已经衰弱,虽然是士卒家庭,家中资产倒是有不少,但是祖辈和父辈中都没有正在做官的,在官场上没有丝毫的人脉,即便满腹学识,轻易间也是难以出头的。

这种家庭出身情况非常符合赵飞的现状,他要去江东当郡守的话,这官职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招募鲁肃这样有才能家世又并不厉害的人,只要有足够的诚意,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在查看鲁肃的资料的时候,赵飞还发现了一个大才,刘晔。

刘晔和鲁肃是好友,这倒是他以前并不知道的。

赵飞在系统里查看了一番历史资料,才知道鲁肃和刘晔是大有渊源的。

刘晔在准备北上投奔曹操之前,曾经留下了一封书信给鲁肃,让他一同北上为曹操效力,而鲁肃也同意了。

此时孙策已经死了,孙权只是弱冠之年,无法服众,江东人心惶惶,此时鲁肃根本没有想过要去投江东。

周瑜使了个计策,将鲁肃在东城的母亲接到了江东,美其名曰是照料,免受战火影响。

在周瑜的一番论述下,鲁肃暂时打消了北上的念头,去江东接母亲。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周瑜将鲁肃推荐给了孙权,安排他们两人彻夜深谈了一次。

榻上策就是这时候鲁肃提出来的,定下了鼎足江东,夺取荆州和益州的战略计划,也是吴国之后的治国方针,其精妙程度,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不相上下的。

这就是这么一次合榻相谈,不仅仅是孙权认为鲁肃是大才,决心要重用之,鲁肃也是对孙权起了敬佩之意,认为现在江东混乱的局面只是暂时的,孙权肯定可以处理好,也就打消了北上的念头,留在了东吴。

要不是周瑜和鲁肃也相识,使了计策留下了鲁肃,那恐怕鲁肃就被刘晔的一纸书信给拉到曹操那边了。

东吴四都督,中间少了一个,而曹操的谋士团里又多出一个鲁肃,那天下大势就改变的太多了。

刘晔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他年少知名,被许邵称有佐世之才,后来在曹操的谋士团里,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惜他是刘家子孙,曹操一直不太信任他,他屡献妙计,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却有很多次没有被曹操采用。

例如在历史上,曹操攻下汉中后,刘晔和司马懿就一起劝说曹操接着取下益州,并说现在刘璋无能,益州非常好取,如果不取的话,要是被刘备他们取了,日后恐怕就很难再攻下来了,可惜曹操没有听取他的意见,还说了一句名言,“得陇复望蜀,岂非太贪心乎?”

事后一切都犹如刘晔预料的那般,也导致了今后的天下三分,不知道那时候曹操的肠子有没有悔青了。

刘晔能文能武,为人机巧,胆识过人,特别是对于情报的收集,天下局势、敌情的分析,对手心理的掌握都有其过人之处,是三国时代最出色的情报参谋之一。

这也是刘晔最引起赵飞关注的地方,易风组织已经初建规模了,叶风和叶雨的忠诚度是够了,但是显然他们的能力是不够的,叶风可以当个小吏,叶雨只能当个杀手,训练一些夜雨影卫。

例如他们派人送来的情报,所有的情报,不分大小,也不分重要性,一股脑地堆在一起,需要赵飞去慢慢地整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