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仙剑妖侠传TXT > 第66部分(第1页)

第66部分(第1页)

许多膏药,教人认不出本来面目。林飘遥心想:也不晓得是哪个在背后乱喊,这样的样子你都能觉得他面熟,靠,莫非这是你媳妇儿,在和你玩心灵感应那种勾当?不过话又说回来,似他这般把膏药乱贴一气,倒真有点广告效应,值得学习……

那卖药的说了半天,竟没一个人买他的,不由有些儿着急,大喊道:“真的是包解万毒啊,这里总共才十几贴,世间也只有这十几贴灵药了!”

人群里有人笑道:“那卖多少钱一贴呢?”

卖药的大喜,急忙比了个指头:“十文钱一贴!”

刚刚那人摇头道:“十文钱一贴不合理!”

卖药的赶紧比了个巴掌,又道:“五文!”

那人还是摇头。卖药的急了:“一文钱一贴!要买的赶快拿走,迟了可买不到了!”

人群里这才一阵哄笑:“得了吧你,还不如送人呢!一文钱一贴还包治万毒的药,打着灯笼去找也只你这一家啊!哈哈!”

林飘遥见那卖药的尴尬万分,暗道:这家伙说不定是缺钱缺疯了,才想到这招骗人的。想起自己当初刚到清河县的时候身无分文的情景,只觉得那卖药人太过可怜。手一抖,丢出去一两银子:“我全买了!”

卖药的大喜,一把抄起狗皮膏药递给林飘遥,这才接过银子。众人只道他没钱补,却见他翻出一个荷包。打开一看,金光耀眼,竟是一包足色黄金。

围观众人本都待散去,哪知这看似穷疯了来骗钱的小子竟如此富有,皆是暗暗称奇,渐渐又围了过来。林飘遥更是瞪大双眼:“不是吧老兄,还以为你是没钱吃饭了我才买药的。既然如此,你还我钱来!”

卖药的眼睛一瞪:“已经买了的东西,怎么可以退货?”他翻了一阵荷包,竟是找不出碎银铜钱来补给林飘遥,正站那里发愁,突听得不远处一声大喊:“小九!你把师傅的黑玉散藏哪里去了?”这声音虽然隔得远,但却如晴天里响了个霹雷,震得大半条街的人都耳朵发麻。众人一阵皱眉,朝发声处看去,只见一条红色人影急冲冲朝这边跑来。街上邻舍似乎对那人很熟悉,一见他奔来,急急忙忙的散开一条大道。

卖药的脸色一变,钱也不找了,拔腿就跑。等林飘遥回过神来,早已去得远了,光剩他捧着那一两银子买来的万灵解毒膏药呆站在原地。红衣人一路叫嚷着直追过去,转眼就消失在街头巷尾处。

这下逛街的兴致也没了,两人拾撮一阵,找了辆马车直接朝红莲教总坛进发。

“他妈妈的!”林飘遥坐在马车里还不住大骂:“想我林大侠也是坑蒙拐骗学得精熟的人,居然让个小混混给骗了钱!”

小倩笑道:“说不定是买到宝了呢?”她把那狗皮膏药翻在手心里:“飘遥哥哥,你闻,这药敷上清香淡淡的,说不定真能解万毒呢。”

林飘遥早把这话听了十好几遍,哼哼道:“但是他说一文钱卖一贴啊,现在居然要了我一两银子!凭白吃了这等大亏,实在是有伤我骗神的威名。”

他自是气愤自己看走了眼,小倩不住好言安慰,闲扯得一阵,便忘了此事。

出城后走了不远,一路上风景奇异,但见那林丛树木草涧间,多有连接并排的竹木屋,却又并非户户相连,以成村落。林飘遥奇道:“遮莫是传说中的富人别墅?”

赶车老大爷笑道:“客人来自外地,自然不知这云贵少数民族的风情。这些并排的木屋俗称为恫寨鼓楼,是侗家住宅的标志。”赶车老汉似乎经常对人介绍,说得极是顺口:“在我们这里又称位‘堂卡’或‘堂瓦’。这鼓楼可不止你看到这一种,分为多柱和独柱两类。多柱即是由四根主柱和十二根衬柱组成。独柱却是由一根中柱支撑,之立在鼓楼中央,直伸顶端,底层是四根衬柱。不管这多柱还是独柱,在顶层均放得有齐心鼓,所以外地人才给起了鼓楼这个称呼。”

林飘遥想象着一根独木支撑整座大屋的情况,不禁道:“这看到的是四根主柱了,要是只有一根独柱的话,怎么可能撑得住?”

老汉道:“怎么撑不住?可别小看那木屋,都是用上好的杉木作料,不施一钉一铆,柱、枋的横穿、斜挂、直撑,一律采用接榫与悬柱结构,牢固得很!等闲十来个大汉也休想撼动得了那根独木呢。”

林飘遥听得入神,不禁道:“你这老伯懂得还不少,干脆顺便在我这里还拿一份领游的工钱算了。”赶车老汉大笑:“那可不成,赶车的便是赶车的,怎么可以乱改行?不过这一带我跑得熟,客人要是有什么不知道的,老汉尽都给你解说了便是。”

小倩递出一枚果子:“那可多谢老伯伯了,咱们都不是本地人,看到这些与众不同的风俗,都好奇得很呢。”

小倩嘴甜、人甜、样貌甜,递过去的果子更是味道甜。那老汉大喜,一下子距离便拉近不少。林飘遥干脆把车帘子卷了起来,拉着小倩一起坐到车头上,听那老汉说东西。

扯了阵闲话,老汉无意间问了句:“这四周景色当数黄果树的大瀑布最好看,距离安顺也最近,怎么你们反而要先去游红岩碑呢?”

那红岩碑自然就是红莲教总坛所在,但两人怎么会随便把此事说出来?只道:“听说那红岩碑是什么千古第一谜,咱年纪轻轻的,对这种谜最是好奇,便决定先走那里了。”林飘遥怕他继续追问,急忙抢着又道:“对了,老伯,那个红岩碑到底有啥谜在里面哩?”

提到这个,赶车老汉一副什么都知道的模样:“那红岩碑是一块长高十数丈的红色天然石壁。碑上有几十个斗般大字,非镌非刻,非篆非隶,年代久远,神秘玄奥,被称为‘南中第一奇迹’。”

林飘遥不解道:“这算啥谜?”

赶车老汉道:“你到是想想啊,那悬崖峭壁上,四周又没甚站脚的地方,偏生被人生生刻上去了那般巨大的文字,这难道不奇怪?如果光是如此还好说,偏偏那几十个斗大的字,不是汉字、不是苗文、不是彝书,非镌非刻,非篆非隶。有的说这是殷高宗伐鬼方纪功刻石的“纪功碑”;一说是大禹治水时的遗迹;一说是当年诸葛武侯南征时当地少数民族所作的图谱;一说是蜀汉时,牂牁爨族首领济火协助诸葛亮南征有功,用古爨文书写的济火“纪功碑”。反正说什么的都有,就是没一人知道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赶车老汉一阵出神,差点把车架到了大路旁的林子里去:“所以啊,咱们这里一直流传着一首民谣:红岩对白岩,金银十八抬。谁人识得破,雷打岩去抬秤来!”

林飘遥吐吐舌头,说道:“那肯定就不是字了。”

赶车老汉一怔:“不是字那是什么?”

“说不定是什么武功秘籍,也说不定是它石头上本身就有的花纹,这有啥奇怪的?真搞不懂了……”林飘遥枕着头,悠哉游哉道:“这些人啊,总爱把自己往那死胡同里套,非要去认那上面到底是什么字。就好象我们村里那个小李子,明明知道我老娘疼我得很,但他每次挨了我的整治,却非要跑去告状,结果没一次不被我事后整得更惨的。”小倩笑着撮了撮他后背:“这和红岩碑根本不是一码事儿嘛。”

林飘遥翻翻眼:“反正都差不多。”

等到未时(相当于下午一点到三点),车已行进了晒甲山中,传说中的红岩天书便在半山腰上了。

赶车老汉一边趋车快行,一边道:“对了,既然到了晒甲山,那有件事就不可不提。”

“啥事儿哩?”

赶车老汉一脸严肃道:“这晒甲山是白族圣教红莲教的总坛所在,山上有许多教中弟子巡逻,如果是咱们碰上了,千万莫要冲撞着他们。”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