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书评 > 第四章(第1页)

第四章(第1页)

“您都看到了,”张说,“我们没有你们想的那么野蛮……”

到这天入夜以后,康维已经不能随便否认张说的这句话了。他浑身轻松,情绪昂扬,仿佛身上所有的感觉都被唤醒了。香格里拉的设备条件不仅尽如他所愿,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它能把西方式的卫生设施和这么多东方传统结合起来,康维觉得它简直是独一无二的。比如,他刚刚奢侈地享受过的浴室,是用俄亥俄州阿克仑市生产的精致的绿瓷装饰而成的,而当地的仆人则按照中国的方式给他洗耳掏鼻,并用薄薄的丝制小刷子给他擦下眼睑。当时,他很想知道他的那三位伙伴是否也得到了同样的服务,他们有怎样的感受。

康维在中国住了近十年,而且不是一直住在大城市里。从各方面来看,他认为这十年是他有生以来过得最惬意的时期。他喜欢中国人,而且按中国人的方式生活让他感到自在而舒心;他特别喜欢中国的烹饪,觉得可以久经品味。

在香格里拉吃的头一顿饭,又让他生出这种亲切感。他甚至疑心这饭里是不是掺上了中草药以平抚他的精神和情绪。因为他不仅自己感觉异样,看得出他的伙伴们做客时也显得极为轻松。他发现张什么东西都不吃,只吃了一小份蔬菜沙拉,并且滴酒不沾。“得请你们原谅,”他一开始就解释了,“我的饮食是严格限制的,我必须关照我自己。”

他在这之前就已经说过这样的话,康维怀疑他是不是受着某种病的折磨。现在他便仔细地观察他,却发现很难看出他的年纪。面部五官显得略小了一些,让人看不甚清,加之皮肤有湿泥似的质感,使他的容貌看上去既像个早熟的青年,又像是个保养得极好的老人。他绝对是那种富有魅力的人;他或动或静无不彬彬有礼,稍加留意,还会嗅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的香气。他身着刺绣袍,衣裙按惯例在两侧开叉,裤子紧紧包住膝盖;一身水彩画似的天蓝色,透着金属的寒意。不过,他也知道这并不合所有人的口味。

这里的整体气氛虽有西藏气派,实际上更是中国式的,这使康维更觉得犹如回到家中。这房间就使他感到高兴。但他不指望别人一定会有同感。房间结构匀称,令人赞叹:只适当地饰以不多几块织锦以及一两件漆器。灯光来自悬吊在空中一动不动的灯笼。他由衷感到宽慰,打消了诸如食物中被人掺入了中草药之类的顾虑。不管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它现在已经消弭了巴纳德的呼吸短促和马林森的好斗劲头。两人吃得正带劲,只顾吃饭而忘了谈话。康维也很饿,但还没有忘记探询重要的事情时要循序渐进。他从来不喜欢催促,那会改变原来令人愉快的气氛,所以他很讲究技巧。点上一支香烟后,他才不紧不慢地朝他想知道的问题进发。他对张说:“您有一个非常幸运的社区,对外人很热情。嗯,估计你们不是经常有客人吧。”

“确实很少,”这个中国人带着适度的庄重说道,“这里不是世界旅游区。”

康维听了一笑,说道:“您说得很委婉。在我看来,正像我来时看到的,这里是我见过的最与世隔绝的地方。一种孤立的文化,是在不受外面的世界污染下、在这里独立地发展起来的。”

“你是说污染吗?”

“我用这个词,是指伴舞乐队、电影院、霓虹灯之类的东西。您问的这个词很准,很现代。依我看,这是东方人跟西方人学的唯一可以确定的恩惠。我常常想,罗马人是幸运的,他们在还没有接触到机械装置的基本知识时,竟然能达到洗热水浴的文明程度。”

康维缄口了。他一直在流利地即兴发挥着,而非故意显摆,他这是想营造一种气氛,并能操纵这种气氛。这方面他很在行,但眼下他不过是想回报一下这谦恭的礼仪,他不便太露骨地问这问那。

但是,布林克罗小姐可没这些顾虑。“请问,”她说得很不客气,“您可以给我们讲讲这个寺区的事儿吗?”

张有些诧异她如此直率,略露不快地说:“很乐意,女士。您具体想知道哪些事?”

“首先,您这儿有多少人?您是哪个民族的?”显然,她循规蹈矩的心态跟在巴斯库尔传教院时没有两样。

张回答说:“我们这个寺区大约有50来个专职喇嘛,还有几个像我这样非正式的喇嘛,不过,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入行了,这还是值得期待的。到那时,我们就算是半个喇嘛了,也就是你们所说的神职候选人了。至于说我们的各族出身,我们当中有来自许多民族的代表,尽管藏民和汉人占绝大多数,而这是很自然的事。”

“我明白,这的确是一个当地的寺院,你们的长老是藏人还是汉人?”

“都不是。”

“有英国人吗?”

“有几个。”

“天哪!这简直太绝啦!”布林克罗小姐为了喘口气才停了一下,接着又说,“那么现在,告诉我你们的信仰吧。”

康维朝后靠去,暗自琢磨将会出现有趣的场面——他总能在对冲突双方的观察中找到乐趣;布林克罗小姐女权主义的直率遭遇到喇嘛教哲学,必定很有看头。另一方面,他也不希望这里的主人被吓一跳。“这是个相当大的问题。”他趁机说道。

然而布林克罗小姐却无意顺水推舟。让别人昏昏欲睡的酒精却仿佛为她注入了额外的活力。“当然,”她抱着一种宽容的神态讲道,“我信奉的是真正的宗教,不过我这人心胸大度,能接受和包容不同的人。我是说有些非常顽固偏执的外国人。当然,在一个喇嘛寺里,我并不指望我的观点能被认同。”

这些许让步立刻引来张先生一个相当庄重的鞠躬致意。“可为什么不能呢,女士?”他用准确而地道的英语答道,“难道说,只因为某种宗教是真的,其他所有宗教就必然是假的吗?”“哦,那是当然的。显然如此,不是吗?”

康维再次打断道:“说实在的,我觉得这种争执是没有必要的。只是布林克罗小姐和我一样都很好奇,建立这样一个独特的宗教机构的动机究竟是什么?”

张回答得很慢,几乎是用耳语般大的声音说:“亲爱的先生,假如要我用最简单的几个字概括它的话,我该说,我们的信仰就是‘中庸’。它的意思是凡事不要过度,甚至包括——请您原谅这个悖论——连优点本身过度了也会变成缺点。在你们见过的峡谷中,遵循我们的规矩而住着的人有几千名。我们已经发现,在很大程度上,道义给人带来幸福;我们严格地按中庸之道来自我约束,同时我们也满足于此。我想,我完全可以说,我们的人民适度节俭,适度贞洁,适度老实。”

康维笑了。他认为张说得很好,况且有些说法很合乎他本人的秉性。“我认为我都懂了,我想今天早上我们遇见的那些人就是您峡谷里的人啦?”

“对。一路上他们没有什么过失吧?”

“哦,没有,一点儿也没有。我很高兴他们走得非常平稳,非常适度。顺便问一句,这中庸之道适用于他们,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它并不适用于你们的教职呢?”

然而张摇了摇头:“抱歉,先生,这已涉及我不愿讨论的问题。我只能再多告知你一点,那就是,我们的群体中有各种各样的信条和习俗,但我们大多数都能适当地看待这些异教习俗和观念。十分遗憾,不过我只能说这么多了。”

“请不用道歉,我已经可以好好回味一番了。”康维从自己的声音还有身体的感觉中,发现自己有一丝轻微的麻痹。马林森好像也有相同的感觉,他抓住眼前这个机会说:“这里的一切都非常有意思,可是我希望尽快回到印度,能给我们提供多少脚夫?”

这个问题实际得让人无法回避,破坏了融洽的气氛,却没有确切的立足点。沉默了一会儿,张才回答说:“马林森先生,可惜我不是谈这个问题的适当人选。但不管怎样,这件事是不可能立即安排好的。”

“什么?那好,或许您可以办点儿什么事。我们都有工作在身,等着回去干,亲戚朋友为我们担心,所以我们必须回去。对你的这般招待,我们非常感谢,可我们实在不能无所事事地待在这儿耗费时间。如果条件允许,明天我们就走。我想会有很多人乐于护送我们出去的——我们自然会好好犒劳他们的。”

马林森突然不安地停了下来,仿佛指望他的言语暗示能得到回应;然而从张那儿得到的,却是一句平和却带着责备的回答:“所有这些,你该知道,几乎都不在我的职权范围之内。”

“真的吗?不管怎么说,你总有些事情或许能办到。比如找一张这个地区的大比例尺的地图,那将会非常有帮助。看来我们有不少路要走,因此,我们要早些出发。我想地图你们该有吧?”“是的,有很多。”

“那么,如果你不介意,我们要借几张去看看,看完就还给你们。你们不时也与外界有些联系,我想,要能再提前捎个信什么的就更好了,这样的话,也可以让我们的家人朋友放心。最近的电报局离这儿多远?”

张那张有皱纹的面孔挂着一副似乎有无限耐心的表情,不做任何回答。

马林森等了一会儿又问:“那你们想要东西的时候往哪儿发电报?我是指文明世界的东西。”他的眼神和声音都透着一丝恐慌。突然,他猛地推开椅子,一下站了起来。他面无人色,不住用手焦躁地揉着前额。“我感觉糟透了。”他扫视着房间,结结巴巴地说,“我觉得,你们没有一个人肯帮我。我不过问了个简单的问题,而你显然知道答案。你们的浴室那么先进,是怎样把它们弄到这里来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