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吴山点点愁的意思 > 第15部分(第1页)

第15部分(第1页)

常见的古老的村庄,原本粉墙黛瓦的农居,现今都斑驳苍老,有些已摇摇欲坠,后院围墙大多坍塌,里面果树与杂草相伴。巷道是青石板路,走着走着就到村后,坡地渐渐上扬,种满了果树,大多是杨梅、枇杷、青梅,还有高而多姿的银杏树,果林之后就是上山的路了。

人随山势升高,视野逐渐开阔,四周呈现美丽景像。消夏湾巨大而美妙的深弧,映掩在山坞绿丛之中的灰白色村庄,耸起的山脉那一道道长长的垂线,山脉之间幽深的山谷,渐次展现眼前。

冬天,山坞里的果树仍是绿的。

山并不陡峭,是缓缓上升的,令爬山的人很轻松就能越过一座座小山岭。村主任说,与国内外名山巨川比,这一大片山只能算小丘岭,尽管飘渺居太湖七十二峰之首,海拔也才330米而已。

我观察四周,感觉众山均如馒头般深圆墩厚,飘渺峰隐在后面,像一笼小馒头中的一只大馒头,因山头与山头起伏不大,是逐渐升高的,所以当飘渺峰最终在山后出现时,也毫无峻拔高危之态,犹如一座巨大的三角形大帐,浑圆端庄,背衬灰蓝色的天空。

一望无际的太湖环绕四周。于岸边湿地和水田之间升起这片连绵的群山,渐次升高,拱托起这座飘渺主峰,虽海拔只有300多米,已足够称得上波平如镜之太湖中傲视群峰的伟丈夫了。它毫不驽拔弓张,却怀抱宽阔,温润而敦厚,很像开口必定是一口绵软儒雅吴侬软语的忠厚长者。

山体升到一定高度,植物便起了变化。除一些稀疏的马尾松,再上便是砂石岩崖为主了。

途中一座小山包上有一堆黄石斜坡,面上颇平整,石崖旁刻“仙人台”三字,近旁几株新栽的小松树。传说古代樵夫上山砍柴在此遇仙人下棋,旁观一刻下山才知村里人事皆非,已过千年。这故事到处都有,感觉中那场所应在深山之中,四处险崖奇峰,古树垂荫,藤萝高挂才是,只有那种地方才说得上云台高筑,仙风飘逸啊,怎么会在这种低矮、浅露、荒脊的浅山之上也有仙人石呢?心中先存了不信,往下看,山坞与村庄历历在目,还有不远处的太湖。似乎鸡犬之声皆可相闻,离人间倒底还是近了一些。

后来得知,这缥缈峰的仙人台,相传为四皓聚会弈棋之处。四皓即甪里先生、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因秦末曾隐居于陕西商山,又都白发皓首,被并称为:“商山四皓”。刘邦晚年宠幸戚妃,欲废吕后之子太子刘盈(汉惠帝),改立戚妃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吕后采纳张良之计,遣太子刘盈亲执张良手书至商山,厚礼相邀,感动四皓如汉辅助太子。高祖见太子由此四人辅助,叹道:“羽翼已成,难动矣。”由此打消改立太子的意图。四皓助刘盈登基后,即辞官云游天下,最后在太湖之中的洞庭西山隐居。甪里先生姓周,隐居西山甪里,今尚有甪里先生读书处——甪庵遗址,村中周姓大户,即其后人。东园公隐居于西山凤凰山西南一里,即今东村。绮里季隐居于西山绮里,夏黄公隐居于西山黄公井,其旁居民多姓夏,俗称夏黄公后人。甪里、东村、绮里、黄公井,均因四皓分别隐居于其地而得名,至今尚留完整的古村。这四老隐居西山后不问世事,整日游山乐水,外面无人知其所终。说这缥缈山腰的仙人台,就是他们所留下的遗迹,倒也让人信服。 。 想看书来

飘渺峰的四季(2)

相传汉惠帝登基后,为感四皓之恩,虽不知其下落,让在商山脚下丹江之滨建四皓陵,“四皓古陵冲北斗”为旧时“商州八景”之一,当地官吏又分别在陕西商县与丹凤县建造四皓墓以便祭祀,却不知当年这四位老人却远在缥缈峰下太湖之畔优哉游哉,乐不思归了!

这缥缈峰因为商山四皓隐逸于此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再往上仍在半途之中,右侧宽阔平坦的山地之上有座黄褐色小石屋,屋外是同样石砌的小山墙。远看这小石屋似乎就像砌在山边之上,头顶天,背靠深长的山脉。

走近一探究竟。原来是座废弃的小庙,房门紧锁,久无人烟的样子。村主任说这里原先是座很有名的城隍庙,唐伯虎也曾来过,还题过字,只是全散失了。就近看这座小屋果然就砌在山脊的侧梁上,视野极好,临谷一侧的围墙半塌,冬天藤萝的枯纹仍印满了低矮石壁,石院无门,只剩一个门状石框,也自有一种原始质朴简陋的风格,和这山这天这谷融为一体,让人看了心里舒坦。

在途经的一些山头,还有周围连绵的山脊之上,常可见圆锥形的高土墩,近处的不细看不会引起注意,但远处的在天底下剪影般突起,倒更明显是人工之作。这就是烽火墩或藏军墩,村主任说民间还有风水一说,是刘伯温的杰作。据说因为这里山势龙腾,王气十足,为帝皇所忌,于是刘伯温在其上挖冢埋铁,以断龙脉,以泄龙气。但史界更多认同这些土墩是吴越春秋时的征战遗迹。

在登上飘渺峰巅最后一道石磴之前,头上磴口先露出两只狗的身子,衬在蓝色天幕之下,一黄一白,竖着两双尖尖的耳朵,朝下望着我们,并突然大吠了起来。身上和尾上的毛在山风中松软飘浮。在它们身后传来一声人的吆喝声,然后一位身着黄色马夹的护林员出现了,我们赶紧打招呼,两只狗见状立即解除警戒,先在护林员脚下绕行,又转头消失了。这时我们双脚也踏上了山顶。

山顶较平坦空旷,耸着一座大铁塔,护林员就在铁塔下一间简易小屋里休息。山头连绵起伏,皆无树,黄砾石干土层上是一丛丛稀疏枯黄的灌木丛。

冬天的山上,野生草木全是黄褐色的,象干枯的荒草滩,只要有一星火种,就会燃起火灾。山顶护林员的责任就是了望防火。

在山头四处张望。山顶围圆不大,四面平缓下降,虽在七十二峰最高处,感觉却像处低矮小丘之上,因周遭山峦平缓起伏,落差不大。向下看,一道又一道山脉,之间是群坞,或宽或狭,都深长流畅。众山顶均无植被,如人之头面光光,脖颈以下部位始围以野树灌丛,愈往下行,直至坞内,则如华服绒装,草木愈葱茏,深长的坞内从底至外,就是果木的乐园了。

虽然现在是冬天,但山下果林有很多树种是长绿的,呈现的是一种陈年的老绿。山坡上的灌丛枯黄了,但很多山地被辟成了茶园,红土一垄垄,绿苗一簇簇,有的地方整片山脉被农人改造成了茶园梯田,远看象将自然山林原本蓬松凌乱的绿发梳理成了规整的绿髻。

在山巅宜放眼远望。天低水阔,四野平展,飘渺峰卓立群峰之上,如秀女临水,无数山峦波动开放如巨大的裙摆,回旋激荡直至漾入水中,那散开的花瓣形的裙边,便是山水相携合作的杰作,那里芦苇丛立,果林环绕农舍。

视线移处,一幅天然湖山长卷也在缓缓延伸,拓展。

你站在飘渺峰顶,也就站在了这幅天地合作的山水大盆景的最高处,肯定会有一种载沉载浮于一片氤氲之气中的奇妙感觉。

“春天你再来啊!”群山用腹语对我说。

会的,会的,我也无声地承诺。

几个月后,在草木荣华的四月,当漫山传遍春消息的时候,我又爬上飘渺山顶。这次是熟门熟路,信步由缰,不象是在登山,而象是随心所欲的漫步踏青。山下果林一片新绿,山头灌木也正吐青,白的粉的蓝的各色野花,细细碎碎地盛开在山坡绿色草丛之中。

半途,照例会在那座可爱的小石屋前伫足。那天,春阳下的石屋象穿了一件花衣的姑娘,明亮照人。开满紫色花朵的绿藤蔓爬遍了石墙的断垣残壁,我一看见就忍不住的奔了过去,里里外外,进进出出,满眼的花花绿绿,满心莫名其妙的欢天喜地。

飘渺峰的四季(3)

又一次觉得这座黄碣色的小石屋,高踞山梁,俯临大坞,面朝远湖,视线好到了极致。那天它蓝天碣石绿藤紫花,在阳光映照下的色彩和形状,都让人着迷。

很快就抵山巅,原来的枯黄被一丝丝新绿取代。我已知山下有好几个大坞,其中好的有水月坞、天王坞、涵村坞、绮里坞等, 便想一一走遍。这次先去的是水月坞。

伸向水月坞的两道山脉,由高向下垂落,一道山脉是原生态的,草木黄绿交杂,厚绒般铺向山底。另一道山脉则被辟成巨大的茶园,因刚开垦而裸露大片红色山地,像揭去皮毛尚在滴血的巨大创面。人们说等茶树长好,红土变色就好看了,可他们不知道,这片大山的天然价值也将从此消失。

踏着山梁上仅淹没脚踝的灌丛往下走,我成了群山之上苍天之下一个活动的黑点。我喜欢看仍保留自然植被的那道山脉和群山的远影,长天无垠,山野自然,天光明亮温暖,大地与银湖相融合。一路左顾右盼,俯仰自如,独自跳跃着往下走。直到山路渐渐隐入树丛,林木升高。愈往下走,路愈深幽,林密藤绕,竹涌荆缠。这时便进入山谷幽邃的内庭,来到童话世界中才有的神秘深邃的山神之家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