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入墓之城 > 第25部分(第1页)

第25部分(第1页)

部族里的人知道真相后当下不敢怠慢,选了几名勇士在族长的带领下,连夜起程赶赴工地,想救出偃路子(史上最早的拯救大兵是从偃路子开始的),因为这时的偃路子已经六十多岁了,如果不早点救出的话,估计蹦跶不了几天了。

临近冶国边境,正值楚国率兵攻打冶国,一时之间兵荒马乱,众人趁机跟着土人混了进去。来到工地,才发现工地上狼藉满目,一片废墟。原来由于冶鲣王荒淫残暴,早已引起百官和民众的不满,因此面对强大的楚军,竟然无人抵抗,很快就被攻破了都城象华,冶鲣王城破自尽,原本看守修建陵墓的官兵也一哄而散,奴人也都跑散了。

众人四下寻找,终于有人发现了偃路子留下的印记,于是按记索引,后来在一处坑穴的拐角处找到两腿已废、奄奄一息的可怜老头。

这时的偃路子离替他自己勘察风水已经不远了,他见到众人来了,才松了一口气,残喘着说道:“我——我——干了一辈——子木——枢的手艺,最——大的遗憾是——是没有为——自己族人找到一块——块世——外之地,但是现——现在可——可以欣——欣慰了。我——我是木枢——史上最伟大的人。”说完用力捶了几下身下的地面,含笑而去。

众人扶尸大哀,想想偃路子生前为族人所做出的贡献,如今在这个工地上受尽凌辱而死,闻者无不悲痛万分。

最早清醒过来的是族长,他知道在这种战乱之地,多待一刻,都会有危险降临,于是他率领众人抬着偃路子的尸首返回族中。

这一路上,族长回想起偃路子生前所说的话,觉得病句连篇,疑点重重。

偃路子生前所说的话,除为自己歌功颂德的以外,有这么几句话值得推敲:

一、他说自己生前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为族人找到世外之地,可是为什么临死之前又说很欣慰呢?

二、偃路子生前的为人他很了解,是个谦虚谨慎的人,可是为什么临死前说自己是史上最伟大的人?如此夸大不符合他生前的性格。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十二章 随人按迹(2)

难道说偃路子生前找到了可以为族人避祸的世外之地吗?

可是他为什么一开始不告诉大家呢?

难道他隐藏了什么?

但是当时在场的都是族人,按说没有理由隐瞒呀?

突然族长灵机一现,想到一个问题,他转身去看那个当时带路的奴人,见他一脸焦躁不耐,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族长暗暗吩咐随身几名勇士,擒住他,这奴人也算机灵,一看众人有所行动,以为事情败露,慌忙转身要跑。

很快他就被抓住了,族长让人掰开他的嘴巴,才发现他的舌头未断(当时因为医药水平不发达,惩罚奴隶,多采用切除舌头的方式,称为“钆刑”,灌哑药多发生在宫廷和君王与大臣之间),显而易见这个奴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土人,而是另有目的。

众人一审,才明白原来他是楚军的探子,楚军之所以攻占冶国,明里是说军事上的需要,为了打通通往中原的要道,实际就是为了冶鲣王尚未建成的陵墓。

史书上曾经有过楚王梦游三湘,邂逅巫山神女一说,实际上确有此事。当日楚王醒来,急召臣下,要为他寻找梦中所遇佳人,群臣无策,因为梦中的事谁说得准。当时宫中的天相师知道有偃路子这么个善于木枢之艺的人,因为在当时通晓木枢之艺的人往往除了给人建陵筑墓之外,还要懂藏风得水之术(就是现在所说的风水),因为那时候人类对自然的了解十分匮乏,多以神巫释之,所以对于当时修建宫陵的总建筑师来说,一定要通晓这些,因此木枢水平越高的人,懂得就越多。因此天相师想借助偃路子为楚王卜龟石算之(那时候算卜多用石头、龟壳)。

于是楚王听了天相师之言,就派人寻找,足足找了几年,才知道他在冶鲣王统下的冶国。仅仅是为了找一个梦中女神,去捞偃路子,楚王还不至于费这么大精神,荡平冶国,只需要派遣几名虎贲(勇士)去把人救出来就行,但是问题就发生在营救偃路子的当天。

第四十三章 天地弥纶(1)

当这几名虎贲日行夜潜,来到修筑陵墓的工地时,刚接近偃路子,还没来得及寒暄,突然天地异变,流火绕日。众人惊恐万分,也顾不上管偃路子了,落荒而逃,回到楚国,当即向楚王禀报。楚王还未做出反应,天相师当即震惊,跪倒在地,祈求楚国发兵攻打冶国。

当时群臣一片恐慌,因为能够做到一国之天相师这个位置,其身份在古时重视神道鬼说的社会里,是相当尊贵的,是和一国之君平起平坐的,在宫廷絮礼中从不下跪,因为他所代表的就是天。如今天相师当廷跪拜,这在以往甚至列国都是从来没有的,而且原因只是为了攻打一个小小的冶国。

楚王大惊,急忙把他扶起,问其原因。天相师让楚王屏退左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稳定一下情绪,然后开口说出一个惊天的秘密。

作为一国的天相师,是一个仰以善观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人,在当时各诸侯国资历差不多的天相师之间,都知道一个近似于神话的传说。

传说中执掌天上地下的鬼神,并非居于九霄之上、地府之下。而是生存在另外一个世界中,这个世界被天相师称为天地弥纶之道。

所谓的天地弥纶指的就是三元知幽明。三元指的就是先天、后地、环宇。

而作为天相师,想要突破的,就是天地弥纶之道(这种思想后来被道家所接受,成了日后炼丹修元的思想基础)。要想突破天地弥纶之道,有两种方式,一是自身修为的升华,另外一种,就是寻找“灵山”。

所谓的“灵山”指的是天地经历浑浊清明以来的一块圣地,据天相师历代相传,天生灵山,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故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说的就是“灵山”出现在世上前的征兆(后来秦始皇让徐福携五百童男童女到海外寻找仙地,祈求不死神药,其实就是为了寻找世间传闻的“灵山”)。

“灵山”并不是一块固定的地方,它隐藏于九冥之下,也就是地下,并且会随着日月星辰的轮浮发生转移,但是它每移动一次,就会像历代相传的那样“天垂象见吉凶”,出现天体征兆(其实这种观点用现在科学解释比较类似于地质学说的“大陆漂移”之说,地质学家经过勘测得知,地球上现有的大陆板块事实上在最早是一体的,后来经过地质变化产生分离,导致现在的格局。据现在的地质学家通过精密仪器探测,得知在地层深处,也探明有未知的固状地层物质发生移动现象)。

在中国甚至西方,都会在地表发现一些固定的远古遗物,如雕像或者其他物事,如果这些东西位置发生变动,就会有天象征兆。

比如在希腊有一座公牛雕像,建在塔米拉的一个小村子里,这座公牛雕像是1300年前由能工巧匠雕琢而成的,上面镌刻着:“移动先知的脚印,洪水与我一样无情”,村里都信奉如果移动公牛的位置,就会天降暴雨,导致水灾,所以千百年来无人移动,后来希腊政府为了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于1958年不顾村民阻拦,决定将公牛雕像移往国家博物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公牛雕像刚移到国家博物馆里,暴雨铺天而下,仅第一天的降水量就超出了47年来最高日降水量,全国陷入汪洋之中,只有塔米拉村里的人因为提前修筑堤坝,才得以幸免。只是这些远古遗留的物事多处在地上,不像“灵山”那样处在地层深处)。

现在在冶国冶鲣王尚未建成的陵墓上出现的天地异变,流火绕日,就是历代相传的发现“灵山”征兆。

楚王听到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寡人要成仙了。

当即下达命令,攻占冶国。

这天相师颇有心计,他知道不论谁发现这个秘密,都会欲探之而后快,所以马上派人先把偃路子暗中监视起来。后来通过对在工地上探知的奴人得知,原来这偃路子是被冶鲣王囚禁起来修建陵墓的,并不是冶鲣王发现了“灵山”,而偃路子最初周游列国的本意是为了给族人寻找一块世外之地。于是天相师和楚王一合计,觉得现在这个秘密只有偃路子一个人知道,但是要想从他嘴里撬出这个秘密不容易,毕竟这关系到亘古以来一个最大的秘密,不如以亲情相诱,派出一名机灵可靠的人,充当卧底,派人先通知偃路子的族人,待这些族人与偃路子会合后,定会开掘“灵山”,到时候他们再坐享渔人之利。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十三章 天地弥纶(2)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最终由于这个探子的疏忽,露出了马脚。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