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楞严大义今释东方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第17部分(第1页)

第17部分(第1页)

磐饨缡挛锏姆ㄔ颉!?br>

修证自性的法则与原理

佛说:〃如上面所说六根的身心作用,都是由正觉灵明能所发生,人们不能怔悟自性本自具足的灵明,反而只认识现行的有为意识的明了作用,还想用它来明白这个本来灵明正觉的本性,所以才失掉精灵了然的自性功能。胶着妄想动能发生有形有相的光辉。你现在知果离开黑暗与光明,就没有可见的自体,离开有声无声的动静,根本就没有能听的实质。没有畅通与闭作用,嗅闻的性能就不能发生。没有变昧与淡昧,能尝的性能就无从出。不离也不触,感觉的本能就投有。不灭也不生,意识的了知,便无处安寄。你只要不依循动静、合离、淡变、通塞、生灭、明暗等十二种有为的现象。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黏,应拨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任随你在哪一机能上,自己拔除它的执著习惯,脱开胶着性的黏固作用,使它内在潜伏。(此处所说的内,不是确指身体以内。内是对外说,就是无内外的内。但亦不离于身内的内,这里全在智慧的明决。)沉潜内伏久久,静定到极点,反归到自性根元的真心,就能发明本性的灵明朗耀。灵明朗耀的本性发明以后,其余五根执著习气的胶固性,也会随着拔脱,自然全体圆明自在。然后就可以不由外界影响,发起自性的知见功能。这时侯的灵明,不必一定要依附于生理的机能,但也可以寄托于六根而发出灵明的作用,因此六根就可互相为用了。(到这样才可谓神而通之,就是俗名叫做有神通。)你难道不知道在这个法会里的阿那律陀;(译名无贫,得半头天眼。)虽然盲目而能看见。跋难陀龙(佛经所称龙神之名,译名善欢喜。)虽然无耳而能听声音 。 伽神女,(佛经所称女河神之名, 伽是印度的河名。)不需用舌头而能知味,舜若多神,(佛经称虚空神。)虽无身体亦能感触。虚空神本来就没有身体与接触的感觉作用,佛施予神力,在自性光明中,照映他暂时具有身体,使他领略感触的情形。因为他的性质本来和风一样,根本就没有如同人类的身体。还有如一切得到灭尽定功力的人,到了寂灭果位境界的声闻们,例如现在在座的摩珂迦叶(金色头陀,传佛心印,又名大迎叶。)很久以前,已经灭除意识的作用。不必如通常人,用思想心念,即能凭自性功能,圆满灵明,了知一切事物。你要知道,你现在的六根,拔除了执著的胶固性,而能够圆满归伏到自性功能。静安久久,心性内在,譬如壁玉无瑕,晶莹发光。但能如此,所有四大种性的微妙放射作用,以及物质世间等一切变化现象 ,都犹如热汤销化冰雪。就可以随时随地,将一切妄念妄想化为自无上知觉。例如一个平常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眼睛上。如果很快地闭上眼睛,眼前就只有一片暗昧现象,六根也就看不清楚。那里,头与足,也都一样是看不明白了。但是这个人用手遍绕身体来摸,虽然看不见六根的形相,头足却有不同的区别。这个能够知觉的功能,还是依旧存在。所以应当知道能看见的自心能发挥功用,那就不会被黑暗现象所蒙蔽了。所以你若能使生理的六根与外界的现象都销融无得时,自然自性的本觉灵明,就发生圆融灵妙的功能了。〃

阿难问:〃 如佛所说:最初要求证得正觉的因地之心,如果想要常住不变,必须和证得自性正觉的果地名目相应。那么,如证得自性果地中的所称的:菩提,(正觉)涅架,(寂灭)庵摩罗识,(白净识)真如,佛性,空如来藏,大圆镜智等七种名称。名称虽然同,其所表示的含义,都是称颂自性本体功能的清净圆满。体性坚凝;犹如金刚宝玉颠扑不破的长住不坏。但是现在这个看的,与听闻的,离开光明与黑暗,动与静,通与塞等等现象的映,就毕竟没有一个自体。犹如意识心念,离开面前外境的用,本来就无所有。何以用这些终将断灭的性能,做修证的基因地,而能获得上面所说的长住的果位呢?如果离开光明与暗,所看的就是绝对的虚空。如果没有面前的外景,意念的自就自然消灭。这样进退循环去研究,加以微细的去推导,本来没有一个是我真心的自体,也没有一个是我真心的所在处。这样一来,用什么做修证的因地,去求得无上正觉呢?佛在前面所说的自性本体,澄澄湛湛的精明,是圆满长住的。我们既然把握不住,好像并不是真诚的实话,结果犹如儿戏的理论。究竟怎样才是佛的真实道理,希望再赐慈悲,开发我们的愚昧!〃

佛说:〃你虽然博学多闻,还未灭尽一切习漏,你心里只是知道有一个个颠倒的原因。但是真实颠倒摆在你的前面时,你实在并不认识。我恐怕你虽然有诚心,还是没有信我的话。我现在姑且拿尘俗的事实,来解除你的疑惑。〃这时,佛叫罗喉罗(佛之子,译名覆障)打钟一声。佛问阿难道:〃你现在听到了吗?〃。阿难与大众都答说:〃我听到了〃。过了一会,钟声停止了,佛又问道::你现在听到了吗?〃阿难与大众都答说:〃现在听不到了。〃这时,罗眠罗又打钟一声,佛又问道:〃你现在听到了吗?〃阿难与大众又答道:〃都听到了。〃佛又问阿难:〃你怎样能听到?怎样听不到的?〃阿难与大众都答道:〃如果打钟发声,我们就听得到。打过了很久,声音消灭了,声音与响动都没有了,就叫做听不到。〃这时,佛又叫罗喉罗打钟一声,问阿难道:〃你现在有声音吗?〃阿难与大众都答说:〃有声。〃过了一会,声音消灭了,佛又问道〃你现在有声音吗?〃阿难与大众都答说:〃没有声。〃再过一会,罗喉罗又来打钟佛又问道:〃你现在有声音吗?〃阿难与大众都答说:〃有声。〃佛问阿难:〃你怎样才叫它是有声?怎样才是无声?〃阿难与大众都答说:〃如果打钟发声,就叫做有声。钟打过了很久,声音消灭了,声音与响动都没有了,就叫做无声。〃佛说:〃你们现在何以这样胡乱说话,毫无标准?〃大众与阿难,听佛这样说,就问道:〃我们怎样是胡乱说话,毫无标准呢?〃佛说:〃我问你们听到吗?你们就说听到了。又问你们有声吗?你们就说有声。一忽儿答的是听到了,一忽儿答的是有声,这样如何不是胡乱说话呢?声音消灭了,没有响动,你就说听不到。如果实在听不到,能听闻的自性已经消灭等于是枯木。那么,钟声再打的时候,你何似又知道有声音或没有声音呢?有声音或设有声音,自然是声响的作用。能听闻声响的自性,与有声无声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那个能闻的自性为您的需要而有无吗?能听闻的自性,如果实在绝对没有,知道绝对没有的又是谁呢?所以你要知道,声在能听闻的自性功能中,只是声音自己生起灭了。并不是因为你听见声生声灭而使你那个能听能闻的自性功能,随着而有而无。你既然还不清楚哪个是声响,哪个是能闻的自性。难怪你昏迷不悟,认为真带的自性将会断灭了。你更不应说:离开动与静,闭塞与开通,就没有能听闻的自性。为什么呢?譬如二个睡熟了的人,在他睡眠的时候,家里有一个人,就在那时,槌布或者舂米。这个睡熟了的人,在梦中听到这种舂米的声音,幻觉成为其他东西的响声。或者以为是打鼓,或者以为是在撞钟。他在做梦当中,就自奇怪这个钟的声音不够响亮,很像木石的声响。等到醒来一看,才知道是槌杵的春捣声音;他告诉家人说:我刚才在做梦,把这个春臼的声音,当做鼓响了。这个人在做梦当中,〃难道不记得动与静,开闲或通塞吗?由此可见他的身体虽然睡眠了,他能听闻的自性,并没有昏迷。再迸一步来说:即使你的形体完全消灭,生命光辉的本能变迁了。这个能闻的自性,怎样能说会随你的形体而消灭呢?都因为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追逐一切声色,跟着意识心念的变迁而流转不停。从来就不能自己开悟自性是清净的,灵妙的,常住不变的。他们不去依循常住自性,只随外缘的变迁,追逐一切生灭的作用与现实。所以生生不已,〃习染杂乱,因而流转不息了。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如果舍弃生灭的作用,守住真常不变的自性。定止久了,自性真常的光明便会现前。生理机能的六根本能,与相的外境六尘现象,以及意识心念的作用,就会顿时消除。思想的现状,就是清净自性的渣尘。意识信念的作用,就是清净官性的污垢。如果这两种都远离了,你的法眼(具见佛法所指自性的人眼)就会顿时了然清明,岂有不成无上正觉的道理。〃

修证自性解脱的总纲

这时,阿难又说:〃佛虽然讲了第二义门,(修证的法则与原理)但是世间的人,如想解开此结,而不知道所结的中心在哪里、我相信这个结始终不能解开。就是我与在会一般还在求学的声闻,也是这样。由无始际以来,随同这些无明,俱生俱灭。虽然得到博学多闻的善根,出了家,专门来修学佛法,犹如患隔日虐病的人,有时好些,有时又病了。希望佛发大慈,伶悯我们这般陷溺太深的人,指示我们的身心所结在哪里?如何才可以解开?并且亦使将来的苦难众生,免得在生死海中旋转轮回。始终堕落于无明和欲望和烦恼的三有中。〃

佛听了阿难的请求,就说:〃你要想认识明白与生命俱来的无明,须知那个使你轮转在生死之流中的结根,并不是其他东西,就是你的六根。你现在想知道无上正觉,想从速证得解脱的安乐法门,要求得到寂静灵妙真常的果地,也不靠其他的东西。依然还是你的六根。〃

阿难听了佛的开示,心里还是不明白。又问:〃佛说我们在生死海中轮回的,以及得到安乐妙常的,并不是其他的东西,都是这六根的作用,那是什么道理呢?〃

佛说,〃生理机能的六根,与自然界的各种物理性能,从同一根源研发生。所以结缚与解脱,在根本体性上,并没有两样。这个分别意识的性能,只是虚妄暂时的现象,犹如虚空中的华文,幻也幻灭。你要知道,因为物理的作用;引发知觉的性能。因为生理的机能,才有六根的形相。六根形相与所知所见的这个作用,帮没有自性,就像交芦一样,(交芦是一种植物,不同于普通的芦芦苇,生长的时候,必须二茎交相并立,根处盘结相连。单独就会扑地,不能自立。外形实而中心虚。譬如心物与身心,都是相依为用,却又是一个体性所生。同时虽有而中间买空,因中空而能显有的作用。)所以你现在应该知道,若把这个所知所见的作用,认定是一个可以能知的东西,邢就是无明的根本。如果明了这个所知所见的作用,它的自住功能,本来是不可见的,无形相的。那便是无烦恼的寂灭清净真心。你何以在这中间,误认为再有其他东西存在?〃这时,佛要把这种至理,以扼要简挺的辞句说出,综合起来,作一个偈语与闸难说:

其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

(真心自性的自体是空无形相的,没有任何三点东西存在。但却有生起一切万有(有为)的作用。万有之能生起作用,都是因缘的会觅因缘聚合则生,因缘离散则灭。万有的存在,只是时间空间里的暂有现象,暂有的存在是如幻的。须知自性以空为体;以一切相为相,以一切用为用。)

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

(自性以空力体。体性伪空,是澄澄湛湛;寂灭无为的。既无一物存在,又是不生不灭。虽然因缘聚合,生起万有的作用;可是这一切万有,并不能实在固定地存在着。况如虚空星的华文,供起供灭。)

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提出一个妄心的名词,只是为了显出真心的理性。其实不但妄心是妄有的;如果你执著认为有一个真心的存在、那么,这个真心的观念,也等于是一个妄心)

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

(真心自性,并不是真的另有一个真心单独存在。但也不可以执著真心就没有一个自性存在。要离妄心意识的作用,才能证悟得到。所以在这个理性中间,你如何可以坚执地认为有一个能见的功能,或者把捉一个所见的作用呢?),

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在本能与所发的作用中间,以及空与有的中间,真与妄的中间,体与用的中间,都没有一个固定的真实自性。所以说自性的体用之间,像交芦一样,都是一体的两面。空有同源。而又不著于空有。)

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空有本来同源,只是一体的二用。万有一切都从因缘所生而起,它的体性本来是空的。所以缘生性空,性空缘生。有复归空,空能生有。凡夫众生被缘生的幻有所迷惑,六根所起的结缚,不能开解,所以追逐轮旋于生死的巨流里。若能超越幻有的缘生而证得真空自性,就是解脱,名为圣人。其实,以自性本体而言,在根本上,圣人与凡夫,都没有两样,本来是相同的。

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

(根据上面所引用的交芦譬喻,便知自性体用一体两面的原理。你观察这个交芦的中间性能,说它是两个支干吧,它又本来同根。说它是一个根本吧,又发生两支的现状。说它的形状是一根实根吧,它的中心又是空的。说它的中心是空的吧,它又能产生实质的支干形状。无论事实上与理论上,都不能坚执地将任何一面作为定论。如果坚执地说它是空,或是有。便是错误的偏见。

迷晦即无明,发胡便解脱。

(如果坚执著空有任何一面的道理即是究竟;或误认有与空的一边,就是自性的根本。这样就被昏晦所最,就叫作无明。觉悟无明是空的,无明就会涣然消失,无明妄想,便一转而为灵明正觉,这样即达到解脱的境界)

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

(但定要达到圆满解脱的果地;能够解除无始以来,生死习气的六根缠缚,必须先从某一根源开始修证;然后六根缠缚,依次解除。六根既经解脱,连那一个清净的境界也随着消失,而返还子自性本来。)

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走觉。

(所以要达到解脱圆通的境界,在开始着手修证的时侯。对于六根门头的选择,就要审察注意。从哪一根着手修证,才能最合子自己,而能有所成就。选择确定以后,精进修持,得入本体功能之流,修成正觉的果位。)

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阿陀那识,又名阿赖耶识。佛法将身心见闻觉知的分别思惟意识作用,仔细剖析,说明它的现象,叫做法相,又称为唯识。大体区别识共有八种,所以也叫被八识。眼,耳、鼻、舌、身的个别作用,是前五识,第六是分别思惟的意识。第七是与生命俱来的我执,叫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是身心一体,心物一元,含藏前七识一切种子功能的总机枢。阿赖耶识的含藏一切种性功能,本来也是空有互相为体用的。它所以形成阿赖耶识的功能,并不是真有一个阿赖耶的存在。它是无始以来的无明习气的种子;刹那刹那,生灭不停的,所以显出作用。犹如一股暴流,生生不已,运行不息,绵绵密密,宛然形成它的现象。说它是自性真心的功能,可是它的自体却是空的,它不是真心的功能,可是离开作用,真心的功能,又无从产生。一般人很难了其中空有是一体二用的道理。说?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