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岳飞 身为南宋子民 > 第七十五章 少年朱熹(第1页)

第七十五章 少年朱熹(第1页)

第七十五章少年朱熹其他少年见此,也连忙冲着岳云行礼,但姿势远没有自称朱熹的少年标准和规范。岳云拱手对众少年回礼,朗声道:“大家都坐下吧!”

十三名少年齐声道:“谨遵老师之命。”

岳云说道:“今天第一堂课,吾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岳云讲了一个神话故事,一个这年头百姓最喜欢听、且有时候会当真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里面没有任何的儒家五德轮换,更没有什么易学、道家陆地神仙故事。岳云只是把后世的人类演化史讲给了十三年名少年去听。当然,考虑到十三名听众知识结构和三观的问题,他不不可能直接说人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很多话语和说法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岳云只是讲了人类从掌握火和使用工具开始,便意味着开启灵智的开端。特别是岳云着重讲了人类历史上算学、数学和各种代表性工具的发明,每一次的算学、数学的进步和一些工具的发明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前进动力。从人类开始会算数,开始打造弓箭,到制作渔网,再到主动设下陷阱。从最原始的狩猎到农耕文明的出现。从穿树叶和兽皮到织布穿衣。从住山洞穴居到盖房子打造木屋。从山野中的部落寨子,再到城寨、城池的出现。然后再回过来说从人类的雏形到人类社会的建立,再到三皇五帝的传说,这一切一直都脱不开工具的改进。而每一次新事物的发明,每一次改进都是人类的福音。岳云声情并茂的讲完之后,十三名少年听了之后,久久不语……他们自然是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解释人类发展历史轨迹的。但这样解释、这样的说法,逻辑是那样的严密、那样的有道理,那样的让人振奋。岳云在十三名少年学生身上扫了一圈之后,便将目光落在了名叫朱熹的少年身上。朱熹是什么人?他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是历史上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中,受儒教祭祀的人。是被尊称为亚圣的人物。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华夏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第一人。最主要的是,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华夏封建时代除孔子之外儒家的最具代表的人物。朱熹的学术思想,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元朝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明朝朱元璋将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清朝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岳云其实对朱熹将“三纲五常”极端化有些反感,甚至认为朱熹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对华夏在全世界工业革命时期的发展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但他不得不承认朱熹的智慧、智商和心智实在是五百年甚至一千年才一出。这样的人物是因为当时历史和学术背景让其成为儒家理学的亚圣。若是自己将科学、将数学、将物理的种子在其心中种下,甚至将其收为徒弟,悉心培养。想想看,会培养出何等恐怖甚至变态的人物。要知道,朱熹的学说,甚至对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有深刻的影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学基础上的突破。所以说,朱熹的学术思想其实在世界哲理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事实上,岳云将这一故事讲完了之后,目光扫过除朱熹之外的其他十二名少年,发现他们都是一脸新奇或者茫然、好奇,甚至一脸荒诞之色。而当岳云发现唯有朱熹一脸若有所思,眸中有着深深的震撼的时候,他便知道今天他是来对了。他的计划也没有错。一代亚圣果然拥有着远超寻常人的心智和智慧逻辑。岳云要将朱熹从原本历史轨迹中彻底改变,他不会将朱熹培养成为亚圣,他要将朱熹培养成“巨人”。心中念头转动,岳云死死的盯着朱熹。朱熹从若有所思,再到震撼,再到恍然大悟,又出现疑惑茫然之后,又若有所思,再之后只剩下一脸激动的时候。岳云便知道,他的谋划初步成功了。因为他知道,不管朱熹此时心中是何想法。此时此刻朱熹都会感觉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有一次纱幔被揭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出现在了朱熹的眼前。事实上,不光是朱熹,门外听了岳云所讲故事的杜春风、蓝梦停、杨再兴、胡运江等人同样若有所思,看着一身书生夫子打扮的岳云心中同样有着深深的震撼。将十三岁的朱熹神色变化看在眼中,岳云一脸肃然的继续说道:“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是圣人所言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其中的‘数’,便是指理数和气数,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落在百姓生活与民生、乃至一国富强之中便是先进好用工具的出现。”

说完,岳云探手入怀,掏出一个瓶口比鸡蛋小了一圈的瓷瓶,朗声道:“所谓事实胜于雄辩,理学讲究实事求是,讲究的是前因后果。”

“大家请看,这瓷瓶的瓶口明显比鸡蛋要小不少,但我可以将一个熟鸡蛋完好无损的放了进去,这绝无任何戏法或者法术之说,就是数理作用的结果,若你们十三人中也有人能够做到此事,吾便拜其为师。”

话音一落,岳云将瓷瓶递给了眸中光芒亮如灿星的朱熹。十三岁的朱熹一脸惊疑将瓷瓶接过,透过瓶口一看,果然有一个剥了皮的熟鸡蛋完好无损的在这瓷瓶中。其他十二名的少年学生好奇万分,上前传看这瓷瓶,证实了岳云所言非虚。只是,若不是他们此时亲眼所见,绝不会相信真的会有人能够将一个鸡蛋塞进这个瓶口明显比鸡蛋直径窄了很多的瓷瓶之中,而且鸡蛋完好无损。按理说用强力也能够将鸡蛋硬塞进去,可问题是要想让鸡蛋丝毫完好无损,这绝不可能。“大家学的都是理学,而这便是理学研究到精深之处才能做到的事情。”

岳云说完这句话之后,便不再多说,他非常好奇朱熹接下来会怎么做。……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