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免费阅读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战,周瑜占绝对优势,却一年围而不破,也许是被曹仁一开始的陷阵救牛金威慑住了吧。

219年,对关羽的樊城保卫战,曹仁用沉白马这一古代最严肃的盟誓仪式,“激励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我们看到,曹仁非常善于调动士气,就是因为他是心理学专家。官渡之战,对刘备的后方滋扰,曹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先分析了叛乱诸县的背叛心理:刘备大军压境,他们被迫投降。如果解掉刘备的威胁,这些县也就不背叛了。曹操惆怅地说:现在我军主力都在官渡,哪有力量打刘备?曹仁继续心理分析:刘备带领袁绍的军队,袁军上下不买这个编草席小贩的账,他虽是皇叔,但是现在皇帝都没人看得起,谁还看得起皇叔?何况他这个皇叔身份一向可疑!所以,刘备无力指挥自己统领的袁军,将士失和,战斗力就差了。曹仁在做完心理学报告后,对曹操提出了专家建议:“击之可破也。”

心理学只是他的副业,他最精通的还是战争学。他亲自率军攻打刘备,刘备果真不堪一击,叛乱的诸县也果真重新归附。出来混,单有勇气是不够的,还要有脑子。善于动脑子的曹仁深深地懂得一点:上兵伐谋。打跑了刘备,他决定再摧垮袁绍的自信,他就在鸡洛山之战中大败袁军,“由是绍不敢复分兵出”。曹仁趁机抄后路,烧了袁绍的运粮车。一切都在心理学专家曹仁的分析里:战争主动权开始向曹魏倾斜。也许是有了曹仁的心理分析做依据,曹操的仗越打越顺,很快,袁绍的根据地河北就被“解放”了。

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高干在并州反了!高干这个鼠贼竟然也想出来较量较量,反了,真是反了!破高干不费吹灰之力,曹操很快就包围了壶关(今山西省壶关县)。一贯高调的曹操下令:打下壶关,把里面的人全都活埋了!一连几个月,曹操也没打下壶关。心急的曹操想尽快把软柿子捏碎,没料想软柿子成了烂柿子也没被捏碎,反而粘在曹操手上恶心着他。

这时,心理学专家曹仁又显示了他的专业特长,他分析说:“围城攻郭,必须向敌军宣示活门,这是为了替其开辟生路。如今主公向敌军宣告城陷必死,那敌人势将坚心死守。而且此城坚固粮多,要攻,则士卒疲伤,要守,则迁延日久;这样驻军于坚城之下,强攻死守之兵,不是良计。”曹仁从心理学上的角度分析了曹军久攻不克的原因:你现在下令城破埋人,城内人为活命死战,当然攻不下来;给城里人一点生的希望,他们就会奔着那条活路而去,就无人坚守等死了。曹操对心理学专家很尊重,按照他说的办了,不久,壶关城就投降了。上兵伐谋,上谋攻心。

曹仁对心理学的精通,是曹魏集团争霸的独门武器,帮助曹操节节胜利。

战场风云变幻,这一刻你在为胜利而欢呼,转瞬之间,可能你就为失败而流泪。

219年,江南,梅雨时节雨纷纷,樊城城墙欲泡倒。蜀国大将关羽统兵北伐襄樊地区。曹仁据守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和庞德率七军救援。天公不作美,接连大雨,导致汉水暴涨,驻军在平原地段的于禁、庞德军皆被洪水淹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曹仁这次真的只有靠自己了。关羽猛烈攻打樊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同时,樊城的城墙被洪水侵蚀,有的地方已经塌方崩坏,城中守军很是恐惧。有人对曹仁说:“今天这种危险不是人力所能够克服的。我们应该在关羽的军队还没有完成包围圈的时候就逃走的。”这时,心理学专家的心里有过一丝胆怯吗?

忠———

这时的曹仁,也许真的有过一丝的胆怯和畏惧,弃城逃跑的念头也许真的曾在他心底闪过。毕竟,人心不是铁打的,求生是人的本能。这一点,我们能从《三国志·满宠传》里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当时,军心惶惶,有人建议曹仁“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也”,这时曹仁的态度很关键,但是,耐人寻味的是,《三国志》对此并无记载。我们想,要是当时曹仁慷慨陈词,发誓力战,历史上肯定会留下记载的,曹仁当时也许是真的想逃,也许他找不到说服大家的理由,心理学家话语失位。

后来,满宠说:“山洪暴发,来势凶猛,但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能持久的。听说关羽派出军队的前锋已经抵达郏县。京城许都以南,人民骚动,人心不安。然而,关羽现在却不敢在向前逼近,恐惧我们抄他的后路;如果我们能逃走,黄河以南,将不再是朝廷的领土了!我们应该坚持到底!”这时,史书上对曹仁的态度有了记载:仁曰“善”,在满宠的分析下,曹仁找回了勇气,才沉白马盟誓,示以必死。我们不能责怪曹仁当时的态度犹豫和立场模糊,因为曹仁面临的是死亡,求生的本能,永远可以理解。

当时,曹仁面临“五死”:

1.天死。天降大雨,洪水泛滥,水位离城墙最低点仅几块板的距离(城高二尺为一板)而且城墙有些地方已开始崩坏。

2.气死。主力于禁军队数万人全降,士气影响极大。

3.势死。我们考察一下双方的力量对比,看不到《三国志》中有关关羽军队的具体数量的记载,但是,我们知道于禁和庞德所领之军有七军之多。七军,也就是七个兵团。一个兵团有多少人?虽然不是很清楚其具体数目,但是,最少也应该有数千人。七军,即有几万人。关羽能一战而胜,必定也有此数目。《资治通鉴》有载水淹七军后,关羽接受了于禁的军队,有数万人。故言:围攻樊城的关羽军队应不少于几万人。以数千疲弊之师抵数万之众,还有生的可能吗?

4.地死。关羽军是突袭,准备齐,有战船(于禁就是栽在这点上)。曹仁北方部队,南方作战,未备战船,未战先输人一成。

5.粮死。粮食即将用完,外援全无,即使守得住关羽对城池的进攻,也守不住饥饿对肚皮的进攻。

任何一死都能置人于死地,况“五死”齐临乎!因此,当时有人建议要逃,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甚至曹仁本人也想逃。可是,满宠的话提醒了樊城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能逃走,黄河以南,将不再是朝廷的领土了!曹仁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他毫不犹豫地决定要忠于朝廷,也许仅仅是忠于曹氏。

但是,忠诚,永远是最宝贵的品质。生命诚可贵,忠诚价更高。少时“不修行检”的黑老大,成了一名忠诚至上的血性男儿。

曹丕需要曹仁的忠心,更需要弟弟曹彰的忠心,因为曹彰有可能和他争夺位子。曹丕拿曹仁来教育曹彰:“为将奉法,不当如征南邪?”曹仁樊城拒关羽时的官职是征南将军。曹丕在向曹彰传达一个信息:曹仁这样的革命老前辈都那么守法,听我的话,何况你呢!

曹彰的“奉法”就是忠于曹丕;曹仁的奉法就是忠于曹氏。曹仁对曹氏王室是很有说服力的,堪为楷模。他虽然少时“不修行检”,但是当上大将后,严格守法,常常把法律条文放在身边,经常查阅,依法从事。做官到大司马,基本上自己的意思就是法律了。曹仁尚能守法如此,不仅是曹氏第一人,也是三国第一人。就连他死后,还被魏明帝请到太祖庙里配飨,和曹操一起接受祭奠供奉。

当魏明帝跪在曹仁的遗像之下时,他可曾知道,这个被他祭奠的先人,年轻时候也曾有过一段摇滚岁月?

第四章 三国大富翁曹洪

* 更要命的是,这里没钱,偶尔有打官司的来送礼,只是送一把韭菜,吃了原告吃被告,不就两把韭菜吗?

* 曹操的运气总是不错的,这次的好运气是曹洪带来的。

* 曹洪想不通曹操为什么让他做元帅,却把帅旗交给曹休。

曹洪悼词

曹洪,字子廉,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年出生,232年因病去世,官至骠骑将军,封乐城侯,谥号恭侯。曹操与董卓战时,曾败,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讨黄巾、张邈、吕布、袁绍,拒张飞、马超,咸有功劳。曹洪家富,但曾拒绝曹丕的借钱要求,曹丕即位时找借口欲判其死刑,幸得卞太后求情,得以保全。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