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免费阅读 > 第29部分(第1页)

第29部分(第1页)

:“那肯定是为淯水之战中败给张绣而沮丧。”淯水之战,曹操大败,虽然勾引上了张绣的婶子,可是搭上了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曹操因色丧子,夫人丁氏大怒,回到娘家,与其分居。钟繇这个说法应该有道理。可是,荀彧沉思良久后,仍是摇头,他说曹操颇有才智,不会为错过了太阳而在夜晚哭泣。

荀彧决定对曹操进行心理干预,就特意找到曹操,说:“主公这几天为何烦恼呢?”曹操憋屈了好几天,一看自己最信任的荀彧来问,急忙掏出一封信给荀彧:“你看看,这封信太欺负人了!”原来这是袁绍写给曹操的一封信,用语傲慢,措辞无礼,完完全全一副爷的架势。曹操怎么不把这封信拿给部下们看看?只要你愿意把别人骂你祖宗八辈的电子邮件发到博客上,曹操就会把这封信给部下们看。这封信是曹操的高度机密,估计在曹魏集团也就是解密到荀彧一人。

写封信骂骂对方,在普通人之间也就是骂几句娘的问题,最多也就是偷着砸对方的汽车玻璃。可是,在曹操和袁绍之间,那是血流千里的问题。曹操对荀彧说:“我想讨伐不义,可是实力不敌,怎么办?”“不义”就是袁绍,曹操都不愿意提袁绍的名字了。拳头硬,想揍谁就揍谁,拳头不如别人的硬,就做缩头乌龟。暴力思维,是曹操、袁绍这样的军阀的不治之症。

可是,在荀彧这样的导师的思维里,暴力不是问题的关键,人心才是问题的根本。荀彧惊讶地说:“谁说你实力不如袁绍?公有四胜,绍有四败……”荀彧的“四胜四败”颇合汉末品人的时尚,其主要内容就是曹操VS袁绍:度胜:曹操“明达不拘,唯才所宜”VS袁绍“貌外宽而内忌”;谋胜:曹操“能断大事,应变无方”VS袁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武胜:曹操“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VS袁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寡,其实难用”;德胜:曹操“从容饰智……以收名誉”VS袁绍“至仁待人……行己谨俭”。荀彧的“四胜四败”,全面地比较了曹操和袁绍,充分挖掘了曹操的优势。

《三国演义》

第十八回,写到郭嘉在用“十胜十败说”坚定了曹操抗拒袁绍的决心,其实是让郭嘉贪了荀彧的功劳,是《三国演义》对历史的又一处误读。大家读《三国演义》,对郭嘉的“十胜十败”赞赏不已,却不知早就有人质疑历史上是否真正有过“十胜十败”。

荀彧“四胜四败”:度,谋,武,德;郭嘉“十胜十败”: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我们比较一下“四胜四败”和“十胜十败”,就会发现一个天大的问题:二者雷同严重,而且绝非巧合。

现在将“四胜四败”和“十胜十败”中雷同的部分摘抄如下:

荀: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唯才所宜,此度胜也;

郭: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公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

荀: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

郭: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

荀:……士卒虽寡……此武胜也;

郭:……以少克众……此武胜十也。

荀:绍凭世资……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

郭: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原为用,此德胜六也。

如此雷同,惊!

《三国志》里荀彧的“四胜四败”和《三国演义》里郭嘉的“十胜十败”的导入语也是雷同的,都是拿项羽和刘邦说话,都是说强者项羽失败而弱者刘邦胜利。还有结尾,荀彧提出“四胜四败”后建议先打吕布。郭嘉提出“十胜十败”后也是建议先打吕布。

如此雷同,“雷”!

要是荀彧和郭嘉真的都在曹操面前说过这样的“四胜四败”或“十胜十败”,那眼里一贯揉不得沙子的曹操,一定会追究荀彧和郭嘉谁“抄袭”了谁,那时二人就有一人以“史上最早的抄袭者”而“永垂不朽”了。

那么,二人谁是“史上最早抄袭者”呢?

荀彧的“四胜四败”,概括得已经相当全面,郭嘉的“十胜十败”却有点像是中学生写作文凑字数、三流作家赚稿费挤字数了,郭嘉的十个方面,概念混乱,不合逻辑,“道”和“义”“德”“仁”,“治”和“明”,能区分得开吗?钱钟书先生早就说过郭嘉的“十胜十败”有“词肥义瘠”和“大而不当”之嫌。另外文学家曹操开建安文风,建安文学风骨洗练。赤壁之战那么大的事情,曹操给孙权下的战书却只有区区30个字:“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办事注重效率,写作讲究简洁的曹操,能允许郭嘉在那里慢条斯理地阐述生拼硬凑的“十胜十当”吗?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郭嘉的“十胜十当”很可能是假的。但是也不能说郭嘉抄袭了荀彧,因为那时的人不会如此可耻,更何况郭嘉还是名士!这是后人把荀彧的“四胜四败”附会到了郭嘉身上,又“泡”成了“十胜十败”,然后以讹传讹。

值得注意的是,《三国演义》中郭嘉的“十胜十败”似乎有史可依。《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傅玄的《傅子》写郭嘉提出了“十胜十败”。《三国演义》里郭嘉的“十胜十败”就是裴注版“十胜十败”的原文。荀彧的“四胜四败”则见于《三国志·荀彧传》。作为史籍来讲,《傅子》的权威性与历史地位远不及《三国志》,仅从裴松之注引《傅子》的只言片语上看,其内容已是多有舛误,不足采信。

在提出“四胜四败”后,荀彧向曹操提出了第三个导师式预言: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必破袁绍。荀彧的预言暗藏玄机:曹操必须在“辅天子”的框架内才能战胜强大的袁绍。精通修辞的曹操岂能听不出荀彧话里有话,心里暗笑,荀书呆子,搞了半天“四胜”原来是为了皇帝而胜!不过,曹操不计较这些,反正皇帝在自己的掌握里,辅天子就是辅自己。

仇恨地望着冀州,曹操磨刀霍霍,决定先解决了袁绍。

荀彧对此做出了第四个导师式预言。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