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免费阅读 > 第44部分(第1页)

第44部分(第1页)

几天后,苦苦守候在成都的邓艾也终于收到了朝廷下来的褒奖诏书:“以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千户。”伐蜀之时,邓艾官拜征西将军,本有封邑六千六百户。加此次之“增邑二万户”,前后共计二万六千六百户。要知魏国封建,如不算司马兄弟授意朝堂下诏增邑自肥,唯有任城王曹彰黄初二年以鄢陵侯食邑万户。邓艾以一个放牛娃进位三公之首,封邑侯国之最,不仅仅在三国,即使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也是鲜见的。

邓艾捧着诏书,老泪纵横。他这个司马门下,打心眼里感激司马氏,他也认为自己对得起司马懿地下亡灵了。但是司马昭却在暗暗祈祷:邓老哥,你快回来颐养天年吧,别在那里折腾我了。当时邓艾已经成为实际上的成都王,更是举国皆知的功臣,司马昭不敢动他,只好拿封赏来收买他。

“顺商”极低的邓艾被成功冲昏了头脑,他要是稍微揣摩一下司马昭对自己破例封赏的背后,也许就不会写那封让司马昭惊恐万端的伐吴书信了。数十年前曹操降张鲁、取汉中之后,司马懿劝曹操得陇望蜀,邓艾现在劝司马昭得蜀望吴。邓艾制订好灭吴计划,写信劝司马昭伐吴。邓艾的计划里,当然他是伐吴的不二人选。看完邓艾的信,司马昭吓得手直打哆嗦:哎哟我的娘哟,邓艾掌握了蜀地,还想掌握吴地,这是要和我划江而治呢!贼心老婆会看家,司马昭最知道军权集中的后果。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唯独邓艾不知。

司马昭信也来不及写,派卫瓘飞驰成都,一是去做监军,而是给邓艾捎去了八个字:“事当须报,不宜辄行。”一番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邓艾也火了,把卫瓘推到一边,奋笔疾书,又给司马昭写了一封信。这封上书里先申辩自己承制拜假乃是事出有因,随后语气就转强,“若待国命,往复道途,延引日月”,公然与司马昭的“事当须报,不宜辄行”唱对台戏。当初孟达谋叛,文书往返就得一月余,司马懿就是来了“不报辄行”,结果大胜。邓艾的“若待国命,往复道途,延引日月”深得司马懿真传。

可惜司马昭不是司马懿。邓艾的二次上书被司马昭扔在地上,司马昭用力踩了几脚,又捡起来扯得粉碎。

司马昭继续倒计时:1……

死———

邓艾的行为仿佛回到东汉末年:我打下的地盘我做主。司马昭想杀邓艾是无疑的,但是他缺少借口。正在他为此苦恼时,他收到了几封实名检举信。举报人:钟会、胡烈、师纂、卫瓘;被举报人:邓艾;举报内容:矫令承制封授,拥兵自重,目无朝纲……翻阅着这些检举信,司马昭如获至宝,因为他有了更大的收获。

先说卫瓘,廷尉卿,持节代天之监督邓艾、钟会,是伐蜀部队里的钦差大员。他检举邓艾,是因为他看不起也看不惯邓艾。卫瓘出身世家,其父卫觊长于书法,其族侄女卫夫人(卫铄)是著名女书法家并王羲之的书法老师,他本人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北宋《淳化阁帖》收有他的刻帖《顿首州民帖》。他自命清高又好大喜功,邓艾的所作所为,早就让他这个钦差大员不舒服。邓艾以放牛娃身份被封太尉,更让他这个士族子弟不甘心。

再说师纂,本是司马昭派去监督邓艾伐蜀的领导,却被邓艾当作部下来使用。面对根本不可能打下的江油,邓艾竟然派儿子邓忠和他一起出击,因为怯战,还差点儿被邓艾斩掉。这笔账,师纂是记住了,这不,现在写检举信报复来了。当然他也是在履行司马昭给他的监督使命。

再说胡烈,小人物,估计是当时看热闹,为了好玩而写检举信。

最后说最重要的钟会。当时邓艾占据成都,却没有多少兵,司马昭知道他不会造反,他不批准邓艾的伐吴计划,就是不想再让邓艾领兵了。钟会当时已经拥有了二十万大军,整个曹魏才多少兵呢?钟会有兵,却没有一个称霸的地盘,只要邓艾一死,钟会就可以进驻成都,那时钟会就会成为又一个汉中王。为了让司马昭和邓艾对咬,钟会利用自己守在剑阁而各种文书都要经过剑阁的便利,利用手中特权和善于模仿笔迹和陷害别人的天赋,拦截邓艾和司马昭的书信,把邓艾给司马昭的书信改得傲慢无礼,把司马昭给邓艾的书信改得强硬霸道,激化邓艾和司马昭间的矛盾。这可真是机关算尽。

抢别人的政权颇有心得的司马昭对钟会看到了骨子里。钟会是最该死的,因为他居然鲁班面前弄斧头,关公面前耍大刀,司马昭面前搞政变;邓艾也是必须死的,因司马昭为篡权急需树立权威,可是老糊涂邓艾居然一次次地挑战司马昭的权威。司马昭笑了,他要钟会和邓艾两虎相斗,他只管在一边看热闹。

司马昭下令钟会缉捕邓艾,至于以什么罪名,史书上没有明说,估计也是“莫须有”的罪名。为什么要你死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必须得死。邓艾的倒计时结束了……

司马昭如此痛快地签署邓艾的逮捕令,这多少有点出乎钟会的意料:还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罪名呢!钟会知道,要想邓艾死,必须得让他犯大罪,可是,司马门下邓艾除了不会奉迎司马昭之外,似乎也不会犯罪。钟会决定“帮助”邓艾犯罪。他派卫瓘前去逮捕邓艾,卫瓘军队只有1000人,邓艾一反抗,卫瓘必定死无葬身之地,这样邓艾就犯死罪了。卫瓘受命的刹那,钟会已经为他构思悼词了。卫瓘不仅字写得好,权术也精通。他一眼看出钟会的计谋,却又不能反抗军令。

公元263年的最后一个晚上,来得早了一些。

天大的功劳有了,太尉的位子在京城等着,第二封伐吴计划信交上去了,不放牛,不查看稻田荒草,不造反,邓艾好好地吃了年夜饭,美美地喝了几杯酒,死死地呼呼大睡,一脸不做亏心事,不怕鬼上门的样子。鬼还是在除夕夜找上门来了。旧年的最后一刻,城门向一个持节的钦差大臣打开:卫瓘来了,索命鬼来了。

邓艾的属下先给钦差大臣泡上一杯热茶,然后说:“大人稍候,小的这就去唤醒邓将军。”卫瓘急忙把他拉住,说:“别,我是来找你们的!”大家愣了,他们和钦差大臣隔着十万八千里呢!聪明的卫瓘趁大家“愣”的当儿,拿出魏帝诏书和司马昭手笔令各一,说要抓邓艾,并向所有人强调两点:第一,抓邓艾是皇帝的命令;第二,皇帝要治罪的是邓艾一人,不会危及其他人;第三,若来投奔官军,爵赏如先;第四,如果不投奔官军,诛及三族。大家本来就烦邓艾,有的甚至还埋怨卫瓘:你怎么不早来呢!

等到鸡鸣之时,也就是魏咸熙元年大年初一(壬辰日),邓艾的部下都先后跑到城外卫瓘那里去了。邓艾的兵都成卫瓘的了,卫瓘牛了起来。

天亮了,邓艾父子犹自高卧未醒。卫瓘乘着钦差大臣的专车,进入成都,径入至成都殿前,来到邓艾的住处,唤醒邓艾,在邓艾还没揉完睡眼的时候,卫瓘已经宣读完逮捕令。震惊之后,邓艾觉得好笑:进封自己为太尉的司马昭会让司马门下蒙受不白之冤吗?于是,他摆摆手,让围上来的亲兵放下武器,向卫瓘伸出手:来吧,快一点送我上京城,事情完了我还得伐吴呢!过度自信的邓艾,坐上了通往京城的新年的第一辆囚车。第二辆囚车上,他的儿子邓忠在寒风里瑟瑟发抖。

新的一年开始了,春天要到了,田野里又会有牧童对着高山大泽策划战争。

梦里走了十万八千里,醒来却还在床上。一错再错,错不可错;百死不死,终有一死。可是,先死的竟然是邓艾的老冤家钟会。

艾艾,你娘喊你回家放牛———

钟会要造反了,并且在城外挖了一个大坑,要活埋全体魏将。魏将得知消息,先集体造钟会的反,钟会死于乱军中,姜维也被斩。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同理,凡是反贼检举的就不是反贼。这样说虽然有点强词夺理,但是却理直气壮。钟会一反,邓艾的亲兵就骑上快马,来到卫瓘的大营,把刀在桌子上一拍,要个说法。

好汉不吃眼前亏,卫瓘眼珠子一转,说:“我这就给朝廷写信,为你们敬爱的邓将军申明冤情。”邓艾的亲兵知道他的字写得好,有他为邓艾申冤,有门!这些头脑简单的兵卒们抓起卫瓘眼前的刀,走出去,骑上马,飞驰而去。他们要去追赶囚车,直接把邓艾抢回来。

卫瓘拿惯毛笔的手开始哆嗦。要是邓艾不死,他就要死,因为是他带人逮捕邓艾的。何况,他还写过一封添油加醋的检举信呢!卫瓘决定恶人做到底,杀了邓艾。可是,字写得好的他可能是个完美主义者,不愿意自己落上恶人的骂名。既要杀人,还不做恶人,那就只有借刀杀人。卫瓘找来征蜀护军田续,说:“我一直同情你,现在给你一个报仇的机会,你要好好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机会!”

田续随邓艾偷渡阴平,在攻打江油时,畏缩不前,邓艾要对他军法处斩,幸亏别人求情才逃过一死。在江油畏缩不前的田续一马当先,率人赶了上去。那边,邓艾的亲兵救出邓艾,哼着小曲往回赶。双方在绵竹西相遇,江油的胆小鬼田续顿时来了精神,奋力厮杀,把邓艾的那几个亲兵灭了,杀了邓艾父子。

白须飘飘的邓艾,在田续的屠刀举起而自己避不开时,他的耳边突然响起很久很久以前曾经听过的话:艾艾,你娘喊你回家放牛!

话说天下大势———

田续做了一个“榜样”,邓艾一死,大家一看:哦,原来可以想杀谁就杀谁呀!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魏军个个像喝了兴奋剂,把屠刀舞得呼呼作响。钟会的幕僚几乎全灭,姜维一家也被灭门。构陷邓艾的师纂为人性急少恩,也死于成都之乱,据说死后身上没一块完整的皮。可更有甚者,如魏将庞会,因为其父庞德在四十五年前樊城之战中为蜀汉关羽所杀,干脆带兵把关羽孙子关彝一家灭门。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