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免费阅读 > 第46部分(第1页)

第46部分(第1页)

曹操把刘备和他的大桑树民兵连带回许县。曹操对大桑树民兵连很欣赏,上表拜刘备为左将军。水涨船高,关羽也和张飞一起被加封为年薪两千石的中郎将。当了中郎将,体面一些了,但是仍忘不了“夺妻之恨”。

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密切上下级关系,增强同志们之间的感情,曹操在许昌举办了一次打猎活动。作为曹操的重点培养对象,刘备参加了这次打猎。有刘备的地方就有关羽,关羽当然也参加了这次狩猎活动。不知为了追逐一只兔子还是梅花鹿,曹操纵马驱赶,离开了侍卫们的保护。关羽目露杀机,向刘备请示要杀了曹操。在关羽看来,曹操是非死不可的,因为他抢了杜大美人。刘备却挡住了关羽。曹操不是一只说杀就杀的野兔。曹操是掌控皇帝的中原霸主,曹操死了,中原会重新大乱的。(“羽欲于猎中杀公。先主为天下惜,不听。”——《华阳国志》)。当然,刘备更担心的是杀了曹操,他和关羽还有张飞,也活不成了。

《三国演义》写“许田打围”这件事,群臣跪在汉献帝面前高呼“万岁”,曹操挡在汉献帝马前,迎受群臣跪拜,关羽“见义勇为”要斩杀曹操。这样,罗贯中就赋予了关羽杀曹操高尚的动机。其实,关羽挖空心思地要杀曹操,就是打翻醋坛子之后的应激反应。

不遮羞的遮羞布——

后来,关羽才知道刘备不是不想杀曹操,而是想杀得更彻底一些。刘备参与“衣带诏”①之谋,密谋诛杀曹操。

刘备认为密杀曹操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决定退出“衣带诏”这个危险的游戏。建安四年(199年),穷途末路的袁术打算经徐州北投袁绍,曹操不愿意看到二袁合流的局面,就派大桑树民兵连截击袁术。刘备大喜,急忙带着关羽等人离开了许昌,颇有逃出狼窝的感觉。

跑到徐州,刘备杀了曹操委派的徐州刺史车胄,再一次做起了徐州牧。《三国演义》上说关羽杀了车胄,把这一功劳划给了关羽。

东海昌霸及郡县大多叛曹附刘,大桑树民兵连规模再次壮大,又成了大桑树军区。大桑树军区司令部在小沛,刘备亲自镇守。刘备深谙“风险分担”原理,晓得“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他分出一拨部队,屯扎在下邳,与小沛形成掎角之势。毫无疑问,关羽是下邳太守的不二人选。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衣带诏”事件暴露。刘备是涉案人员,曹操攻打徐州就有了借口。

战马嘶,刀剑啸。从许昌通往徐州的大道上,征尘滚滚,曹操亲率大军征讨刘备。

大桑树军区大都是新投奔的农民,都是为了混军粮吃而投军的,吃饭一个顶仨,打仗仨不顶一个;而曹操军队则先后与张角、董卓、陶谦、吕布、袁术、张绣、刘表、袁绍交手,打遍中原无敌手,是经验丰富的训练有素的“职业选手”。

①衣带诏:国舅车骑将军董承谋诛曹操,汉献帝刘协把诛曹密诏藏在衣带里,让董承带出宫中,史称“衣带诏”事件。

二 英雄瞬间

朋友啊朋友——

路漫漫,尘滚滚。关羽站在囚车里,回望徐州,他既纳闷又着急,他纳闷怎么不见刘备,着急刘备的下落。关羽不知道,这时,刘备正坐在青州袁谭的客厅里喝大茶。曹军一到,刘备大惊,率领数十骑出城打探,远远地看见曹操的军旗,就吓得没了主意,拍拍屁股,“弃众而走”。

抛下大桑树军区的将士,抛下老婆孩子,抛下关羽,刘备投奔袁绍去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园三结义”的兄弟誓言,也许有过,但是在危险到来时,刘备还是选择了本能的自保。很快,袁绍派遣部下迎接刘备,后亲驰二百余里与刘备相会。被袁绍父子奉为座上客时,刘备可曾想起关羽因为替他守护下邳而成了曹操的阶下囚?

关羽又见到了曹操。情敌相见,该是分外眼红的。可是,当关羽看到有“夺妻之恨”的曹操时,却没有了仇恨的资格。这时,曹操是胜利者,关羽是由胜利者任意处置的战俘。

有人霍霍磨刀,嚷嚷着要关羽死。他们对曹操说:别看这小子脸长美髯,怀揣《春秋》,人五人六,其实一肚子坏水,当初许都围猎,他教唆刘备杀主公呢,幸亏刘备这小子胆子小……也有人说:这小子是“万人敌”,是把利刃,留着后患无穷啊。

可是,曹操却让磨刀的人下去,让掌管将军印的人上来,挑出一枚偏将军的印,交给关羽,拜他为偏将军。偏将军,是将军中地位比较低的,仅仅高于裨将军。但是,再低的将军也是将军。陈涉当年要是偏将军,不是种地的,也不会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狠话了。

流民,俘虏,关羽一跃成了将军!知人善任的曹操,看准了关羽是把利刃。曹操的伟大就在于,把本来指向自己的利刃拿过来,再把利刃朝向别人。与袁绍鏖战即至,正是用人之际。曹操拜关羽为偏将军,是要他去上阵杀袁军的。

许都,关羽跪在曹操面前,把偏将军的大印捧着举过头顶,向他谢恩。

邺城,袁绍与刘备碰杯,说:喝了这杯酒,玄德就要上阵杀敌了,国贼曹操的末日到了。

战争是残酷的,因为死亡是残酷的,而比死亡更为残酷的是战争让兄弟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敌手。

关羽是知道曹操要他杀袁军的,只是历史没说他是否知道当时刘备正是袁军中的一员。如果关羽当时知道刘备是袁军中的一员,那就给崇拜“桃园三结义”的人一个重重的打击。

虽然“桃园三结义”只是一个梦,但是我们还是相信关羽当时是不知道刘备在袁军中的。破坏梦的美好,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虽被拜为将军,被曹操以高规格相待(“礼之甚厚”),但是关羽仍然天天皱着眉,一边理着美髯一边皱眉。

关羽虽是败将,但是在大桑树民兵连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他根本看不起曹营里那些猫呀狗呀的。曹营里的那些人,看到关羽就来气:手下败将,一转身成了将军,天天走路鼻孔朝天,牛什么牛,你牛你别打败仗啊!关羽和曹营里的人,谁看谁也不顺眼,但是张辽和徐晃例外。张辽、徐晃与关羽是惺惺惜惺惺,英雄爱英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张辽和徐晃来找关羽了,关切地问他为何不开心,关羽长叹不语。

徐晃说:我是在杨奉将军被打败后投降曹公的,你是在刘备被打败后投降曹公的,我们同是降将,曹公却对你高看不少,我都无所谓,你还郁闷什么呢?

张辽说:我是在吕布将军被打败后投降曹公的,打了几个胜仗之后,才混了一个中郎将,连将军也不是,我都无所谓,你还郁闷什么呢?

关羽之所以与徐晃、张辽成为好朋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三个都是降将。与这二人在一起,关羽的心情会好一些。在班上排名倒数的学生,偶尔找到一个和自己一样分数的,比自己考第一名还高兴。因为得到曹操的高规格待遇,关羽在二人面前是有资本骄傲的。徐晃本来是跟着西凉旧将杨奉的,在曹操打败杨奉后,他归顺了曹操。后来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才被拜为裨将军,比关羽矮一级。张辽是在吕布集团覆灭后投降曹操的,因为打了几场胜仗,也才被拜为裨将军。关羽呢,以战俘身份押到许昌,一走出囚车,就被拜为偏将军。看来,业绩和资历不一定是升职的根据,老板的态度才最重要。

作为职场上的宠儿,关羽居然还不开心,曹营里人都说关羽不识抬举,但是徐晃和张辽知道,关羽是在挂念刘备。

精明的曹操,自然也知道关羽的心思,“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曹操想不通,就对张辽说:我对他那么够意思,你试着用恩情去问问他的意思。

张辽转达了曹操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只有一个:效忠曹公,肝脑涂地,在所不惜。不这样回答,关羽就有可能死。关羽是一把利刃,既然不能为自己所用,那就毁掉它——因为这把利刃到了别人手里,自己就危险了。

关羽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他还是坚定地说:“我深知曹公待我不薄,但我深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我绝不可背弃故主。我终究不会久留于此,我只待立功报了曹公之恩后便会离开这里。”

关羽从容地说出了这段话,可把张辽难为坏了:告诉曹操,恐怕曹操杀了关羽;不告诉曹操,不合事君之道。左手是朋友之伦,右手是职场之理,张辽该如何选择呢?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