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免费阅读 > 第74部分(第1页)

第74部分(第1页)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用生命践行着他在刘备白帝托孤时做的承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曾经说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事本在人,天若有情,又能把天平倾向谁呢?《孙子兵法》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诸葛亮一生用兵,守正多,用奇少,老对手司马懿评价他说:“亮志大而不见机。”五丈原的病榻上的卧龙,总结自己毫无效果的北伐时,可曾重新检视子午谷奇谋?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在诸葛亮的人格光环的笼罩下,悲痛的人们忘记了一个问题:要是诸葛亮采取魏延之谋,或许历史是另外一个走向。

上兵伐谋。子午谷奇谋未曾付诸实施,一切关于它的争论,都只是空谈的话题而已。

诸葛亮死了,围绕魏延的最争议话题,才刚刚展开。

①据《诸葛亮集》载刘禅三月下诏,“……今授之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兵力为二十万人;据《襄阳记》记载,街亭之战后马谡被斩,“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十万人。根据当时蜀汉国力,前说应为夸大之词,本书取后说。

②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大都以为诸葛亮对曹魏“六出祁山”。史书记载,诸葛亮南征后对曹魏用兵共有七次:1。228年春攻祁山,此为首出祁山;2。228年冬出散关包围陈仓,粮尽而还,本次未出祁山;3。229年春,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克武都、阴平二郡,本次未出祁山;4。230秋,魏军三路进攻汉中,诸葛亮驻军于城固(陕西省城固县东)、赤坂(陕西省洋县东二十里),魏军很快因大雨路绝而退,本次蜀汉是防御方,未出祁山;5。230年冬天,诸葛亮派使魏延西入羌中,大破魏军,本次未出祁山;6。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司马懿凭险坚守,蜀军粮尽而退,此为二出祁山;7。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占据武功五丈原,司马懿据守不出,八月诸葛亮卒于五丈原,本次未出祁山。这七次用兵,出祁山只有两次。

③子午道:子午谷在今陕西省秦岭山中,为川陕交通要道。据《长安志》载:“谷长六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西安府南百里;南口曰午,在汉中府洋县东一百六十里”。

④高句骊:也写作“高句丽”简称“句丽”“句骊”,现又叫“高氏高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 与百济、新罗合称朝鲜三国时代,国土横跨今日的中国及韩国、朝鲜。

四 千古奇冤

合适的和喜欢的——

接下来的故事,却不能按照史书来写了。诸葛亮死后,魏延的行动,在史书里成了一笔糊涂账。

有一个治疗胃炎的医药广告,专拿魏延做话题来开涮。“军师,魏延他……”(字幕上特别标出“胃炎”二字。)扮军师的人开口了:“魏延不治,必是后患!”“治魏延……”那个建言者拨出宝剑,做杀人状,却见军师拿出一包药:“治魏延(胃炎)要用它”,接下来是“xxx,治胃炎,止胀……”

这个广告还有一个版本。魏延大喊:“我魏延怕谁?”同期字幕:“谁怕我胃炎?”这时,突然从天而降一个超级大药盒,上面写着“xx胃炎消食片”。然后药盒突然缩小,魏延拿在手中说:“xx胃炎消食片,管用!”

广告是面向大众的,在大众印象里,魏延就是反贼。《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临死,料定魏延必反,为此安排好锦囊妙计。诸葛亮死后,魏延图谋投魏。按照箭囊妙计,杨仪忽悠魏延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魏延大笑说:“若孔明在日,吾尚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休道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亦有何难!”于是在马上大叫:“谁敢杀我?”一声未毕,始终假作与魏延一起谋反的马岱,从魏延身后一人厉声回答:“吾敢杀汝!”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

《三国演义》里,魏延之死已被娱乐化,也因此家喻户晓。

史书是如何记载魏延“反叛”的呢?

按照《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载,诸葛亮临终,撇开魏延,安排长史杨仪掌管全军,让其与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安排退军事宜,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从安排,大军就抛下魏延,自行出发。(“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这条记载可信吗?

按照级别,诸葛亮死后会确定谁为军事继承人呢?当时,军中各人的官职——诸葛亮:丞相录尚书事,领司隶校尉,领益州牧,正职;魏延: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军事副职 ;杨仪:丞相长史,绥军将军,相当于秘书处长; 费祎:丞相司马,相当于作战处长;姜维:中监军(一说是护军),征西将军,相当于政治部主任。诸葛亮时期蜀汉不设大将军,但是魏延的征西大将军是当时蜀汉最高的军事职务,而且每次北伐都参加,是军事二把手。杨仪和费祎只是丞相属官,不是军事长官,根本没有资格领兵。姜维级别太低。诸葛亮死后,按照级别,安排魏延继掌军事才是正常合理的。定军山之战,夏侯渊突然阵亡,接替夏侯渊的,不是长史或司马等下属官员,而是其副职荡寇将军张郃。

按照权力,诸葛亮死后,当时军中只有魏延一人假节。孤军远征,假节是必需的。只有假节,才有权力杀违反军令者,才能统帅诸将,调度军队,才能军令如山。张郃接任夏侯渊职位。当时没有假节,曹操马上派使者“假郃节”“。当时魏延本身假节,是很自然的继任人选。

按照资历,魏延在夺取益州和汉中的战争中战功累累,得到刘备的破格提拔,在“五虎将”死后,魏延已是元老宿将,是诸葛亮时期的首席武将。诸葛亮死于两军阵前,十万蜀汉大军要撤退,撤退路线是艰险狭窄的褒斜道,身后是用兵如神的司马懿和一直养精蓄锐的魏军,一旦指挥不当,十万蜀军将遭遇严重损失。因此,有魏延在,诸葛亮没理由选择其他人来指挥这次撤退。杨仪是文职官员,从未带兵打仗,大致也就是马谡一类的高参或行政官员。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会把带领十万蜀军撤退的重任交给军事菜鸟杨仪吗?其实,魏延指挥撤退,也是民意。魏延虽然同事关系不好,但是诸葛亮死后,“时论必当以代亮”。

前面写了,诸葛亮是器重魏延的,魏延也是信任诸葛亮的,二人只是军事思想不同。他们从荆州时就是浴血奋战的战友,为了同一个理想而奋斗,一个是刘备最信任的文臣,一个是刘备最信任的武将,在长达六年的历次北伐中,他们始终在一起,如果心存龃龉,不会一起走到最后。诸葛亮在最后时刻,不会压制魏延而做出匪夷所思的人事安排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