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免费阅读 > 第80部分(第1页)

第80部分(第1页)

姜维出现的时候,三国已开始步入尾声,之前智勇无伦的人物都一一远逝。赵云、诸葛亮、魏延等复汉的理想信徒相继辞世,只有姜维一直像追求爱情一样为复汉大业而全身心付出。

随着刘备时代人物的离去,益州本地人渐渐有力量抵制复汉行动,被益州本地人同化的蜀汉接班人也越来越多,姜维成了一个孤独的理想弃儿。刘禅昏庸,国力薄弱,孤军奋战,姜维坚守的理想,注定要把他引向一条绝路。

三国英雄档案 姜维

字 伯约

生卒 202 … 264年

籍贯 凉州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东南)

特长与爱好 ⒈筑城;⒉做老大。

自我印象

良田百顷,不计一亩。但见远志,无有当归。

《三国志》印象

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三国演义》印象

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 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朋友印象

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季常(马良)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诸葛亮  敌人印象

蜀所恃赖,唯(姜)维而已。

——魏元帝曹奂(曹操之孙,曹魏最后一位皇帝)

现代印象

诸葛亮晚年也没有培养出什么人才,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姜维,终因在蜀国干部队伍中缺乏根底,难以大展其才。——毛泽东  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有二十九年的命运。这二十九年之中,前十二年,总统国事的是蒋琬;中七年是费袆;后十年是姜维。蒋琬、费袆手里,都不甚出兵伐魏。姜维屡次想大举,费袆总裁制他,不肯多给他兵马。费袆死后,姜维做事才得放手些,然而亦无大功,而自己国里,反因此而有些疲弊。——历史学家吕思勉  姜维虽力图继承诸葛亮遗志,但国势衰微,无力回天,只能成为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英雄。——《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沈伯俊  一 无上知遇

烈士后代的无奈背叛——

北风呼呼,黄沙漫漫。

天水郡守亲自把二十岁出头的姜维送到驿站,有点讨好地握住他的手,亲热地话别。姜维任凭郡守握着他的手,就像左手握右手,毫无感觉。他知道,郡守握的不是他的手,而是自己的前程。

姜维是天水郡上计掾,一定程度上能影响郡守的前程。上计,就是地方向朝廷申报一岁治状,内容为郡国一岁中的租赋、刑狱、选举等情况,相当于郡守的年终述职。代表郡国赴京上计的负责官员,就是上计掾。皇帝或者丞相、三公在殿上审阅上计簿,朝廷根据上计具体情况,当庭宣布对郡守的奖罚。为了解决好上计掾在京的生活问题,各郡国就在国都设有邸舍,谓之“郡邸”,可以说是驻京办,专供本郡国上计者居住,而上计掾也就成了驻京办主任。不过,那时的驻京办主任,上计结束后就回到地方上去,绝不在京留下搞腐败。

姜维做上计掾时,很可能是由曹魏大将军曹真主持上计。郡守的属官,本来即使上访也没有机会见到大将军的,但是上计掾除外。上计掾直接面对最高领导人,有被直接考察的机会,个中翘楚就被选为中央干部,留在首都了,“郡国计吏多留拜为郎”(《后汉书》)。

曹真发现姜维是个人才,决定要提拔他。可是官场是有规则的,提拔一个人,怎么也得有个理由,家世好的可以靠父辈推荐,家世不好的,拜在权贵脚下,也能有推荐机会。要是无缘无故地提拔姜维,有人会问姜维是谁的人,要是说不上个子丑寅卯来,就会有人拍桌子:哪里来的老鼠蛤蟆,也敢向人堆里塞!

姜维远在偏郡天水,虽然喜欢经学(“好郑氏学”),但是大师、专家之类的人物,都集中在京城,姜维似乎也不喜欢低三下四求人。看来,是不能指望专家推荐姜维了。家世呢?陇西只有皇甫家是世家,而且三国开始,皇甫家早就陨落。至于姜氏,当时只是普普通通千家姓中的一姓而已。

曹真差点儿想起了姜子牙,但是,姜子牙是吕氏,叫吕尚,与姜维不沾边的。

不过,官场还有一个规则,那就是一把手想提拔谁,总能找到理由。曹真下令把姜维的祖宗八代的资料都找来,就不信找不到一个能摆到桌面上的。

资料摆到了曹真面前,没等看到姜维八代祖宗,只看到姜维父亲的履历,曹真的眼泪就哗哗地留下来了。

姜维的父亲姜冏是天水郡的功曹,赶上羌戎叛乱,姜冏出战,捐躯疆场。就这样,姜维就成了孤儿,与寡母相依为命,艰难中长大。

曹真和姜维一样,都是烈士遗孤。曹真本来姓秦,他的父亲秦劭与曹操是好朋友。曹操与袁术作战的时候,被追杀,曹操跑进了秦劭家里。追兵找上门来,问谁是曹操,秦劭说他就是。袁术的士兵比袁术聪明不了多少,就直接把秦劭杀了,拎着头请赏去了。曹操没有忘记秦劭的救命之恩,将秦真改名为曹真,“收养与诸子同”。

擦擦泪,曹真下令:赐姜维为中郎。曹真说,赐姜维官,算是抚恤烈士后代,让烈士九泉之下也瞑目,避免出现英雄流血也流泪的悲剧。

中郎,是皇帝的近侍官,官不大,权不大,能办的事儿不少。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朝廷有时派郎官去地方挂职。曹真赐姜维为中郎,并没有调他进京,而是依然让他在天水郡。

当郎官的任命书到达天水郡的时候,上计掾姜维的官职已经变成了从事(太守佐吏)。姜维摇身一变,做了郎中,成了朝廷安插在地方的眼线。根据历史记载,姜维是曹魏唯一被赐为中郎的。

中郎是能通朝廷的,天水太守马遵一看到姜维,就会心头一凛:被这小子抓住把柄没有?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看着,看着这太守做得,窝囊死了!

姜维能人间蒸发该多好啊,马遵天天祈祷。天水是马遵的地盘,想让谁死还不就是处死一只苍蝇?“躲猫猫死”“感冒死”“洗脸死”“ 喝凉水死”“激动死”……那时让人死的花样不一定比今天少。但是,姜维是个老大,手下有不少卖死命的马仔(“阴养死士”),他有可能让马遵以稀奇古怪的方式去死,马遵却不敢动姜维。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突破祁山,马踏陇西。蜀汉是蓄力而发,曹魏却毫无准备,“朝野恐惧”,陇西各县纷纷投降。

那时的县令,互相打招呼时就说:今天,你投降了吗?

诸葛亮大军杀来时,天水太守马遵正带姜维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人随雍州刺史郭淮在各地人五人六地视察。郭淮拍拍屁股先走了,他要回上邽(在今甘肃天水市)守备,挡住蜀汉军队东进的步伐。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