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免费阅读 > 第82部分(第1页)

第82部分(第1页)

延熙二十年(257年)五月,魏将诸葛诞联合东吴在淮南起兵反司马昭。司马昭调关中兵力东下讨伐诸葛诞。前方闪烁着一点光,姜维以为那就是灯火了,便全力以赴地扑了过去——他不知道,这一次依然是萤火。十二月,姜维率兵数万出骆谷(今陕西周至西南),到达沈岭(今陕西周至南)。魏安西将军邓艾和征西将军司马望合军据守,近水筑寨,与蜀汉军队对峙。

也许是认为延熙年号没带来好运,刘禅改年号为景耀。新年号没给蜀汉带来好运。蜀军多次挑战,魏军坚守不出,姜维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嘻嘻,姜维,你笨不要紧,笨却来这里丢人,就是你的错了!监军杨戏喝醉了酒又在营前撒酒疯。喝醉不喝醉,谁知道呢?

景耀元年(258年)三四月间,诸葛诞败亡,姜维在杨戏的嘲笑声里引军而还。

第八次北伐,就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翻版。渭滨换成了芒水,司马懿换成了邓艾,诸葛亮换成了邓艾,没换的是蜀汉的劳而无功。

和曹魏抗衡,能活着回来就是胜利了。此次北伐之后,姜维再次被任命为大将军。姜维官复原任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弹劾杨戏,把他废为平民。

看着杨戏灰溜溜地卷着铺盖卷儿回老家武阳县,姜维冷笑:这就是和老子对着干的下场。老大做派的姜维,浑然看不到背后无数的益州人在祈祷:姜维啊,这么多横死的,怎么没你啊!

前有张翼,今有杨戏,“外宽内忌”的姜维得不到益州人的支持,这让他的北伐变得更加艰难。 非把自己当作老大不可的人,最后连做别人马仔的资格都没有。

越来越多的蜀中子弟永远地留在了前线,越来越多的家庭失去父亲、丈夫和儿子。当曹魏和孙吴都热火朝天地屯田时,姜维却把整个益州的农夫都变成征夫。一旦有战事,曹魏有九州之农支持前线,而益州则是牵动全境之民。忽视民生,贪慕功名,是姜维的软肋。

多年的北伐行动,已经成了蜀人的灾难。在姜维回到成都后,又一个蜀人公然站出来对姜维说“不”了。他就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谯周。谯周写了一篇《仇国论》,对姜维不顾“蜀人愁苦”而执意北伐进行讽刺。文章中,谯周说当时的形势是蜀弱魏强,蜀汉又未学勾践恤众,所以想以弱毙强是不可能的,蜀汉的治国方针,应当是学周文王那样休养生息,军事路线应该是“时可而后动,数合而后举”。

谯周警告姜维不要再折腾蜀人,不要拿着别人的鸡蛋去撞石头。不是开小会嘀咕,不是背后说坏话,不是闪烁其词的攻击,谯周是在朝堂百僚会上公开发布这篇文章的。

刘禅对这篇攻击姜维的《仇国论》有什么意见?姜维为刘家浴血奋战,刘禅会支持他吗?刘禅很显然也想做一个统一天下的皇帝,但是,从小被刘备娇宠,即位后又被诸葛亮包办,刘禅成了一个甩手掌柜。刘禅是三国最洒脱的皇帝,做个小国皇帝也无不可,被朝臣控制也无不可,只要是别让他宵衣旰食,保证他食有美味,伴有美女,居有华宇,就一切0K。蜀汉的辅政大臣,都很强势,但是皆无叛逆之心,这与刘禅甘愿放权是分不开的。祭祀祖庙嫌远而不去,游乐郊外嫌近而远足,刘禅只是一个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做点美食吃吃喝喝,找个美女搂搂抱抱,寻处美景走走逛逛,人活着就是享受,军国大事,诸位爱卿看着办吧。什么北伐啊,什么仇国啊,别拿来烦人!

没有诸葛亮的推重,没有了蒋琬的合作,没有了费祎的迁就,姜维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理想弃儿,在一条看不到终点的路上独自爬行。

前面是那方,

谁伴我闯荡?

沿路没有指引。

若我走上又是窄巷,

寻梦像扑火,

谁共我疯狂?

这时的姜维,对复汉理想的执著,已经近似于疯狂。可是,承受力已到极限的蜀汉,却无力再与姜维共疯狂。

因为爱所以伤害——

十二月,姜维上报朝廷,要求重布汉中防务。从魏延到王平,一直坚持“错守诸围”的防守策略,就是在高险处扎营,占据各个关口,拒敌于国门之外。这一方针,确保了汉中几十年固若金汤,曹魏不能踏进半步。姜维认为这样的防守虽然稳妥,但是太过保守。他的新部署就是放弃各个险要关口,放敌人进来,敌人进来后,各个营寨不要出击,都退聚汉、乐两城和阳平关,“敛军聚谷”坚守,这三处地势险要,敌人很难攻克,久攻不下,敌人就会缺粮而撤退,这时汉、乐两城就出城追击,全歼敌人。

刘禅又新纳了一个妃子,急着去圆房,挥挥手要姜维看着办。

于是,姜维命令督守汉中的胡济退往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在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等关口立营屯兵。这样一来,整个汉中,门窦洞开。

“错守诸围”是严防死守,“敛军聚谷”是对攻碰硬。对攻,双方实力差不多还行,要是双方实力悬殊,那弱方若进攻,必会受辱。2010年男子足球世界杯比赛上,弱旅朝鲜队对阵世界超级强队巴西队,采取类似魏延的“错守诸围”战术,御敌于大禁区前,最后以1:2小负,引起轰动。结果,朝鲜队下一场对阵西班牙队时,甩开膀子对攻,结果被人家灌了一个0:7。姜维改变汉中时,国力比魏延时代还要弱,但曹魏却要强大得多。在这种形势下,姜维想诱敌深入再攻而歼之,实在是自取其辱。

理想久久不能实现,执著就会变成赌博式的疯狂,这是理想主义者最容易犯的错误。

蜀汉朝臣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景耀五年(262年),姜维再次请求北伐。没等益州人开口,襄阳人廖化站了出来,说蜀汉连年征伐,被折腾得不行,士兵和百姓都不得清净,何况魏国有邓艾,虽然说话磕磕绊绊,但是打起仗来行云流水,不是个好惹的茬儿。廖化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大家都听出来了,他是说姜维不是邓艾的对手,不要去自讨没趣。

廖化的反对,代表着姜维在失去益州本地派的支持之后,又失去了荆州外来派的支持。蜀汉各方势力大致分为三派:益州本地派、刘璋旧部、刘备从荆州带来的势力。到姜维时代,刘璋旧部已经式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剩下益州本地派和荆州外来派在博弈。荆州外来派是以益州为本钱追求理想的,而益州本地派则想守着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过日子。一个是人类的高级理想追求,一个是人类的最低生存要求,二者都无可厚非。可是,荆州外来派伐魏讨吴,都需要益州本地派付出财力、人力乃至生命。在刘备、诸葛亮之后,益州本地派渐渐占得上风。

姜维不是益州本地派,也不是荆州外来派,他是曹魏降将派。依靠诸葛亮的强推,他后来居上,成为诸葛亮之后蜀汉第一武将,这让以蜀汉纯正血统而自居的荆州派颇为不满。受诸葛亮的影响,荆州外来派是很支持姜维的,但是姜维偏偏不能战胜邓艾,一次次被邓艾搅局。你行不行啊,不行就换人,两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到处是,荆州派开始质疑姜维的位置。

荆州派早就对姜维不满了,廖化的质疑更有分量。廖化是个老革命了,在关羽手下当主簿,跟着关爷浴血奋战时,姜维才是一个十几岁的毛头小子。关羽败走麦城后,廖化诈降东吴,后诈死,带着母亲回到蜀汉,他那一代的武将纷纷去世后,在现如今人才凋落的蜀汉,他算得上元宿了,正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称先锋”。

人老是宝,老将廖化的告诫应该重视,但是矜持高傲的姜维,对他的话置之不理。十月份,姜维顶着初冬的寒风,踏上了第九次北伐的道路。这一次,姜维的目标是洮阳。

廖化老泪纵横,绝望地说:“‘战争不停,就是自焚’,说的就是伯约啊。智力不比敌人高,兵力比敌人少,却用兵上瘾,怎能成事?”姜维逼得廖化背起了《诗经》:“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姜维啊姜维,你不出生在之前,不出生在我之后,偏偏和我出生在一个时代,我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廖化对姜维是敢于开口这样骂的。

姜维的不幸,还在于他和邓艾出生在一个时代,屡屡坏他北伐好事的,总是邓艾。(详见《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魏卷)》。)

人的衰老是从不能突破现实开始的。这一次 ,六十一岁的姜维,在侯和惨败给六十四岁的邓艾,之后仓皇逃跑。路上,姜维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老了。

这是姜维的第九次北伐,也是最后一次北伐。从此,蜀汉再无力量发起进攻。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