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明犬起名字 > 第46部分(第1页)

第46部分(第1页)

站起身来,宋庆再次打量这位副总兵,得出的结论和刚才差不多,倒是申甫对他很是热情,不时夸奖少年英雄,国家未来栋梁之类,两人也算是相谈甚欢,聊的都是些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正在宋庆决定是否应该告辞时,申甫突然说道:“宋庆,你知道嘛,皇上都听说你的事情了,想着有机会要见见你呢,你可要好生努力才是。”

“什么?”宋庆顿时愣住,他之前见满桂的时候,倒是也想到过某天会被崇祯召见,不过这终究还只是想想而已,如果真把他率部斩杀八十多后金兵的事情报上去,说不定还有可能,谁知道只报上去二十个,就能够引起领导重视了。

见他发愣,申甫也是苦笑连连,叹口气道:“如今后金兵逼京城,皇上寝食难安,加上之前各部作战都已失利告终,心中就更是烦闷,前日看了军报,偶然瞧见你率部斩首二十真夷,顿时就来了兴趣,若非你这功劳还不算太大,皇上又太过繁忙,说不定真要叫你觐见,如今既然到了京城,好生协助京营便是,早晚有功德圆满那一日!”

“那,那宋庆先谢过大人了!”宋庆多少也有些兴奋,满桂虽然名气很大,但毕竟也就是个将官,史书上即便记载,能给个几行或者一两段话,也就算是挺不错的待遇了。

可崇祯却不一样,这可是位比较具有传奇色彩的皇帝,十六岁登基,从他哥朱由校手上接过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迅速把对自己地位威胁很大的魏忠贤干掉,这可比康熙除鳌拜难度更大,鳌拜当时好歹还有人敢跟他顶,魏忠贤那时候可是真的一手遮天,若不是个太监,而是个权臣的话,说不定都能改朝换代,可见崇祯心机之渊深,手段之高明。

在这之后,这位皇帝一方面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试图重现明皇朝当年辉煌景象,另一方面却是疑心重重,频繁更换和滥杀大臣,最终导致众叛亲离,这位比前朝几代皇帝都要贤明的君主,却沦落到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的地步,在李闯攻入北京城后,自缢在煤山的清风明月下,也算是全了那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么有知名度的一位皇帝,还真是挺让人期待的,只不知究竟有没有机会见见面。

求推荐票和收藏,望大家多多支持!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一百一十一章 深宫

对于崇祯皇帝,宋庆有着自己的看法,无论是觉得他有心计有手段,关键时刻够爷们儿,还是觉得他生性刻薄寡恩,而且因为文化程度不高,导致经常犯一些常识性错误,都不能影响到这位皇帝在几千年中华历史中的地位。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对于他这个时空旅客,处在深宫之中的崇祯,同样也是抱有很大期待和兴趣。

军报已经呈上来两日的,其余的都是看过后便叫人拿下去,唯独徐州卫的那份,崇祯看了不下十遍,尤其是那个年仅十八岁的百户官宋庆,率领麾下军士,以及部分徐州百姓组成的义勇,竟然和建奴恶战一场,斩首二十余级,虽说这个功劳比起各部大战的斩获来说略少,但一来这是真夷,不是那些汉人包衣,二来宋庆本身的兵马就少,甚至还有民间义勇。

徐州卫报功的时候,特意按照之前宋庆所说的方法,将义勇的事情大书特书,强调了徐州上下军民一心,听说京城被建奴给围了,恨不得七老八十的都要跑过来勤王救驾,不让来就寻死觅活满地打滚,他孙伯平好说歹说给劝住了,这才领着最为精锐的五百多民间义勇,由徐州卫最勇猛的年轻将官宋庆作为统帅,千里迢迢赶到京城来勤王。

这个模式的奏报在二十一世纪臭遍街了,谁要敢这么写,保证被人骂的狗血喷头,可这年月怕是还真没这么玩过,毕竟军民鱼水情这东西他们自己都不信,写起来也不会往这方面动脑子,反正崇祯皇帝是没见过。

如今冷不丁看到这么一封温情脉脉,同时又充满大志向大情怀的奏报,年轻的皇帝顿时热血沸腾,他几乎可以想象的到,当徐州卫出征的时候,徐州百姓那种箪壶提浆的感人场面,以及一些已经七八十岁,走路都很困难的老人家,泪流满面的跪倒在地,朝着京城的方向,朝着远在千里之外的自己顿首百拜,以此来表达他们的忠君爱国之情,以及不能为君分忧,不能上阵杀敌的羞愧,这么好的百姓,他是真的很想亲眼见一见啊!

徐州多义民,这是崇祯看过奏报之后最常说的话,王承恩心里面统计过,皇上至少说了二十来次,对于一个亲手把皇帝带大,对皇帝性子异常了解的人,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若是这次徐州卫能够再次立下大功,怕是上下人等都会有恩赏了,而且这种恩赏跟其他的还不一样,皇帝性格坚韧,说难听点就是刚愎自用,他一旦对什么人或者什么事情产生了信任感,这种信任就会毫不保留,直到这个人自己作死把事情办糟为止,就好比说刚刚被下狱的袁崇焕。

但在那之前,这个被信任的人或者群体,将会拥有极大的优势,只因为他们简在帝心。

中华几千年官场,再没有比简在帝心这个评价更好的推动器了,哪怕是深得圣眷都比不了,深得圣眷代表你已经到了顶峰,可一旦圣眷没了,皇上改脾气或者看上其他人了,你基本上也就完蛋了,最后落个好死都算赚的。

简在帝心就不同了,这意味着你还处在上升阶段,而且各级官员都会若有若无的给你开开绿灯,让你的仕途一切顺利,哪怕是小有瑕疵,也多的是人帮你擦屁股,因为你的表现代表皇帝的眼光,除非是成心跟皇帝过不去的,否则谁也不会跟你过不去,这简直就是个官场bug,只要这人不要太过混蛋太过傻缺,到最后基本都能混出来。

当然,作为一个年仅二十岁的皇帝,崇祯暂时还没想那么多,徐州卫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他不可能将自己的信任和欣赏交给那么多人,他最感兴趣的还是作为少数单独列出名字来的宋庆,这可是一个比他还要小两岁的年轻人,他在这个年纪的时候,虽然也已经做了不少大事,可对于上阵杀敌却还是陌生的,甚至于到了现在,他同样对这个话题很陌生。

从本心来讲,崇祯其实对战争的兴趣不是很大,可如今他就生在了这么个年代,北边的后金越来越凶猛,这次居然能够打到京城来,他想不重视都不行了,他立志做一个中兴大明的皇帝,对做宋徽宗可没什么兴趣,因此在这种敌国大军压境的时候,他迫切的想要知道,那些效忠大明和自己的军队,究竟是一个什么状态,他们又有什么可以克敌制胜的法宝。

兵部每次呈上来的军报,都只是讲哪个部队在何处与后金遭遇,双方大战一场,然后各有死伤,除了死伤数字之外,就再没有什么其他东西了,哪怕偶然有点战斗描写,基本上也都是讲述大将如何指挥若定,监军如何临危不乱等等,这对于一个想要真正了解战斗场面,并且想从里面做出总结,却又没有任何渠道的年轻皇帝来说,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崇祯才格外的想要见见宋庆,虽然宋庆的斩首只有徐州卫战功的四分之一,可要知道整个徐州卫来了五千多人,他却只有一百多正规军和几百义勇,这种情况下打出这种战果,足见此人之勇猛。

况且奏报上也说明了,宋庆乃是徐州第一年轻勇将,虽然崇祯觉得可能还有些年长的勇将,但他已经没多大兴趣的,他的兴趣点全都在宋庆身上,他很想召见这个年轻人,听听他这个亲历者对这场战争的评价和观点。

只不过以目前的情势来看,暂时还得不到这种机会,宋庆虽然立下功劳,但那是在整个徐州卫的功劳下面,加上还只是个百户官,若是破格召见,朝臣们定然又会七嘴八舌,把什么武宗和江斌的段子拿出来说道,因此只能暂时放下。

好在如今徐州卫也已经入了京城,到时候若是后金真的来攻城,他这个做皇帝的自然不好在深宫中干坐着,好歹也要上城去抚慰一下为大明江山作战的军将们,到时候只要宋庆在场,叫过来聊聊还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求推荐票和收藏,谢谢大家!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