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越沧海好看吗 > 第55部分(第1页)

第55部分(第1页)

……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这件事情还要从这数月来的另一条时间线说起。

当初后周派冯道来杭州宣旨加封吴越王钱弘俶为天下兵马元帅,事成之后吴越自然要派人送冯道海路回国。送行的船队是用的水丘昭券的内牙水师的战船,但是随行文官也是必须的。

当时钱弘俶又是派出了通儒院大学士林克己担任送使的职务。在去年腊月之前到了汴京。

冯道到了汴京之后,一方面巧妙地赞颂吴越国君臣恭顺、对朝廷守礼有加,在郭威和柴荣面前把钱弘俶和钱惟昱等人夸得非常忠君爱国,令郭威和柴荣对这个僻处东南的藩国君臣颇有好感。

另一方面,迫不及待的冯道立刻拿出了钱惟昱赠送的那几套白瓷活字,让匠作监的匠人和各处馆阁的校书郎一起努力,尝试用吴越人的新技术补排《五经文字》和《九经字样》的剩余未完本部分。

果然用了新法之后,不过一个月,《五经文字》最后未完成的七八卷就彻底印出来了。按照这个速度,再有几个月《九经字样》也快了。

拿到了《五经文字》全套印书成稿的批量版样册之后,大约正是正月初头时分。冯道立刻屁颠屁颠地拿着新出版的书进宫,赶着年后第一次大朝会向郭威献礼。

朝会时候,冯道出班奏请,如是说道:“当年唐太宗感叹‘创业难、守业更难’,这是因为创业以武功为主,但如果仅有武力不通文治的话,那么功业定然难以持久。梁、唐、晋、汉四朝的灭亡,都是因为只懂武力不懂文治、以武人打天下也以武人治天下导致的呀!

如今,陛下不仅武功赫赫,文治之功更是此前四代君王所不能及——《五经》、《九经》这两部书,都是后唐明宗年间开始刻的,却一直没有完工,皇帝换了六七个,都没有在文教方面做出一些泽及天下的大事。如今陛下在位、新书就完工了一部、另一部也快完成了。由此可见新朝气象果然不凡,文武功德,俱远超前朝。”

这番话不是拍马屁,那都是证据确凿的。郭威一听后唐后晋后汉三朝都没能干成的文治大功,居然在自己在位期间完成了。当下也是有些飘飘然起来——

毕竟,统一中原么,前面四个朝代也都做到了,但是那些朝代灭亡的也快,这说明他们只会打天下不会治理天下啊!如今我大周完成了这桩文治大功,那说明我大周不仅仅是和前朝那些朝代一样只会打天下,而是更会治天下!这对于天下人心也是一个很好的定心丸不是么?

被拍爽了马屁的郭威果然非常豪爽,立刻让朝臣们议赏:“诸位爱卿,冯相为天下读书人计,二十余年劳苦不辍,成此功劳,大家觉得该如何赏赐啊?”

朝中文臣,谁的资格有冯道老?当下自然是极尽美言之能事,说冯相爷此前已经是二等国公了,那么两部著作成书之后,应当加封一等国公爵位、加食邑三千户、实封五百户云云。

冯道也不居功,恰到好处地向郭威启奏,说是此番刻书得以速成,全靠前番出使吴越宣旨的时候、吴越国王钱弘俶的侄儿、富阳侯钱惟昱献上了“活字”之法,为钱惟昱极力邀功。

最终,郭威果不其然地接受了冯道的奏请,封钱惟昱为彭城郡王、加食邑两千户、实封三百户,旨意由吴越国通儒院大学士林克己带回。

于是,这才有了钱惟昱校阅水师这天,林克己从登州由海路至昆山、随后上岸直奔苏州宣旨的那一幕。

第84章 沧浪集

金陵城,周府后宅。

周娥皇故作病怏怏地躺在自己的卧榻上,丫鬟侍女等闲都不得进来伺候,名义上是因为“大小姐得了神思疲弱之症、最需静养,闲杂人等不得打扰”。

不过,本该正在“安心养病”的周娥皇却明显不是在榻上养病——她正拿出一卷泛着类似于青竹和新茶清香的书卷,准备偷偷地读一会儿。淡蓝色的封皮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个行书大字:《沧浪集》。书卷里的字迹清晰细腻、笔迹纤秀,纸张洁白、莹润光洁。

“封皮的行书字体姿媚放浪、意忘工拙,应该是手书而非印刷的,单论行书意态融贯,可谓当世一品。

纸质坚洁,只怕吴王殿下秘制的‘澄心堂纸’,论质地莹润细密、色泽洁白也不过如此吧。不过澄心堂纸是拿来写诗作画的,价钱腾贵;用于印书可谓暴殄天物,而且经不起磙印。也不能有此淡然清香。”

周娥皇家中富贵、学识渊源,她自己又嗜好琴棋书画,故而对于天下书法字帖、乐器书籍、文房四宝的优劣档次,那都是熟稔于胸的。一本书从字迹到印工到纸张的优劣,那更是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此刻手头的这本书,就算还没没有细看内容;但是仅仅只要摸一摸,感受一下气味,就可以明白其品相。

不过周娥皇不知道的是,钱惟昱出的这本诗词文集,并不是每一本都是用这种最新秘制的安吉竹纸印刷的,因为那纸如今还不便宜。只不过周娥皇手头“偶然”拿到的这本比较优待罢了。

周娥皇翻开正文,在序录里面稍微一找,就找到了半年前钱惟昱那首“明月几时有”的《水调歌头》,还有七八首其他水准还过得去的旧词旧诗。至于钱惟昱交给她和她妹妹嘉敏用于“交作业”应付差事的诗词自然不在其中,钱惟昱十三岁之前的早期劣作也没有列入。

这些词作诗文,周娥皇都是揣摩了许多遍的了,当下也没有新鲜感,只是温习了一下就翻过去了。到了集子后半部分,开始有些让她可以提得起兴趣的新作。若论笔调风格,无非是些寄情山水、借物言志的诗词罢了,不过笔法老成、用典精巧。如果放到历史上的两宋时期来看,或许只是上乘佳作、不能全部归入一流。但是在这五代乱世读书人基数不多的年代,绝对算是当世前十的诗人才写得出来的了。

其中一首,水平明显比其余作品还要高出一筹,立刻吸引了周娥皇的目光。

“夜饮沧浪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jing);娇娘鼻息已微鸣,敲门都不应,闲步听江声。长恨此身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

“这词,着实写得太悲了。小小年纪,哪来那么多惆怅……莫菲,是在我大唐三年多,太过压抑情操、劳损心力了么。这才十五六岁,就想着避世出尘,不求功业,如何使得。”周娥皇是少有几个知道钱惟昱在南唐这几年装得有多苦的,而且毕竟承蒙钱惟昱喊她一声“师姐”。见到钱惟昱此刻抒发的胸怀,难免母性发作、同情心泛滥,掬了一把酸泪。

女人这种生物,尤其是那些“痴呆文妇”一类的文艺女青年总归有一种毛病。那就是既喜欢煽情细腻的诗词文章、又幻想着这样一种细腻哀怨的人生经历。论触景伤怀故作悲调的无病呻吟诗词,如今的吴王李从嘉也尽是做得出来的,所以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周娥皇很自然就被李从嘉的才学风雅吸引,认可了李从嘉。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