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中世纪浪漫传奇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他不知道,于勇被暗地里做过工作,正在被策反,他首鼠两端,正在跟良心做激烈斗争,心里刮着东南西北风,应该算是旋风,因为东风也没压倒西风,西风也没战胜东风,混在一处在心里搅拌着。

可以说于勇这段时间里,在收买和被收买之间,良心的漩涡里挣扎,不能找到借口或是出口而烦恼。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不知道,可能鬼才知道,于勇脑子里那个风占了上风,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是否则应当转会的当口,突然一根救命稻草,主动送上门来,他再也不能禁得住金钱的诱惑,一气之下,借口与调度意见不合,带了几个平时就心怀不满的技术骨干,跳槽走了去那个公司也当上了经理,与冠杰公司经理平起平坐,与客户共同谈单,与冠杰公司抢活干,充当资本家的打手,这平时大家想都不敢想不光彩的事,他们做出来了。

也就是国营出身的冠杰公司经理心胸宽大,如果换成私营老板,不得气吐血,不把他们腿敲断才怪。

他们也太不识闹了,闹恼了。这下子不可收场了,就像小孩赌气打碎东西,望着满地的碎瓷,束手无策。王调头脑一片空白,我是说着玩的!你们真不跟我玩了,动真格的了,别说这次真起到了效果,立马结束争论,小事化成大事。

在这件事以后,王调消停了一段时间,金盆洗手,鞭放南山。

后来,大家就是那几个傻头傻脑的公司领导,回家都看起三国演义,一致分析出是于勇的忠诚度不够造成的,他平时脑后就有反骨,隐藏很深。最后得出结论,这事与公司的管理人员无关。

于是王调又旧病复发,利令智昏,不思悔改,也没人让他改,他根本没错,没教训可以接受,继续加大管理力度,重操旧业,每天提溜鞭子,充当看护羊群的防狼猎狗,狗越凶越烈越好,管理方法力度越大,规则越细月好。职工天生刁民,不能让他们自以为翅膀硬了,不如此就管理不好。

终于又导致谭力也负气出走,到了另一家公司任工厂长。小鸡又没了,让天上的老鹰从老母鸡翅膀下叼走了。

这次,起了广告效应,不用打广告,替公司省了不少广告费,应该把这俩叛将招回来披红挂绿,发点奖金。

至此,人民电器厂冠杰公司转行大获成功,成为明星(明天的星星)。把公司办成了响当当的学校,在大连成了教书育人的最高学府,赢得了黄埔军校的美誉。理所当然,校长这头衔,人民电器厂公司经理喜滋滋地戴着,当之无愧,最没有争议,非他莫属,谁也抢不去,连尺码都是量身定做的,非常合适,受着人们的顶礼膜拜。这顶愚蠢的帽子,没人跟他去抢,生怕沾上光,谁也不嫉妒、不眼红、避之唯恐不及。

同行的机加公司都知道冠杰公司员工个个是精英,如果谁缺经理、工厂长就到冠杰公司挖人,振臂一呼,应着群集。

这块地肥沃得很,洒下的种子都长熟了,埋没了很多人才,一铁锹下去,就像出土文物一样,浑身铜臭气、锈迹斑斑、苦大仇深的经理、工厂长、科长级干部带着串串泥,各个工序的人员,就会破土而出,当然钱得到位。

公司的每个职工也都挺直腰板,就连扫地、刷厕所的清洁工,好像沾了公司的仙气,成了黄埔同学会的一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从此抬起了头,增强了许多自信,减少了自卑,对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她们是心服口服。她们常对满脸是仰慕的、慕名而来想进厂学技术再跳槽走的新人现身说法,我们都是经理级别的干部,只是现在没人请。

于勇首先打响的第一枪,是人民电器厂公司的转折点,非常值得在厂史上值得大书特书一笔,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人民电器厂公司由盛变衰。

当初,夏总在得知即将被上调到集团任常务副总后,立即把人民电器厂与XRB国成立合资公司,当时他存了个心眼,狡兔三窟,得给自己留个后路。他把人民电器厂的精兵强将调到冠杰公司,待遇在厂内最高,财务独立核算,这点钱他舍得花。

他可能做梦也没想到,一块臭肉会坏了一锅汤。他的号称水泼不进,针扎不进,铁板一块,辛苦经营的混凝土防线,会因闹内讧,而松动了、动摇了、以致崩溃了。他的精挑细选的嫡系部队、精心打造的御林军精英们,在糖衣炮弹面前,抵抗力那么低!简直是不堪一击、土崩瓦解。他们最彻底最坚决贯彻执行不抵抗政策,集体调转枪口倒戈。

大连从殖民地时代,逆来顺受的做顺民的传统基因,终于又少了继承人。

紧接着的谭力的一声炮响,给在黑暗中摸索,苦难深重、深受压迫、饱受欺凌的职工,带来了希望和光明,指明了一条出路。他轰开了冠杰公司长期闭关自守的大门,让职工们知道天外有天,可以自由流动。

让那一小撮统治者在阴暗的角落里,恨得要死,怕得要命,心惊肉跳。从此放下了他们的鞭子,压在工人头上的大山,终于被推翻了。

著名的黄埔军校复魂了,迁址到了大连,这是大家公认的。冠杰公司出去的人都成为攻城拔寨的骄兵悍将,掉转枪口火并,抢冠杰公司原工厂的活尤其厉害,仿佛对原衣食父母冠杰公司有深仇大恨似乎的。他们与自己人搞起内战很内行,很难对付。连外人都不好意思起来,抢活时,几乎是不安规矩,办事和出牌。

可怜的王调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一付无辜的模样就像祥林嫂,见人就说,我没想到,点燃了导火索,说他点背,而不是自己事做过了份,做过了头。

可能深受教条主义的影响,没有区别的加以吸收消化,外国大餐的精华和糟粕,他照单全收了(非常遗憾,国人胃肠消化不了,这些高脂肪的蛋白质)xrb国人领导阶层学来的坏习惯;稍不如意,就大声训斥。

他把吃不惯的嚼不烂的异餐,留在嘴里反刍。就那两句语录,颠三倒四含在嘴里,形成了他的管理方法和作风:一切都要服从。他的家长制作风,来时严重得像台风一样猛烈。

王调看错了发脾气的对象,他们毕竟不是没皮没脸、没知识文化的工人,而是用文化知识武装起来的有小资情调的自尊心极强、极要面子的同他一样也是有技术的学生。他至今也不明白,这些孩子,一点不懂事。家长教训打骂几句,就受不了,离家出走。谁家的孩子这么少教!这都是什么孩子?一定是问题儿童。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应该给王调个正确的评价,虽然起了反作用………起了推波助澜的催化剂的作用。

他就像摸到了大奖,中了头彩或中了状元一样,成为许多人们梦寐以求,在厂史上榜的封面人物,虽然是负面效应。

如果论功行赏,他当推首功,可这时他显得很谦虚,这功他不想争。他应该荣获本年度厂史舞台,垂头丧气最有创意大奖。职工们心底里都在恭喜他。

在谭力和于勇心里,他功不可没,使得他们走得心安理得,无牵无挂,无形中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也使领导的脸面得到了保全(这一点很重要,否则领导的心理承受不住),终于是公司请客吃最后的晚餐,让领导买单:是你们公司先炒我的,不是我炒你们公司的。

其实这件事,自始至终是由大连巨人公司的汤科长一手策划的,他看着由他主管对外业务部门,每个月都经他手签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支票给人民电器厂(当时人民电器厂的机加工在大连是龙头老大,加工技术无人能比),而自己一点甜头都捞不到,这就是国营企业的弊端,现金无法提,不能走账,他急红了眼,不忍心看着不义财产,白白流失,而不装进自己腰包。联络几个铁弟兄,在人民电器厂从经理以下开始做工作,挑拨离间,许以高薪,挖来人才,大家投资购置设备,开办工厂。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