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纪录家园 > 第14部分(第1页)

第14部分(第1页)

以后,人们发现“冗门”水井的出水量一直很大。寨子里的人们于是更觉得这是一对神奇的水鸭子。正是因为水井里有了这对神奇的水鸭子,水井的出水量才会在枯水季节里涨大。从此,寨子里的人们对这对神奇的水鸭子显得特别的敬畏,认为这对水鸭子就是上天派来“冗门”水井治水的神灵。

大约十把年以后,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有几个黄头发蓝眼睛高鼻梁的洋人走进寨子,然后顺着寨子后龙山上的那条石板路一直朝“冗门”山凼子走去。人们不知道这几个洋人是从什么地方来,也不知道他们要到什么地方去,只是好奇地看着他们的黄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不住地说三道四,直到那几个洋人的背影消失在“冗门”的山垭口了还在碟碟不休地议论着。正当洋人从者要寨子走过的事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时,寨子里却突然有人说,“冗门”水井里的那对银色水鸭子不见了。于是,大家都连忙跑到“冗门”水井看过究竟,发现水井里果然不见那对水鸭子了,仰头看看四周的天空,也看不见有水鸭子飞翔的影子。有人一连到“冗门”观看了半个月,依然没有看到那对水鸭子的影子。于是,人们便说,“冗门”水井里的那对水鸭子,肯定是被那几个从者要寨子里走过的洋人给捉走了。于是,人们又判断,那几个洋人肯定不是从者要寨子过路,而是专门来“冗门”水井捉那对银色水鸭子的。有人也发现,自从“冗门”水井里没有了那对水鸭子以后,水井的出水量就一年比一年减小了。

这两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就这样成了者要寨子的人认为“冗门”水井出水量逐年减小跟周围的树林无关的有力佐证。每到枯水季节,人们就盼望“冗门”水井里尽快有一条治水的龙来居住,或者尽快有一对神奇的水鸭子飞来戏水,因为有龙来治水了“冗门”水井就会发大水,有了水鸭子来戏水了,“冗门”水井在枯水季节里就会涨水。但传说毕竟只是传说,传说中的事永远也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所以,“冗门”水井始终没有龙再来治水,也始终没有神奇的水鸭子再来戏水。也许,人们在“冗门”修筑的那条蓄水石堤,就是他们苦苦盼望的那条治水龙吧,但那却是一条不能蓄水的石堤,自然也就是一条不能治水的龙了。

让者要寨子的人最能够明显感觉到“冗门”水井的出水量逐年变小的,就是“摩龙”飞瀑一年不如一年壮观。但人们所关心的,却不是“摩龙”飞瀑的景观是不是雄伟,而是寨前那片稻田的生产灌溉用水问题。因为“冗门”水井出水量变小以后,寨前那片稻田的生产灌溉用水就变得格外紧张。自从在“冗门”修筑石堤蓄水的事情失败以后,寨里的人只好把寨前那片稻田的生产灌溉用水的希望寄予田坝中间的那条河流。那条河流从寨子东北方的深山涧谷中流出来,在寨子的田坝里蜿蜒着向寨子西南方流去,最后在田坝最边上的一个山脚下的消洞里消失了。寨里的田坝生产灌溉用水,主要依靠的就是这条河。但在枯水季节里,河道里就只剩下一层浅浅的流水。特别是在农历三月到五月,正当村民们都忙着用水打田栽秧时,除了少数地段的河道里有为数不多的积水之外,大部分河道都是干涸的。盼望天上下雨让河里有水,是那个季节里人们最急切的愿望。

后来,上级政府决定在离那条河上流不远的地方修筑一个名叫“白石岩”的水库,者要寨子也被列为这个水库的受益地之一。但是,要把这个水库里的水引到者要寨子的河流里,需要挖掘一道长约400米左右的隧道,修筑一条长约2000米左右的沟渠。当时,由于上级政府的项目资金不多,挖掘隧道和修筑沟渠只能由受益地方自行投工投劳进行修建。为尽快挖通引水的隧道和修好引水的沟渠,者要寨子可以说是老幼齐上阵。特别是挖掘那条隧道时,年壮的男子们还轮流日夜奋战。寨里还用集体的钱,在隧道旁边修了两栋房子作为“水利工程指挥部”,既是村干部坐阵指挥群众按设计方案挖掘隧道和修筑沟渠的办公机关,又是参加水利工程建设的群众休息和吃饭的地方。隧道位于一个山垭口的下面。为加快工程进度,隧道挖掘工作从两端同时进行。当两端各挖进去百把米时,工作难度就越来越大,工作的危险性也越来越大。为克服群众的畏难情绪,断绝群众的后顾之忧,激发群众的工作激情,村干部买来两口梓木树的“三大埂”棺材摆放在隧道旁,对参加水利工程建设的群众说:“乡亲们,挖这条引水隧道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能参加这样的工程建设是我们的光荣。如果有谁在挖掘隧道中不幸牺牲了,村里就用这盒‘三大埂’梓木树棺材来安葬他,并为他申报革命烈士!”村干部说完就带头钻进隧道里劳动。经过全寨壮年男子一个冬季的日夜奋战,终于在春节前把引水隧道全线挖通了。结果,全寨人没有一个人因为挖掘引水隧道而受伤。村干部便把那两口棺材卖掉了,用所得的钱作为奖金发给了所有参加挖掘隧道的群众。村里还在隧道旁宰杀了一头大肥猪,让所有参加挖掘引水隧道和修筑引水沟渠的群众聚餐一顿,欢庆隧道安全挖通顺利引水进寨。从此,者要寨子里那坝稻田生产灌溉用水问题得到了解决。

没有“冗门”水井的水,寨前的那片稻田照样可以打田栽秧了,人们似乎可以对“冗门”水井的存在视而不见。“冗门”水井的出水量一年比一年减小,寨子里的“摩龙”飞瀑的壮观景象也一年不如一年,但这似乎也不关寨子里的人们的什么事:“摩龙”飞瀑壮不壮观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酒喝!有没有这个“摩龙”飞瀑,对我有什么影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就这样在人们对“摩龙”飞瀑视而不见的时候静静地滑落。可是,当岁月滑落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人们突然发现,从“冗门”水井里流出来的水,经过山沟的一路渗透,等流到“摩龙”时,竟然已经没有了一滴水。没有水流从岩崖上飞泻下来,就不可能再有“摩龙”飞瀑出现。当真正感觉到“摩龙”飞瀑已经确确实实地从自己的眼里消失的时候,人们开始恐慌了。

“摩龙”飞瀑消失后,从“摩龙”分流后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流进寨子里的小溪,自然也就干涸了。寨子中间的那口老井,出水孔流出的水流也仅有麻线般大小了。全寨老老幼幼几百口人的生活用水从此成了问题,全寨大大小小上千头匹牲口的饮水也成了问题。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其实“摩龙”飞瀑的存在竟然跟自己的生活有着这么密切的关系;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摩龙”才会变得热闹无比。寨子中间那口老井里流出的那股细若麻细的水流,根本不能满足寨子里人畜的生活用水需求,而且在那里担一挑水需要等上几个小时,除了无事的老人和孩子可以坐在井边等水之外,其他人员哪有时间在那里耗?

于是,急于用水的人们,便只好到“摩龙”担水了。因为即使没有水从“摩龙”上方的岩崖上飞下来形成飞瀑,但在“摩龙”的岩崖下,却有一眼清泉,一年四季也不会干涸。泉眼不大,只有碗口般大小,水流不大,也仅有成人的拇指般粗细。无论天晴下雨,那股清泉既不增大也不减小。泉眼距离“摩龙”岩崖的底大约有两尺左右。在涨水季节,山沟里有水从“冗门”流下来,经过“摩龙”上方的岩崖跌落下来形成飞瀑,这股清泉就被无声无息无影踪地淹没,根本没有人能够发现它的存在。到了枯水季节,山沟里没有水流下来了,这股清泉就开始显现出来。泉水哗啦啦地从泉眼里涌出来,注入岩崖下的石槽里。这个石槽子呈斜坡状,大约可以装十来桶水。因为这里位于路边,所以到这里挑水的人比较多。先来的人就舀石槽子里的水担走。石槽子里的水舀干后,就直接用桶在泉眼的下面接,泉水流进铁桶里,发出咚咚的响声,很有节奏,也很悦耳。没人来担水的时候,泉水又静悄悄地注入到石槽子里。石槽子盛满后又流进路边的那个水凼子,水凼子盛满后就溢淌出来,流下“摩龙”下方的悬崖,顺着悬崖上那些时而向外凸出、时而又向内凹进的岩石,缓缓地流向岩崖的底部,最后注入悬崖底部的那个水塘里。这个水塘一旦注满了水,就是连续舀四五十桶水也舀不干。但来这里挑水的人却不多,因为平时来这里挑水的人很少,根本就没路可走,到这里挑水挺不方便。但若是家里特别忙于用水,而在“摩龙”接水的人又很多,也会有人不嫌路难走而到那里挑水。

到“摩龙”挑水场面最为壮观的时候,当数每年的大年三十这天了。因为过年大家的用水量都比较大。洗菜做饭要用水,刷洗桌子板凳要用水,清洗锅瓢碗筷要用水,擦洗门窗要用水,喂牲口要用水,洗手洗脚洗头洗脸甚或给孩子洗澡更要用水,一个三四口人的家庭,在大年三十这天至少也需要十一二桶水,人口多牲口多的人家,需要的用水量就更多了。所以,到“摩龙”挑水的人就特别多,可以说是人来人往。挑水的人多了,就要按先来后到的次序排队。等着接水的人们,或蹲着,或站着,或斜倚着路边的岩石,都显得很焦急。但从泉眼里流出的泉水,总是不慌不忙地按照惯有的节奏咚咚咚地流进桶里,不会因为有人忙着用水而增大流量加快流速。既然急也没用,干脆就慢慢地等吧。于是,从早到晚甚至到深夜十一二点钟,都一直有人在“摩龙”接水。泉水流进铁桶里发出的咚咚咚的声音,也总是一天到晚不绝于耳。“摩龙”下方悬崖底部那个水塘,也不知在什么时候被人舀干了。几丝细如麻线一般的水流,正悄无声息地从上方的岩石上慢慢地渗透到水塘里积蓄起来……

春节过后,到“摩龙”挑水的场面尽管再没有大年三十那天壮观,但也依然十分热闹。因为白天人们都要上山下田耕种庄稼,挑水的事就只能放在晚上或天没亮的时候。所以,每天晚饭过后,总要有很多人去“摩龙”挑水,人多了自然就要排队,排队的人多了自然就要聚在一起吹牛。吹着吹着,人们就开始怀念以前不用到“摩龙”排队挑水喝的日子。有的人则因为白天劳动累了晚上需要休息,担水的事只能放在第二天去做。于是,在很多时候,天还没亮就有人打着手电筒去“摩龙”挑水。那时,寨子里还很安静,空桶在扁担上晃动时有节奏地发出的“唧咕唧咕”的声音就显得特别清脆,成了者要寨子天亮前特有的乐曲。从寨子到“摩龙”的路都是石板路,而且有一段还是偏石板路。挑水的人多了,溅落在石板上的水也就多了起来,石板上的水多了,石板路也就变滑起来,特别是那段偏石板路变滑以后,不但非常难走,还经常会有挑水的人跌倒摔伤的事情发生。被跌倒摔伤的人,一瘸一跛地捡起已经被摔瘪了的铁桶,一边揉着摔伤的地方一边破口大骂,但却不知自己到底在骂谁,别人也不知道是在骂谁。这骂声,也就成了一种无奈的渲泄。

因为家中缺水,更因为寨子里没有地方可以取水,每到农历二三月吹春风的时候,寨子里的人总是战战兢兢。生怕突然间从哪儿飞来几点火星,将自家的木屋点燃;更害怕自家灶堂里的柴火灰没有完全熄灭,在半夜里或白天没人在家的时候突然飞出来落到干燥的柴禾上燃烧起来。因为,安哥家发生的那场火灾,一直让寨子里的人心存余悸。那场火灾发生在农历三月下旬的一个上午。那时,寨子里大部分人家都正寨前的田坝里劳动。突然,有人发现寨子里有一股浓烟直冲天空,随之就听到寨子里有人在大喊救火。人们从田坝里冲到火灾现场时,烈火正在熊熊燃烧,火焰有三四丈高,火星四处飞散。面对眼前的熊熊大火,无论是先赶到的还是后赶到的,都毫无办法施救。因为寨子里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以取水来灭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栋房屋被熊熊大火烧为灰烬。赶来救火的人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将家里的被子和床单放进水缸里浸泡后,铺到火灾地点周围的房顶或屋山上面,防止飘落过来的火星引发新的火灾。这场火灾,将安哥家所有的东西都烧成了灰烬,一家老幼跪在废墟前哭得死去活来。因为这场火灾,安哥家周围的邻居有很多人家爬上房屋上将瓦片蹬下来防止火星点燃自家房屋,也损失不小。安哥家的这场火灾,就是因为火星从灶堂里飞溅出来,飞落在灶堂边的柴禾上引发的。火灾过后,人们都觉得很有必要在寨子里建一个稍微大一些的水池来蓄水,以备急时之需。

于是,村干部就积极向上级政府争取项目。经过努力,终于争取到了一个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寨子里的壮年劳动力投工投劳经过一个冬季的建造,终于在“摩龙”飞瀑北面不远处一个有水源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容量大约为千把方的水池,而且把输水管道安装到了寨子里。按人家住户的高低顺序和疏密程度,在寨子里的各相关地点安装了水龙头,基本做到了每十户左右的人家就能够就近使用一个水龙头接水。这座水池修建完工投入使用以后,说起来者要寨子也就进入了喝自来水的时代,该结束到“摩龙”飞瀑挑水喝的历史了。

但水池修好使用不几个月,新的问题就出现了。寨子下面的人家开水龙头接水时,寨子上面的人家开水龙头时却滴水不出。由于这是寨子里的公共资源,没有专人负责管理,水龙头使用不久就坏了,水就没日没夜地白白从池子里流淌出来。先是寨子中间的一些公用水龙头坏了没人换,接着是寨子下面的水龙头出现损坏没人管。而寨子下面的公用水龙头一旦损坏了没人换,寨子上面的人家就不可能从水管里接到水。既然你们下面的水龙头坏了也不换,让水白白地浪费,那干脆把你们的水管给堵了吧,免得我们上面的人家没水喝。于是,寨子上面的人家就把流往寨子下面的水管给堵了。这样一来,寨子下面的人家也就喝不上水了。喝不上水以后的下面的人家就开始着急了,于是就重新弄来一根主水管直接安装到水池里取水。住在寨子中部的人家见状,也重新弄来一根主水管直接安装到水池里。就这样,水池一下子被“三分天下了”。被“三分天下”后的水池由于仍然没有人来进行统一管理,水池里时常出现没水可放的现象。所以,尽管寨子里修建了一个大水池,但用水难的问题最终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后来,寨子里的人家都不再依靠这个大池来供水了,而是三三两两邻近的人家自由组合起来,到寨子周围的山坡上寻找可以取水的水源,有的甚至到离寨子很远的地方寻找水源,然后就在水源地旁边建造一个可以装二三十方水的小水池,买来引水管道,将水直接引到自家的院子里。一时间,者要寨子的后龙山上便出现了许多水池,就连“摩龙”岩崖下的那眼清泉,也被几户人家引进了他们修建的水池里。从此,者要寨子几乎实现了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可谓真正进入了“自来水”进屋的时代。但公共的水资源变成少数人家的私有财产以后,寨子里这家有水白白流淌那家没有滴水可喝的现象就变得极为普遍。于是,那些没有水可用的人家,就会偷偷地将别人家水池的水源分流一部分到?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