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如何修积福德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确实,从政的人都是有福相的。‘余福薄’,他想想,说:“我福太薄。”没福!没福又不能修福,‘又不能积功累行’,不肯修福。‘以基厚福’,‘基’就是培植;不肯培福、不肯修福。没福不像做官的样子,不足以领导百姓、造福百姓。

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

这个毛病就更大了。性情急躁,就是薄福之相。前面是说一个纲领,底下再给我们仔细分析。前面是总说,后面是一桩一桩来分析。确实没福——不耐烦!性情急躁。‘不能容人’,心量狭小不能容人。不能容人当然就不能用人,不能够服人,这是一定的道理。

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直心直行’是当任意、纵情解释,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使性子”。他高兴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也是别人所不能承受的。

‘轻言妄谈’,言论不谨慎,随便说话,不负责任。

‘此皆薄福之相也’,这是薄福。真正有福的人莫不浑厚、老成,心胸广阔而能容人,言语动作缓慢;“缓”显得稳重。孔夫子说:“不重则不威。”稳重,其威德才能服人,才能够处世。了凡先生年轻时不够稳重,自己说出自己没福,不应该中科第。下一段则说他不应该有儿女,这一段反省是说明他不应该得科第之所以然。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俗话说,地下不干净会长东西,会生五谷杂粮;水要是太清了就没有鱼。为什么?鱼在清水里,它也知道会被人家捕去,所以它不会在清水里游。也可以说地里头很干净没有秽物,是不会生长植物的。

余好洁。宜无子者一。

袁了凡有洁癖。整齐、清洁是件好事情,但是太过分的清洁也是个毛病。一点脏东西都不能忍受的,这也不行。这是不应有子的第一个原因。

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

和气能兴家,俗话常说“和气生财”,袁了凡没有财富,与这也有关系。他并不富有,家境清寒。他喜欢发怒,常常发脾气,看不惯的,看不顺眼的,他就要发作,不能容忍。这是没福,这是‘宜无子者’第二个原因。

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

‘爱’是仁爱,能够推己及人。这些道理他晓得,但是自己做不到。为什么?他是个很刻薄的人,‘忍’就是刻薄。换句话说,他爱惜自己的名节,不愿意帮助别人,这也是无子的一个原因。底下又说:

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

前面是讲存心,以下则从生理上说。他反省说了六条原因,前面三条是从心理上讲的——不应该有儿女。后面是从生理上说的,也不应该有儿女;他喜欢说话,喜欢批评人,喜欢论是非,所以说言语上常常喜欢强出人头。这容易伤气,生理上受伤害,这是‘宜无子者’第四个原因。

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

不但喜欢高谈阔论,还喜欢喝酒,大概酒量也不错。饮酒过度会伤神,‘精’是精神;伤精神,对于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妨碍。末后又说:

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

他晚上不睡觉,一定是找朋友聊天,喝酒作乐,不知道保养。想必了凡先生的身体相当虚弱,他不知道保养身体。

其馀过恶尚多。不能悉数。

想想自己一身的过失毛病,恶作太多了,数不尽。他的为人真正诚实,这叫“忏悔”,发露忏悔。自己身心毛病都能够对人说出来,坦诚的说出来,毫无隐瞒。佛门讲“忏除业障”,这样才能够真正把自己的业障除掉。能够发现自己种种的弊病,这叫“开悟”。觉悟之后能够把这些毛病改正过来,这叫“修行”。一般人修行,修什么行!自己有什么毛病都不知道,从那里修起呢!“修”是修正,“行”是错误的行为;把错误的思想,行为改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修正行为第一要紧的,就是要知道自己的错误行为,才能改过自新。了凡先生很了不起,云谷禅师一追问,他认真的反省,就把自己心行的毛病一桩一桩的找出来,这是后来他能够改造命运的根本原因。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