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人道主义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要考虑如何说服别人帮忙。做事是可以有很多方式的,所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无力的出主意,只要你参与到一件事情中,你就要有所行动。只要你行动,就总会有一个行动的结果出来。这个结果是好的也罢,是坏的也罢,总之,会有一个结果。有了这个结果,最终就对事情有了一个评论的基础,也就有了下次做事情的方向。你可以看看这次的做法,然后再来想想下次行动可能的结局,有了多次这样的行动,你自己便会有一些经历和体会,到最后,你肯定就有了成功的希望。因此,先不要问结果是什么样的,不要担心结果是好还是坏,不要问自己能不能做,不要问事情能不能成功,先要去做。一做,就有了随后的其他情形,也才会有随后其他的动作,这样,一环接一环,才会有其他机会出来。相反,如果不动,不去做,一次耽搁了,没事;两次耽搁了,没事;三次耽搁了,还有机会。但这样的事情出现多次后,情况就很难说了,虽然仍然有机会,但机会不是无穷的,即使机会是无穷的,你也不过活个六七十岁,你是不可能等到所有机会的,而且,在没有以前的良好记录为基础的情况下,你很难得到好的机会,你的发展会就此打住。你自己晚年想想都是要羞愧死的。

要去做,就不要怕出丑,就不要怕被人嘲笑。谁也不是生来就会做事的,我也不是生来就会在铜钱眼里翻筋斗的。不会可以去学,尤其是年轻人,更要不怕丑,泼得下脸面,好好地去做事。年轻人如果怕丑,那到老了你只有更出丑,因为你活那么大年纪,什么事情都可能做不好,那不是要让别人耻笑么,而且,到时出丑的可能就不是你一人了,可能你的妻子、儿女都会因为你而受到别人的嘲笑。年轻人就是要有一种活泼泼、急冲冲、风风火火的劲头,那才是个年轻人。出丑后,才知道丑在哪里,别人也才好指点,在以后做事时就不会出同样的丑了。天助自助者,只要你自己勤快地做事,终究你会有好的结局的。

第四,要坚持

要坚持就是说,光做,自然是不行的,还要做得对,这就是做的方法了。在所有的方法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是坚持。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做一次就成功的,所谓的好事多磨,总是要有几个来回才行的。那些一次就能做成功的事情,等着去做的人多得很,抢着去做的人多得很,哪里能轮到一般的人。就是那些一次就能做成功的事情,因为这么多人盯着,恐怕也会出很多意外,也不是真的就可以一次做成功,总会有很多波折的。既然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次做成功的,就要有一个长期做的准备,那就是要坚持去做,老老实实地去做,那样才能有个好的结果。最怕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件事情还没有做好,就活动着心思想去做别的事情;一样本事还没有学好,就想着去学别的本事,把自己弄成个“半吊子”。一眼看上去,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但真正派上用场,真正让他负责做点事情,却什么都是只懂一点,什么都是只会一点,完全不能够独当一面,根本无法办事,这又如何去做呢?

;半吊子

* 7 *

《人道》 第一部分

命运是你手中的泥人(4)

在古代,人们用的钱是用绳子串起来的,钱串一千叫一吊,半吊是五百,也就是不满一串。

后来,人们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不实在,或者技艺、才能不到家。

也有的地方用的是“半罐子”,有一句话是“只有半罐子水却荡得厉害”,是专门说那些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或货色却喜欢吹嘘,显得自己很有本事的人。

把这种“半吊子”派给你为你做事,弄不好他做一件事,要你不停地替他擦屁股、补漏洞。一件事情被他办得大家都焦头烂额、鸡飞狗跳,想想你还会用他吗?再反过来想想,假如自己是这样的“半吊子”,别人又怎么会用我呢?我哪来的下一次的机会?

一件事情做就要做好,一做就要做扎实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做,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笨,但累积起来也就很可观了。而且,每一件事情都扎扎实实的,自己的本事也就扎扎实实了。不会像那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猴子,最终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贪心的猴子

有一只猴子,在山里待久了,有点厌烦,决定下山去见见世面,闯荡闯荡。一天,猴子从山上下来了。

这一路走来,猴子感觉真的很好。风景美,心情舒畅,而且,有那么多自己以前不知道的水果,可以让自己尝尝鲜。猴子觉得,这一趟下山,真的是值了。

首先,它看到的是躺在田地里的圆滚滚的东西,那是西瓜,一个个都挺大的,在阳光下泛着光,勾引着这只刚下山的小猴子。猴子二话不说,摘了一个背在肩上上路了。

第二次,猴子看到的是玉米,一束束,饱满金黄。猴子二话没说,扔掉了西瓜,摘起了玉米。

第三次,猴子走着走着,心里想,不知道后面的路上还有什么好的,何必要现在受苦受累地背着呢,反正等一下也要扔掉的,不如现在扔掉好了。于是,小猴子毫无反顾地扔掉了玉米,轻装上阵,欢快地上路了。但是,这一次,它好久都没有遇上可以带回去的东西,只有在最后,才看见有一些芝麻,没有办法,只好弄一点芝麻回家了。

说到命运,说到坚持,我就想起我在天津见过的那些做“泥人”的师傅。里面最有名的是“泥人张”。我想,“泥人”的前身,那些泥巴,不就是我们的命运么。在被做成“泥人”之前,它不能言、不能听,没有办法要求把自己捏成什么样子,也不可能要求是不是做“泥人”。到了“泥人”师傅的手里,从一大团泥巴,慢慢地出现了眼睛、鼻子、胳膊、腿和身子等,于是,灶王爷出现了,土地公公也有了,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也可以做。甚至,说不定根据你的要求,“泥人”师傅还可以现场模仿你做一个呢。如果涂上颜料什么的,黑脸的张飞、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就都有了,一下子就都活灵活现起来,变戏法一般。这不就是一个用双手改变命运的例子么。

;唱脸谱

脸谱是京剧中非常重要的道具,可以将人物进行分类,让故事按照一定的轨道进行。现在,有一首很有名的《唱脸谱》,由于这首歌,很多对京剧不熟悉的人都能哼上两句,很多原来不喜欢京剧的人也开始觉得京剧的美了。

蓝脸的窦尔礅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喳喳哇……

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灵笑哈哈……哈哈哇……

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一笔笔钩描一点点夸大一张张脸谱美佳佳……

(《唱脸谱》,羊鸣作曲,阎肃作词)

如果我们再想一想,假如“泥人”师傅捏到一半不捏了,那个“泥人”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泥人”师傅只学到了一半,他捏的“泥人”又会是什么样子?最简单的结果是,他的“泥人”因为不好,没有人买了,他也就没饭吃了。

我们的命运啊,就有如那泥巴,我们的坚持就有如那“泥人”师傅的坚持,各色各样的“泥人”,也就是我们经过自己动手后的命运吧。

;“泥人张”与惠山泥人

民间艺人用天然的或简单的材料,能够制作出精美小巧的工艺品,博得民众的喜爱。在明清以后,民间彩塑赢得了老百姓的青睐,其中最著名的是天津的“泥人张”和无锡的惠山泥人。

“泥人张”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它创始于清代末年。“泥人张”的创始人叫张长林,字明山,后以字行。自幼跟随父亲以捏“泥人”为业,养家糊口。他心灵手巧,富于想象,时常在集市上观察各行各业的人,在戏院里看多种角色,同时偷偷地在袖口里捏制。他继承传统的泥塑艺术,从绘画、戏曲、民间木版年画等艺术中汲取营养。在常年的捏制过程中,他练就了一手绝活,只须和人对面座谈,抟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面目径寸,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须眉俱动。老百姓都喜爱他的作品,亲切地送给他一个昵称:泥人张。

* 8 *

《人道》 第一部分

命运是你手中的泥人(5)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