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乱世女主公主男主是枭雄宠文 > 第178部分(第1页)

第178部分(第1页)

“凤儿还真的是刻薄啊,不过古代的所谓圣明君主,并不是父子,兄弟依次传授王位;而是依靠在朝廷内结成同党,在朝廷外勾结地方势力,威逼和杀害君主,而谋求大利的。”忻明有些懒散的笑笑,歪着头,看着朝凤。

“你怎么知道是这样的?”这可不像,是什么忠臣良将说的话,不过既然都是知根知底的人了,那谁也别装什么正人君子了。朝凤一笑,真的和忻明聊了起来。

“舜逼迫尧,禹逼迫舜,汤放逐桀,武王讨伐纣。这四个王,都是作为臣子而杀了自己的君主,天下却都称赞他们。考察四个王的思想,是出于贪得天下的野心;衡量他们的行为,是使用了暴乱的武力。然而这四个王虽说自管扩充势力,天下的人却称赞他们了不起;自管显耀名声,天下的人却称赞他们很高明。这样,威势足以凌驾天下,利益足以压倒一世,天下人都顺从他们。”

权势好比是君主的深渊,臣子好比是君主权势这一深渊里的鱼,鱼离开深渊,就不能再得到它了;君主把权势失落给臣子,就不能再收回来,忻明摇摇头。

“根据现在知道的,田成子夺取齐国,司城子罕夺取宋国,太宰欣夺取郑国,单荼夺取周国,易牙夺取齐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这八个人,都是臣子杀死自己的君主,而立的。”

靖郭君田婴任齐相,和老相识谈话的时间长,老相识就变得富有;赏赐近侍小物品,近侍地位就会抬高。谈话时间长、赏赐小物品,都是微小的资助,尚且可以借此致富,何况把权势让给官吏呢?

“国家内外,对于君主左右的那个奸臣,都异口同声地暗示君主:重者要君主甘愿卑身让位,而居其下,轻者赏赐高爵厚禄,使奸臣得利。奸臣位高禄厚,党羽越聚越多,又有篡夺君权的野心,其他党羽就变本加厉地,迎合他的心意,劝说他。”

奸臣听到这些话,急忙竖起耳朵点头称是。所以在朝廷内,结成同党,在朝廷外,勾结地方势力,窥测时机,发动政变,一举而夺取国家政权。朝凤轻轻地笑了笑,这些道理,忻明倒是晓得的透彻,看来平时没少干。

“对内利用党羽挟持,或杀害君主,对外利用诸侯势力,来颠覆自己的国家,背离正道,心怀阴谋,对上钳制君主,对下扰乱法治,这样的奸臣,是数不清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在于君主,不懂得选择臣子吧。”

史书记载说:‘周宣王以来,亡国的,就有几十个,其中臣子杀死君主,而夺取国家政权的,所在多有。‘那么祸乱从国内产生,和从国外兴起的,各占一半。

若是能集中民力,抵抗祸乱,即使国破身死,还都算是贤明的君主。至于改变法令,君臣易位,把整个国家和全体民众,拱手交给别人,这才是最大的错误。

“忻明,既然你地位高,权势重,又有低下的臣子,争相给你捧场。而你也与外国勾结,树立私党,对下扰乱国法,对上挟持君主,地位显贵,并专权独断。可是你为何不反?”朝凤皱皱眉,看着忻明问道“你可不要说,是为了忠君爱国,这样的鬼话。”

那些残暴不仁的君主,并不是一下子就灭亡的,也是慢慢造成的。所以桀、纣虽然无道,都还在位十多年,这就是慢慢地衰微,以至灭亡的道理。可是忻明,扰乱了,却不征服。控制了,却不夺取,他到底要做什么?

“国?那是什么鬼东西?”忻明嫌弃的皱皱眉“我所在意的,不过是您罢了,所等待的不过也是您罢了。我的命是偷来的,现在该有您来还回去了。六军布阵!”

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只有听从了,有利于克敌制胜的计策,还要创造一种势态,作为协助我方军事行动的,外部条件。

“对方的样子,来者不善。”甄谨皱皱眉,上前挡住朝凤“还请您先到后方观战。”

见到甄谨这样的举动,朝凤也不推辞,主动退下,转而观察对方的‘势’。

所谓‘势’。就是按照我方建立优势、掌握战争主动权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相应措施。用兵作战,就是诡诈。因此,有能力而装做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装做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做攻打远处,攻打远处,却装做攻打近处。

善于调动敌军的人,向敌军展示一种或真或假的军情,敌军必然据此判断而跟从;给予敌军一点实际利益作为诱饵,敌军必然趋利而来,从而听我调动。一方面用这些办法调动敌军,一方面要严阵以待。

所以,善战者,追求形成有利的‘势‘,而不是苛求士兵,因而能选择人才,去适应和利用已形成的‘势‘。善于创造有利‘势‘的将领,指挥部队作战,就象转动木头和石头。木石的性情是处于平坦地势上就静止不动,处于陡峭的斜坡上就滚动,方形容易静止,圆形容易滚动。所以,善于指挥打仗的人,所造就的‘势‘,就象让圆石从极高极陡的山上,滚下来一样,来势凶猛。这就是所谓的‘势‘。

“平戎万全阵。”忻明手持旌旗,号令三军。

在战场上用语言来指挥,听不清或听不见,所以设置了金鼓;用动作来指挥,看不清或看不见,所以用旌旗。金鼓、旌旗,是用来统一士兵的视听,统一作战行动的。既然士兵都服从统一指挥,那么勇敢的将士不会单独前进,胆怯的也不会独自退却。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

见到忻明的动作,甄谨也不得不端正起自己的态度。骄兵必败,现在还不到时候。

第二百五十章 烽火狼烟

烽火已经点燃,燃烧而产生的狼烟,遍布在广袤的天空中。

随着忻明手中旗帜的摆动,原本还看不出来什么的军队,突然就想是活起来了一般。之听见马蹄踢踏,还有刀剑碰撞的声音,更显得战场上,有一种诡异的安静。

‘平戎万全阵’,是宋太宗在位期间,御制的一套作战阵法,取名为“万全”,可见被视为得意之作,寄托全能应对边患之意。这一阵法出台后,曾在军队与边防中付诸实施。北宋官修《武经总要》盛赞道:“所以挫驰突之锐,明坚重之威,循明摘实,知神谋之有在矣”。

这个阵法,由前锋、殿后、中军、左翼及右翼组成。其主力为中军,由并排三个方阵组成,各以一名大将统领。每阵各方五里,周长二十里,计七千二百步。

三阵之间,皆相隔一里,阵面共宽达十七里。在中军内三个方阵中,每五百步设战车一乘,每车配备“地分兵”二十二人;每阵战车计一千四百四十乘,每阵另配有“无地分兵”五千人。

合计中军三阵,共配备车四千三百二十乘、士卒十一万四千人。中军每阵除拥有战车外,士兵分别配备有拒马、长枪、床子弩、步弩、步弓、刀剑、盾牌等武器装备。此外,每阵还有“望楼车”,这样的可移动的瞭望楼八座。

“军心不可乱!奋勇杀敌者,赏!”甄谨怒吼一声,率先上前。

虽然是甄谨带兵,可是朝凤的眉头却是越皱越紧。瞭望楼中,每楼有“望子”士兵八十人。左、右翼军阵各两列,前列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五十骑。共6六千二百五十骑。

后列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三十骑,共三千七百五十骑。即左、右翼每阵一万骑。两阵共计两万骑,另有探马六百五十骑。前、后军阵亦各两列骑兵。前列六十二队,每队五十骑,共三千一百骑。

后列六十二队,每队三十骑,共一千八百六十六骑,另有探马四十骑。前后阵各五千骑,共计一万骑。左、右、前和后军阵。全部由骑兵组成,包括轻骑兵和使用骑枪、骨朵及团牌等装备的骑兵。

“不可强攻,布阵。”见对方来势汹汹,甄谨的心里却是更加的平静。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