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海阔天高歌词 > 第49部分(第1页)

第49部分(第1页)

上的瓷瓶。

李小满叽叽咕咕地和大食人说了一通,最后大食人什么也没换到,悻悻然走了。

“你跟他说了什么?”莫钟书很有战略眼光,提前把李小满和余春生培养成阿拉伯语人才,但他自己听阿拉伯语还和鸭子听雷差不多。

“那个大食人想用那包香料来换我的瓷瓶。我告诉他说我们正要去往大食,不换那边的香料。”

“为什么呢?”蓝天不解,香料的价值不菲,李小满这些瓷器却不象是高档货色,怎么看都是他占了便宜。

李小满笑了笑,还是好脾气地解释道:“你也知道,中原的瓷器在海外特别抢手。大食的香料在中原贵重,估计在这儿也很值钱,可是在大食本土就相对便宜多了。咱们正在往那边去,我为什么要用越来越值钱的东西去换越来越不值钱的东西?”

蓝天听了,不再说话,眼尖地望向李小满还没收起来的那几颗小珍珠。“这些珍珠的成色不好!”蓝天在莫府多年,见识多了,一眼就能分辨珍珠的好坏,这时便提醒李小满,怕他被人骗了去。

李小满又是笑了笑,道:“这珍珠的确不是很值钱,不过我这些瓶子更便宜些。”

蓝天便低下头去看那些瓷器。奶黄色的瓷瓶,带着两个小耳朵,造型有几分别致,李小满还摘了路旁的几支野花野草插在其中一个瓶子里,告诉人们这是一个个小巧可爱的花瓶。

突然之间,蓝天又象发现新大陆一般地叫了起来:“天啊!这……这竟然是酒瓶?!!!”

李小满不好意思地笑了,道:“可不就是酒瓶吗?在松江那阵子,有一回,五少爷和李少爷喝完酒后丢在一边,我见这瓶子挺漂亮的,就捡了回来,洗刷干净之后就觉得可以再利用起来。”

“可你怎么弄到这么多酒瓶啊?”莫钟书和李长义虽然经常喝酒,但他们都很有节制,从不过量,而这地上摆着的酒瓶起码有百多个。这才不过是他们出洋的第一站,蓝天知道李小满做事的习惯,绝对不会一下子就把全部东西都拿出来。

“这还不容易嘛?我去街上找了几个小叫花子,让他们去垃圾堆里捡这样的酒瓶子,洗干净了给我送来,我十文钱一个收购,有多少收多少。”

莫钟书听得也连连点头。在松江,一个鸡蛋只要三文钱,捡一个酒瓶却可以得十文钱,别说是小叫花子了,恐怕许多平民家的小孩子也都愿意给他去搜寻这种酒瓶子,估计那几天松江城的叫花子都被动员起来,把垃圾堆全都翻了个遍了。

“那你一共收了多少个酒瓶?”

“一千多个。要不是我们走得急,那些孩子肯定还能再给我送多些来。”

“今天我只带了一百多个上岸,试试看好不好卖。”

“结果呢?”

“还行。刚刚有人用这几颗珍珠来换了十二个瓶子。”李小满乐呵呵地道,虽然这些珍珠个头不大形状也不够好,可已经是几十倍的利润了

蓝天低声算起账来,“一千多个酒瓶,每个十文钱,也就十几两银子。”蓝天终于后知后觉地叫了起来。原来钱还可以这样赚的!只这一会儿的工夫,李小满已经换了多少东西啊,随便一件都不止这个数了。

莫钟书和李小满相视而笑。李小满家境不好,他把大部分的积蓄都留给了家人,只带着几十两银子就跟莫钟书出海,那点本钱当然要别出心裁地寻找物美价廉的货源。蓝天很有小聪明,但也许是在莫府里见惯了大宗银钱的交易,有些眼高手低,看不到隐藏在小事物后面的大商机,不知道他能否从中得到启发了。

傍晚时分,淡水舱里已注满了食用水,大富等人也采买了足够的粮食,雇了脚夫搬运回来。另外三条船上也都准备好了,这四条船便在晚风中徐徐离开了海岸。

这个小岛地处热带,盛产水果,尤其是在澄州和松江都很少见而且价格昂贵的香蕉,听说本土人都用香蕉来喂猪的。大富喜它价格便宜,不知道这东西不耐存放,一买就是过千斤。

莫钟书只得让人把香蕉摆在餐厅桌子上,谁愿意吃就吃,于是全船近百号人茶余饭后就当上了幸福的小猪,齐心协力之下总算在香蕉变坏之前把它们统统消灭。有些人大概是吃得太多了,后来闻着香蕉味儿就觉得胃口打折。

正文 第82章

莫钟书觉得,如果陈荣和宋志勇生活在他上辈子那个时空的话,一定有资格当上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

他们只不过是站在船头,仰头看看天空,掐掐手指头,就能判断第二天甚至后面几天的天气。

莫钟书悄悄地统计过,准确率高达八成,但若是只考虑风浪,误差就只有几个百分点了。

莫钟书大学的时候也曾修过航海气象学这门课,可相关知识差不多都已还给老师了。那时候的船上装备优良,总能及时接收到准确的天气预报,船体也足够坚固,基本上就没避风这个概念,经常是照着电脑计算出来的经济效益最佳的路线走,有时候一个航程几乎天天都是顶着七八级风浪过来的。

不过现在,小木帆船可不象大吨位的集装箱轮,抗风浪能力太低,必须尽一切可能避开大风浪。所以这预测天气风暴的本事就显得尤其重要了。陈荣就几次预测到风暴,前面几艘船上也都有杰出的天气分析师,大家不约而同地都临时转向就近找个地方避风。

莫钟书有事没事就跟在陈荣和宋志勇身后,他的目标很明确,要是这两人愿意教,他就直接拜师,要是他们都不愿意,他就偷师也要把这个看天的本事给偷学过来。

宋志勇对他爱搭不理的。不管莫钟书如何表现,他就是看不上眼这种富贵人家出来的少爷,据说还是个书呆子。

莫钟书却毫不在乎,照旧围着这两个人转,看他们怎样预测天气。他是真不计较宋志勇的傲慢,因为他自己骨子里就是个恃才傲物的,人都有这样的根性,对与自己品性相似的人要宽容许多,不管是朋友还是雇工,只要有足够的才能,莫钟书就不会反感人家在他面前翘鼻子。

陈荣却很喜欢这个好学的小东家,耐心地教导莫钟书怎样观察周围的景物,寻找各种自然预兆,天上飘过的云,空中吹来的风,还有海里游着的鱼,都是很好用的道具,还告诉他许许多多的谚语。

“乌黑云,云底平,龙卷临”,“天空现箭云,必有台风临”,“日出血底通通红,当天必有雷轰”,“跑马云,台风临”……

莫钟书记不住,干脆叫蓝天带上笔墨跟着,陈荣一开口说他就要记下。蓝天每天都记下了厚厚一叠纸,莫钟书每天摘录出有用的内容,累积起来也有几十页了。

莫钟书翻着这些笔记,觉得很奇怪,这些谚语他过去也听说过许多,但大多数都被证明是不准确的,可为什么陈荣他们使用起来却误差率那么小呢。

“单一句话的确是有些片面的,你得综合考虑,联系实际经验,才能推算出正确的结论。”

莫钟书明白了。这就等于数学上方程式和方程组的区别,本来应该是用多元多次的方程组来求解的问题,却勉强非要用单一一个简单方程式来应付,能有解才是怪了。道理容易明白,但他的修行却总到不了家。不过,他也不着急,来日方长,慢慢积累经验就是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