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75个红军师75红34师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大红军,有助于主力的作战等项重要的目的。”

22日,坚持鄂豫陕边游击战争的红74师从灵宝、潼关间赶到商县张村,与红15军团会合。

这是百战后的团聚。

35年7月16日,鄂豫陕省委率红25军从沣峪口地区出发,开始西征北上。

17日,杨虎城调集67军、40军、95师、44师、陕军警备第2旅和特务团等20多个团,对鄂豫陕根据地实施划区“清剿”。

30日,鄂豫陕省委在行军途中,分别给留在鄂豫陕边界地区的鄂陕、豫陕特委发出内容基本相同的两封指示信,决定把两个特委合并为鄂豫陕特委,李隆贵为书记。

第3路游击师政委李志英奉命将指示信转交两个特委。途中,游击师特务队队长枪杀李志英等人,将信交到敌人手里。

8月底,鄂陕特委在宁陕两河口获得一份《西京日报》,得知吴焕先牺牲于泾川,据此判断:红25军已经西去,可能要北上陕北。因此,鄂陕特委决定:(1)在敌强我弱,各路游击师成分新、领导弱的情况下,应集中统一行动,防止被敌各个击破,要避开敌人锋芒,待机破敌;(2)特委率领总部战斗营会合各路游击师,到商雒地区寻找豫陕特委,共商斗争大计。

心有灵犀。

豫陕特委正在龙驹寨以北地区活动,也从报纸上得知红25军西去的消息,遂率部寻找鄂陕特委。

9月初,两个特委在商南梁家坟会合,于9日举行联席会议。会上,鄂陕特委书记郑位三指点江山:红25军主力北上,留下的红军和游击队人数不多,而敌军正在向我发动疯狂的进攻,我们面临的困难是大的,斗争是艰苦的。然而,陕南的群众基础是好的,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坚决依靠人民群众,采取正确的斗争策略,共同奋斗,不但可以生存而且还可以发展。我们一定要领导群众,为保卫鄂豫陕根据地继续开展游击战争。他指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统一根据地内的党和军队的领导,确定今后行动的方针。

与会干部认为郑位三对形势的分析是正确的,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要领导群众坚持斗争,并且认为鄂豫陕边界地区地形有利,群众基础好,两特委又有半年多开展游击战争的经验,对社情、民情、地形都十分熟悉,有近三百名红军老战士做骨干,只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紧紧依靠群众,斗争策略对头,是能够生存和发展的。

会议决定:(1)树立独立坚持斗争的思想,以陕南为中心,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首先跳出敌人包围圈,在宁陕、佛坪地区开辟新根据地,争取恢复原根据地。(2)将鄂陕、豫陕特委合并为鄂豫陕特委(又称陕南特委)。(3)将各游击师和游击大队合编,重新组建红74师。(4)作战的方针是开展游击战,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扬长避短,同敌人“兜大圈子”,以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同时,继续收拢各路游击师和伤病员。

会议选举新的特委,豫陕特委书记李隆贵认为自己党内地位高,出身好,能打仗,自荐当书记。

陈先瑞等多数与会干部则认为,郑位三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有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善于团结同志,推举郑位三为书记。

三年前,同样是面临主力远征,郑位三在鄂东北维护甚力。如今,郑位三驾轻就熟。

10月6日,红74师在商南碾子坪正式组成,陈先瑞为师长,李隆贵为政委,方升普为副师长兼参谋长,曾焜为政治部主任。下辖2个营、1个手枪团,总兵力近700人。1营由豫陕游击师4个大队改编,张海波为营长,袁崇安为政委;2营由鄂陕游击总司令部战斗营一部和所属各路游击师编成,肖大喜为营长,郑连顺为政委;手枪团由鄂陕游击总司令部战斗营一部和豫陕游击师便衣队编成,吴济云(后改名吴林焕,少将)为团长,张培真为政委。

国民党军对红74师发起第一次围攻。红74师从碾子坪出发,沿鄂陕交界的山区西进,在山阳、镇安、柞水、宁陕间与敌巧妙周旋。

敌40军军长庞炳勋得到的教训是:“迭查,凡剿匪失利者,多由中匪诡计:(一)匪用土民持红旗各处呐喊,虚张声势,作疑兵,国军不明虚实,东突西冲,疲于奔命,匪乃乘机袭击。(二)匪奇袭我方高级司令部,如被袭破,不战自溃。(三)匪以少数诱国军,而以多数埋伏山林,乘机四起,以袭击或腰截,致遭暗算。总之,以后剿匪注意搜索、警戒、连络,驻地隐密,对土民报告须详审,勿轻信,又须多派干探。诸凡谨慎,免为所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四)红25军征战记》)

12月初,红74师进至青铜关以东月西沟。敌40军115旅230团1个营抢占青铜关,另1个营尾追而来,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青铜关位于镇安县城东南45公里处,东临乾佑河,西抵崇家山,易守难攻。鄂豫陕特委决定乘青铜关守敌尚不知红军到来之机,利用月西沟有利地形,以小股兵力引诱守敌出击,主力在青铜关以东地区设伏歼敌。

青铜关守敌“服从安排”,营长带2个连以密集队形沿沟内进攻。

陈先瑞发出攻击信号,1营在左,2营在右,手枪团2个班断敌退路。红74师毙伤敌营长以下100余人,缴获长短枪100余支、轻机枪4挺。

半年多以前,陈先瑞被任命为鄂陕游击司令部游击司令。他担心难以担负这一重任,吴焕先予以鼓励:“其实也没啥了不起的!给你派上一个战斗连队,再配上一个大个头警卫员跟着,甩开膀子干上一场!就是受点损失也不要泄气,还可重整旗鼓再干就是。”

吴焕先指出:派到地方工作的每个指战员,都是一颗革命的火种,将很快燃起一团团斗争烈火,照亮一块块新的天地。

如今,陈先瑞斩将搴旗。敌军第一次围攻失败,鄂豫陕根据地局面趋于好转。

红74师先后收拢第5、3路游击师,总兵力增至800余人,在东江口进行整训。

12月中旬,中央政治局在召开瓦窑堡会议之前,征求红1军团将领对战略问题的意见。林彪见陕北贫瘠,写信向中央提出,要到陕南去打游击,说这比在陕北巩固和扩大根据地更重要,而且要求把红军主要干部调出,由他带领到陕南打游击。

21日,毛泽东、张闻天致电彭德怀并转林彪,指出:“在日本进占华北的形势下,陕南游击战争不能把它提到比陕北等处的游击战争还更加重要的地位,实际上后者是更重要的。尤其不能把游击战争提到似乎比主力红军还更重要的地位(如提出红军主要干部去做游击战争),这样的提法是不妥当的。林在某些问题上的观点是同我们有些分歧的,中央认为有当面说明之必要。现在前方军事不紧张,因此仍望林来中央一行,并在此一个时期,这于林是有好处的。”

26日,林彪致电中央,说“我还在期待中央批准我打游击战争”。

聂荣臻劝他说:“我们只有这样一点部队,只保存这么一点骨干,你能带多少去呢?你带多了,我们这里能维持下去吗?我们这个根据地能不能巩固呢?”“你不要看到目前这几个破窑洞,它终归是个根据地,是我们的落脚点。我们不是经过两万五千里才找到了这几个破窑洞吗!你去陕南,搞不好,连破窑洞也找不到。你别以为陕南四方面军曾经从那里经过,打过游击战,条件会好,我看综合各方面条件来看,不见得一定会强过陕北。”(《聂荣臻回忆录》)

林彪去不成陕南,“以后态度一直比较消沉”。

路在脚下。

35年12月26日,红74师进占宁陕县城,全歼保安队300多人,活捉敌县长居文召, 2营政委郑连顺在战斗中牺牲。

郑位三断定:敌人得到失败的消息后,从西安派兵,需要几天时间。于是,他命令部队驻扎休整。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