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大唐悍卒 染血的羽毛 > 第96部分(第1页)

第96部分(第1页)

鸬丁?br>

没有让老牧民起来,刘山走出了人群,来到老牧民的面前。刘山明白,没有必要对这个老牧民客气,这倒不是刘山不尊老,而是刘山知道自己此时的身份,是要用威严镇住这个牧民,而不是靠和蔼可亲来赢得这个牧民的心。或者说,此时刘山用威严比用和蔼更能快速的得到自己想知道的东西。

“你们这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刘山对老牧民不客气的问道,当然,刘山说的是汉语,他并不会突厥语,他本想着一旁精通突厥语的兵士翻译给老牧民听,但是一旁的兵士还没有翻译,那里的老牧民已经抢先开口说话了。

刘山和大伙都是暗自惊讶,突厥这里虽然学习汉语的风气很浓,初唐时期的汉语,就像刘山所处那个时代的英语一般,但是刘山也知道,这个时代学习外语,是需要身份地位的,或者说需要经济条件的,他没有想到边境附近草原的一个牧民也会说汉语,但是事实却是这个老牧民确实会,而且听口音还带着一些河北腔,他还学的很地道。

此时自然不是追究老牧民为何会说汉语的时候,从老牧民的话语之中刘山和周围的人已经听出一些东西。

自从西突厥的军队进攻东突厥以后,面对刚刚在凉州受到重创,还没有缓过来的东突厥军队,西突厥一开始可以说是进军神速,在开始的进攻中,甚至西突厥的骑兵撒开马蹄子跑的欢的很,有时候,几百里几百里根本就没有军队阻拦他们,而更多的时候,他们遇到的阻拦根本就很小,几弯刀下去,阻拦的力量就被砍成了稀巴烂。

可以说西突厥开始进攻的时候是颇为顺利的,但是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在连续屠灭了几个东突厥部落以后,面对满手血腥的侵略者,东突厥的贵族们纷纷行动起来,而这个时候,义成公主也号召突厥各部满怀着对侵略者的仇恨抵抗西突厥侵略的大军。

当然,明眼人都可以看的出来,东突厥的贵族很多人开始都是抱着观望的态度,有些人甚至已经准备好西突厥的大军杀到,就投奔西突厥。但是西突厥的屠刀阻拦了他们想要投奔的道路,在面对连投奔都无路的情况,东突厥的贵族不得不拿起武器,一口一个保卫家园,一口一个奋死抵抗侵略的躲在队伍后面,奋力的吆喝。

而义成公主号召大家抵抗侵略的西突厥军队在普通人看来自然是保家卫国的表现,但是放在少有的几个人眼中,就不是这么回事了。要是义成公主真的在意东突厥的民众,真的要抵抗西突厥的大军的话,就不会在之前将十万的精锐草原兵派到河北了。

听到老牧民说义成公主号召大家抵抗侵略,刘山和思南公主少数几人就知道,这是义成公主在扩大两突厥的流血规模,让两条草原狼奋力厮杀,只有他们杀的越狠,刘山来到草原遭受的阻力才会越小。

但是除了刘山和思南几个知道内情的人,谁会想到这点,一般人只会看到义成公主为了抵抗西突厥侵略不遗余力的努力,可不会想到义成公主还会包藏祸心。在灾难面前,一个站在所有人面前抵抗灾难的人会受到大家极力的拥护和喜爱。可以说,义成公主这样做不但赢得了牧民的支持,赢得了贵族的支持,赢得了军队的支持,还将自己的计划进行的千衣无逢,各种心计厉害,看似平常,但是真的说起来,真的是非常的可怕。不得罪一个人,却干着让别人毁家灭族的事。这要是放在刘山那个年代,有一句话很能形容此时在突厥发生的事情。那就是别人把你卖了,你还给别人数钱。

从老牧民口中知道,义成公主和东突厥贵族虽然开始联手抗击西突厥的军队,但是在凉州一战之时,东突厥的损失实在是太厉害了,虽然尽力抵抗,但是西突厥依然像是一柄利刃一般深深插进了东突厥草原之中,唯一不同的是,此时的西突厥进军速度慢了下来。

眼看抵抗不住西突厥的进攻,义成公主在草原上的贵族聚会上提出了调拨草原东部力量的提议,本来这个提议通过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个时候东部草原正是饲喂牲畜的好季节,一般牧民都是逐水草而居,怎么会轻易离开水草丰美的地方,而且,在普通牧民的心中,其实西突厥人也是突厥人,他们并没有多少东西突厥分开的观念。甚至在两突厥分开以后,边境的牧民还经常互窜进对方的草原放牧,也没有什么大事。

但是此时的情况却不是平常情况,在面对西突厥的铁蹄和屠刀威胁之下,义成公主的这个提议很快在突厥的贵族中得到了通过,在面对危险的情况下,这些贵族是非常积极的。这就像是二十世纪的美国,开始时候自己未曾卷入战争,所以老是坐山观虎斗,然后卖卖军火赚赚钱,大发战争财,一旦有人提议自己进入战争,成为战争的一方,大家都是不愿意,但是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马上,上下议院,几百议员马上一口同声要求战争。

此时就是这样,这些突厥贵族的生命受到威胁,他们自然奋力的嘶吼着,让别人冲到前面去挨西突厥的屠刀。

而接下来,在贵族的不遗余力下,东部草原的部落迅速的向西部战区转移,成群成群的牛羊马匹和整族整族的牧民放弃了家园,自然,他们很少有家园观念的,他们放弃的只是牲畜吃草的地方。他们赶到了战区,赶到了东突厥纵身地带。这就是为何此时东部草原很少有牧民的原因,也是刘山军队行进一天未见到草原牧民的原因。

………【第二百三十节 兵临突厥(五)】………

第二百三十节兵临突厥(五)

武德四年八月,刘山的军团经过一天的行军,在茫茫的草原上只见到了一个老牧民,从老牧民的口中刘山和军团之中的将领们得知突厥的战事比他们原本想象的更为激烈,竟然已经到了突厥贵族们集体同意迁移东部各族的力量赶往王庭附近抵抗西突厥大军的地步。

虽然从老牧民口中得到消息,但是刘山和军团之中的众人还是没有想到,在接下来的几天之中,军团在茫茫草原上行军,依然很少见到人烟,几十支斥候队伍竟然发现的人用两只手都能数的过来。对于突厥的战事,刘山和军团之中的众人不得不重新认识和考虑。

不过此时的事情对于刘山来说,也不是坏事。东部的力量几乎全部迁往王庭附近,那么,西突厥大军遇到的抵抗自然就越加的强大了,那么,两个突厥的战事造成的流血自然就扩大化了。这对于要对抗突厥军队的刘山来说自然是好事,只是此时刘山还是不知道两突厥到底打成什么样了。路上虽然遇到了几个活人,但是要从他们口中得到有用的消息,真的比登天还难,留在这里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前线战争进行的情况,他们知道的,恐怕还没有刘山知道的多。

大军继续前进,斥候小队没有减少,而是增加了几支,刘山明白,自己越往前进,那么,距离战争的地方就更加的进了,刘山有一种直觉,自己马上就会遇到大量的突厥牧民或者突厥骑兵,这是一个直觉。

不知道是不是刘山的感应特别的灵敏,到了八月十七日的时候,前往前方探路的一队斥候军队回报发现大量的突厥牧民,具回报的人说,这些人有很多都带着伤,衣衫褴褛,有些甚至衣服破烂的连该遮挡的地方都遮不住。这些人里面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样子应该是逃难的难民,数量在一百到一百二十人左右。

前方的斥候军队并没有惊动这些难民,而是派出人跟踪追查,另一方面派出快马赶紧向刘山回报。

这是大军进入突厥草原第一次见到大量的人群,刘山和军团之中的几个巨头对这批难民都很在意。害怕自己的大军吓到这些人,刘山带了几个亲随在斥候骑兵,十几人的小队在刘山的带领下赶紧向这些难民所在的位置赶去。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