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玄奘精神伴我成长作文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第 三 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

是人改变命运,还是命运改变人?

人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抉择,但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每个人在奋斗的过程中都会碰壁,但碰壁却能让人更加清醒的迈出下一步;

面对困境,玄奘选择了坚持,选择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无权无势,却是真正的强者,命运的主宰!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混在流民队伍中离开了长安,踏上了茫茫西行之路;

这是一片在战火阴云笼罩下的土地,突厥的威胁、朝廷的〃禁边令〃……在凉州,都督李大亮的〃疏忽〃让玄奘有了继续西行的机会;在瓜州,聪明的刺史独孤达把从凉州发来的追捕文书丢给了州吏李昌,却没想李昌也是个聪明人,更引发了一段他与玄奘之间的有趣对话……

李大亮后知后觉,独孤达有意成全,李昌仁至义尽……三位〃不称职〃的地方官,把西行之路的大门给玄奘敞开了。

正月过后,长安城的达官贵人们纷纷出动,络绎不绝的前往弘福寺给太后敬香,祈祷东征的大军能够在英明神武的唐太宗带领下旗开得胜、收复辽东,一举征服骚扰大唐东北边境多年的高句丽国。

〃夫人,这弘福寺里面,怎会有千牛卫出入啊?〃房遗爱扶着自己的妻子高阳公主,小心翼翼的问道。

千牛卫是唐代负责保护皇帝和宫中安全的高级侍卫,千牛一词,取自千牛卫所佩带的〃千牛刀〃,意思是刀法能够斩杀一千头牛,可见千牛卫的身手武艺。能够派皇家卫队前来,也足见唐太宗对玄奘的重视。

高阳公主斜了丈夫一眼,道:〃亏你还是宰相的儿子,竟连这点消息都不通!玄奘法师从洛阳回来后,陛下就派人从留守大明宫的千牛卫中选了一队出来轮班保护法师。如今玄奘法师俨然已是我大唐第一高僧,指不定哪家和尚不服气前来骚扰,法师如何能安心译经?〃

房遗爱有些惶恐的点了点头,对于妻子意气指使,他早已习惯,皇帝陛下器重玄奘法师他也知道,只不过房玄龄在家里很少提及政务,所以很多事情他还不如八面玲珑与佛道两面都有交情的高阳公主消息灵通。不过高阳公主真正关心的不是什么千牛卫,而是即将由玄奘法师主持开办的译场。玄奘从西域和印度带回来了大量梵文经书,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全部翻译成汉文,所以在唐太宗的支持、房玄龄的操办下,一项从全国著名僧人中遴选译经人才的行动很快展开,正月一过,各地选派、推荐、自荐来的僧人们就会云集弘福寺,由玄奘法师亲自面试挑选能够帮助自己译经的人选。

由于有了官方的支持,这次译经活动从一开始就带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在高阳公主眼里,这是年迈的父皇转信佛教的一个信号;在僧人们眼里,这是大唐建国以来一直受道教打压的佛教扭转颓势的契机,也是通过官方渠道前去争取〃高僧〃资格的良机。

一场全国范围内的〃超僧〃选秀由此拉开。

僧舍内,玄奘凝神端坐,面前案上铺着一张白纸,上面是《大唐西域记》五个大字。

〃大唐西域记……〃玄奘默默念道,院外有千牛卫把守,弘福寺旺盛的香火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情绪……简简单单的五个字,那是十九年的光阴,里面包藏了多少辛酸、多少故事,只有玄奘自己知道。

有人说,回忆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可对玄奘而言,痛苦是一种历练,快乐也只是过眼云烟,十九年,是一种坚持、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信仰。所以,他要把它们写下来。

时光流转,那是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的秋天,大唐政府颁布了一条对玄奘至关重要、甚至可以看成是影响他一生的法令:由于天降霜灾,中原地区发生严重饥荒,大量难民涌入关中地区,给西京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压力,朝廷不得不下令允许灾民前往没有受灾、收成较好的地方逃荒就食。

天赐良机!在长安逗留多日的玄奘立刻行动起来,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当时,唐朝建国还不满十年,又刚刚经历了玄武门之变,内部政局不稳,外部胡族,尤其北方突厥更是虎视眈眈……隋唐两朝,突厥一直是中原的最大威胁,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就曾低声下气的向突厥称臣。唐太宗登基后,对突厥采取了强硬措施,其中一项就是严格限制百姓和商人出境,一方面断绝突厥从中原获得盐铁茶叶等物资的可能,一方面避免突厥从中原流民中得到唐朝的情报。

玄奘是隋末唐初人,出生于河南偃师,本名陈祎。隋朝时,佛教徒可以免除诸如赋税、徭役和兵役等世俗义务,再加上官府的横征暴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躲入寺院,劳动力锐减。因此,隋朝政府将〃度僧〃制度化,严禁人们擅自出家,俗人必须通过朝廷审核资格才能剃度。这一制度有效地控制了僧人数量,保障了社会生产,也为后来的唐朝所继承。

公元612年,隋炀帝下诏允许洛阳剃度二十七名僧人,并决定采用全国统一考试的方式来遴选,参加考试的僧人则由各个寺院推荐。那一年,十三岁的玄奘从数百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二十七名僧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按照佛教的规定,七岁以上出家的孩子被称作沙弥,玄奘因为年龄太小而没有得到寺院的推荐。排资论辈的结果让少年玄奘很不甘心,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去争取机会,于是在举行考试的那一天,他早早地来到了衙门外,〃斗志〃昂扬的站在考官们出入的必经之路上。

。▲虹桥▲书吧▲

第16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2)

魏晋风度,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这当中就包括了〃品人〃一说。所谓品人,就是从一个人的外谈吐形举止气度上来鉴别其品性和前途,这个风气随着门阀制度的延续保留到了隋唐时期,它不但是士人博取名望的捷径,也是当时社会判断一个人资质的重要依据。巧合的是,负责主持度僧的官员郑善果就是以〃品人〃闻名的一个人;更巧的是,偏偏让他看见了昂首挺胸、〃气度不凡〃的玄奘。

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郑善果看见少年玄奘时的感觉一定是〃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小沙弥不一般,于是来了兴趣,便走上前问他为什么在这里。玄奘一看来者是个〃气度不凡〃的大官,当即就把因为年纪太小而没被推荐的实情告诉了他。郑善果觉得小玄奘很可怜,就问他为什么要参加这次考试,结果小玄奘的回答让郑善果再次〃惊为天人〃:

〃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意思是,我出家的目的是继承佛祖如来的志向,要将佛法弘扬光大。

〃这样的人才,这样的资质,岂能因为年纪太小而被剥夺考试的资格呢!〃郑善果爱才之心大起,心想那些老和尚们也太过迂腐了,自己身为主考官,当然有发掘人才的责任,于是大袖一挥,决意破格录取。

三岁看老,如果不是郑善果的慧眼识人,玄奘的一生恐怕都会发生改变,历史上会不会有玄奘西行,四大名著中还会不会有《西游记》,都将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