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水煮清王朝txt > 第54部分(第1页)

第54部分(第1页)

“大栅栏?”

“前门楼子怎么样?”

“我倒是比较喜欢琉璃厂,那里可是古董的聚集地啊。”莫睛得意洋洋地对马德和罗欣两个小市民表示了一下自己的优越感,结果得到了两个卫生眼。

“那些地方是胡同吗?你们啊……”费老头摇头笑道。

“依我看,还是不要去什么胡同了,咱们去天桥怎么样?”于中说道。

“对啊,天桥好啊,有吃有玩有看的,咱们就去那里好了。”罗欣雀跃道。

“欣欣,你还真是没立场唉,一会儿想去这里,一会儿又想去那里,……”莫睛取笑罗欣道。

“既然睛姐你这么说,那我就选定天桥不变好了。”罗欣也笑道。

“好吧,既然大家都没意见,咱们就去天桥看看吧……”费老头看了看几个人,见没有人反对,带头迈步,可是,才走了一步,他又不得不站住了脚,“这个,你们谁认识路啊?”

“……”

“问路吧!”愣了一会儿,还是马德脑子转得“快”,抢先想到了“解决办法”。

于是,一行人开始问路。

“兄台,请问天桥怎么……咦,是你?”莫睛问路问到了熟人。

“这位兄……您有事?”被莫睛问到的那个人拱手问道。他本想说“兄台”来着,却闻到了一阵香味儿,再看看莫睛并没有做出修饰的脸,马上就猜出了对方的性别,当下,连忙退后了两步。

“施世纶,施兄,好久不见了,你怎么还在北京?难道上一科你没考过?”莫睛并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身份,直接说道。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七十八章 地头蛇

施世纶会在后文有个不错的官职,并且,可以升职很快。

没说过康熙是好人,他的表现,只是为了自己的统治,一种有条件的英明与爱民而已。

***************************

“几位是……”莫睛的话让施世纶不明所以,“我们认识吗?”

“怎么?施兄真的不认识我了?”

在莫睛的告知下,施世纶很快就想起了莫睛的来历,只是,他没有想到莫睛居然是一位有封号的多罗郡主,更加没有想到,跟在莫睛身边的,除了另一个郡主之外,居然还有几个满洲的重要官员,尽管他也算是挺有些来头,仍然被面前几人的身份震的晕忽忽的。

于中和马德两人以三品官位斩杀一品总督,名声早就哄传天下,何况还有种出了奉天米的费老头。

这三个人,于中手握黑龙江最大的财源,整个天下都数得上的肥差,而且还是黑龙江参领,管着黑龙江的八旗旗务,由于满洲几乎全是旗人,管着旗务,就相当于管着整个政务;马德既是宁古塔都统,也是吉林参领,同时,也是布哈特乌拉总管,那是负责为宗室贵族在满洲采集东珠、药品等物品的肥差,尤其是康熙每年都要去木兰打秋围,从满洲雇人活捉猎物去木兰围场,这也是布哈特乌拉总管的活计,而这些都要钱,所以,内务府每年拨给布哈特乌拉总管的钱不会少于几十万两,更重要的是这个职位还跟内务府以及宗室贵族直接搭班儿,绝对的手眼通天,其间的关系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至于费老头的奉天府尹,虽然名目上不怎么起眼,可是,那也是给大清朝两个开国皇帝看陵墓,再加上奉天地域广阔,比关内普通的行省都大,费老头的实际权力,不在一个巡抚之下。

……除了军权之外,这可是掌握了大半个满洲事务的猛人组合了。何况莫睛和罗欣还有一个皇贵妃的拜把子姐妹,也就说,她们是皇帝的干大姨子,论起礼来,皇子见到她们也要行晚辈礼。

施世纶的脑子很好使,在莫睛讲明白一切之后,很快就把所有消息都厘了个一清二楚,所以,他的头皮也发炸的厉害。

“这些满洲的大佬……” 施世纶在心里一个劲儿的敲鼓,满大臣可没几个好脾气的,尤其是面对于中和马德两个“杀神”,他总觉得心里毛毛颤。这两个人,于中长得彪悍一些也就罢了,马德虽然肤色有些黑,却也显得文雅,可是,施世纶却反倒觉得马德更加可怕。他老子施琅也长得很不怎么猛,可杀人从来不眨眼。收服台湾之前,鄱阳湖八旗水师提督赖塔不服管教,就差点儿被他老子笑咪咪地砍了头,要不是李光地求情,恐怕骨头现在都朽了。

“施兄,你上科真没有考过?”大新闻啊,“施青天”居然是二进宫才考上的,马德的眼睛眯成一条缝,想着以后要不要专门为施世纶写一本传记,并且附带上这条消息。

“马大人开玩笑了,”觉得自己靠马德太近,施世纶不着痕迹地后退了两步,这才拱手道:“下官前年得中二甲进士出身,呆在京城,只是因为还没有出缺而已。”

“出缺?噢,明白了,没有官位空出来让你去……啧啧,太可惜了!”于中连连摇头。施琅收复台湾,他却一向不怎么看重,倒是对施琅的这个儿子比较服气,在清代这个贪污横行的年代里,施世纶能传出那么大的清名,那说明他绝不是吹的,至少,他比于成龙的名气大多了,要不然,怎么没人弄个《于公案》出来?(施琅有十子,其中:施世纶,清漕运总督,康熙皇帝谕嘉为“天下第一清官”;施世骠,清福建水师提督,首次测绘西沙群岛入清舆图;施世榜,清开发台湾,兴建八堡圳水利工程。)

“呵呵,施公子相貌不错。”费老头点头说道,结果,他这话把施世纶吓得心里一突噜,差点儿以为费老头是“兔子”。要不是看到是大街上,恐怕会掉头就跑。其实,费老头这么说是因为他听过评书,按评书上讲的,施世纶秃头、麻面、独目、歪腮、罗锅、鸡胸,端支胳膊,走路划圈,号称“十不全”,要多难看有多难看,要多丑不拉叽有多丑不拉叽。如今看到真人,虽然不怎么出色,却也远没有那么惨淡,费老头这才忍不住感叹了一句,只是他没有想到,因为这么一句话,害得施世纶在以后的好些年里,一直对他心怀惴惴,不敢面对。

“呵呵,难得在北京见到熟人,施兄何不随我们一起逛逛北京?”莫睛笑着发出了邀请。

“这个,不太方便吧?”施世纶并不适应莫睛的热情,虽然知道满人妇女比较胆大,可是,他还是有些难以接受莫睛的好意。

“什么方便不方便的?我跟施……噢,施兄你已经中了进士,应该称施大人,我跟施大人你一见如故,自然要把臂交欢,走,大家一起逛北京去。……”于中不由施世纶分说,上前拉起人就走。

“把臂‘交欢’?”施世纶对于中的言辞实在是不敢恭维,可是,于中是“凶名在外”的人物,又是清廷在满洲的重臣,他虽然有进士身份,家里也有些背景,却也不愿得罪这等人物,再加上于中不客气的拉住了他,他也只好跟着一起开步了。

……

“施兄,这都过了一年多了,不可能没有官位给你的呀,你怎么还没有出缺?”施世纶在北京读书的,自然识得路,听说众人要去天桥逛着玩儿,就当起了导游,并对于中等人解说起了天桥的一些历史。天桥的桥是什么年代建的已经不可考,据说在元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是一座南北走向的汉白玉石桥,在正阳门与永定门之间,是自南方进入北京的必经之路,修建了天桥之后更加繁华,这才逐渐出现了自发的市场。明代中后期由于外城的修建,天桥地区成为北京城市区域的一部分;顺治年间,清廷颁布迁汉令,要求所有居住于内城的汉族民众迁往外城居住,使得天桥的市场进一步的发展了起来。

“呵呵,这个问题在下也去吏部问过好多次了,可是,吏部的郎官们也没有给在下答案,每次都只是说回去等,结果,一等几个月都没有消息,就这样,一年多就过去了……”一路上,施世纶看到自己稍稍露出了对朝廷一些政策的不满,几个“满族贵胄”却并不放在心上,反而还稍稍有所附和,神色之间也很自然,觉得这几个人属于可交之辈,所以,渐渐放开了,话也说得随便了起来。

“施兄弟难道你没有打出你的身份来?你可是候爷公子,那些吏部的家伙敢不卖你的帐?”于中见施世纶有些落寞,忍不住问道。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