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曾国藩怎么读 > 第44部分(第1页)

第44部分(第1页)

〃是的,今夜我在船上为小姑画梅,就画她站在岸上,伸开双臂迎接我。不一会,宣纸上出现一幅极美的画面:水边,一株枝干秀逸的梅树斜倚在草坪上,两支长长的枝条向水面伸去,水面上漂浮着一只小小的乌篷船。

为庆贺武昌的克复,也为祝愿田家镇的胜利,彭玉麟破例调了一点丹砂,给那几朵绽开的梅花点了红。彭玉麟拿起画自我欣赏,对画的构思颇为满意。

〃雪琴,你又在画梅花了。〃彭玉麟回头一看,曾国藩笑容可掬地站在身后。

〃哦,是涤丈,快请坐。〃

曾国藩在彭玉麟的对面坐下,说:〃我和你一起欣赏了很久,你竟然一点不知,真有祖暅不闻雷响的功夫。〃

彭玉麟给曾国藩泡了一杯龙井茶,双手递过来,说:〃玉麟画技粗疏,不堪入涤丈法眼。〃

〃雪琴,我常听人说你最喜画梅,素日无暇求睹,今日见这幅水畔梅花图,真使我耳目一新。〃

〃涤丈夸奖了。玉麟从未拜过师,无事画画,以娱自己眼目而已,实在登不了大雅之堂。〃

曾国藩说:〃丹青之艺,原是慧心灵性的表露,不在乎从师不从师。唐人张璪说得好,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造化所生的千姿百态的梅花,便是最好的老师。〃

彭玉麟平日只知曾国藩经史诗文最好,听了这两句话后,方知他对绘画亦有研究,心中甚为折服,忙说:〃涤丈所论,最为精辟。玉麟这些年也着实观赏过成千上万朵梅花,只是心性不灵,到底所画的都只是俗品,今后还求涤丈多加指点。〃

曾国藩摇摇头说:〃我平生最是拙于画,简直不能开笔。那年在翰苑,曾有幸一睹大内所藏王冕画的墨梅图,真是大饱眼福。〃

〃王冕的墨梅图果然还存在世上,日后若有机会看一眼,死都瞑目了。〃

〃那墨梅图上还题着王冕自书的一首绝句:道是:我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从来说画品出自人品,王冕蔑视轩冕、高蹈远俗的雅洁品格,使得所画梅花进入神品,这固然不错。但世人都没有注意到,王冕的那种雅洁品格,也是长年受梅花薰陶的结果。〃

彭玉麟说:〃涤丈所言甚是。人爱梅花,梅花也薰染人,人和花就渐渐地合一了。〃

〃雪琴常画梅,定然胸襟高洁,非我辈所能比。〃

〃非是胸襟高洁,画梅乃另有所托。〃彭玉麟话一出口,便有点后悔。

曾国藩一进船舱,便看见摆在木箱上的麒麟梅花图,听了彭玉麟的这句话后,心里明白了几分。他指着麒麟梅花图说:〃雪琴,不想你还藏着一件精致的绣品。麒麟梅花,真有意思。你刚才说画梅另有所托,是不是玉麒麟在想红梅花呢?〃

彭玉麟不好意思地脸红了。曾国藩以一个兄长的口吻对彭玉麟说:〃雪琴,你不要怪我唐突,你今年已过三十八岁了,尚不成家,莫非心中一直在恋着一个不可得到的人,画梅就如同当年李义山写无题诗?〃

彭玉麟很佩服曾国藩对世事人情观察得这样细微精到,真可谓一眼看穿。与曾国藩相处近一年了,无论是人品,还是才学,彭玉麟对曾国藩佩服得五体投地。既然已被看出,彭玉麟也不想再隐瞒,便把压在胸中一二十年来的那桩既有欢悦,但更多哀怨的往事,第一次一五一十地告诉眼前这位一向视为师长、引为知己的湘勇统帅。

曾国藩听完彭玉麟这段肺腑之语,心中十分激动。他本是一个于情感上极为丰富细腻的人,在这个江水拍打战船的秋夜,彭玉麟的往事重重撩拨了他的心。去年在衡州一见玉麟,便如同见到故交。几个月来,他对彭玉麟治理水师的才能、勇敢果决的性格和不居功不自夸的品德十分欣赏,多次在心里称赞玉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今夜,听玉麟深情的叙述,他对玉麟更加爱慕。如此深情的男子,今世能有几人!这样心性专一的人,一定是忠心耿耿的贤臣良友。曾国藩说:〃梅小姑在天之灵,会永远感激你的。但小姑既已仙逝,你也不必再痴情为她一世鳏居。还是我去年跟你说的那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一个女子而使自己绝后,也毕竟不是大丈夫之所为。夜已深了,你这就安歇吧。明天早点开船,午后可以到黄州,我和你去悄悄地游一番东坡赤壁如何?〃

第二天天未亮,十营水师便启碇开船,申正时分到了黄州。一个月前,黄州还是陈玉成驻扎的地方,武昌失守后,陈玉成退到蕲州。黄州知府许赓藻今天一上午就率领一班文武,在江边恭候。曾国藩站在船头,向江岸拱拱手,算是领情了。

船一刻未停,直向下游驶去。船过黄州十里外,彭玉麟就下令停船。郭嵩焘、刘蓉等人都游过黄州赤壁,懒得再上岸。曾国藩吩咐郭、刘不要告诉任何人,说罢和彭玉麟换上便服,带着王荆七一道离船登岸。

这黄州赤壁,本不是当年周瑜火烧曹操之处,只因苏东坡那年谪居黄州任团练副使,夜泛赤壁,写下前后《赤壁赋》和那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后,遂使得这个黄州赤壁,比嘉鱼那个真正的〃三国周郎赤壁〃还要出名得多。历代文人迁客路过黄州时,莫不到这里盘桓流连。前年曾国藩奔丧时路过此地,当然无心游赤壁。这次即使是大战在即,也不能不去游一下。三人登岸,沿江边走了两里多路,便看到前面一座石山矗立,靠江的那边,如同被一把大斧劈过一样,现出一块高十余丈、宽七八丈的大石壁。

曾国藩和彭玉麟估计这就是黄州赤壁了,兴冲冲地向前走去。

快到石壁边,果然见岩石赭红,竟是名符其实的赤壁。赤壁边有一条人工开凿的石磴。三人拾级而上,来到赤壁顶上。曾国藩站在山顶,看眼底下正是〃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江风吹来,颇有点飘飘欲仙的味道。山上有一座苏仙观,观里有一尊东坡泥塑像。那像塑得呆板臃肿,全无一点苏仙的风骨,倒是四壁青石上刻的《前赤壁赋》,笔迹飘逸潇洒,值得一看。观里的道士极言这是按苏东坡的手迹刻的,曾国藩和彭玉麟看后微微一笑。

曾国藩对玉麟说:〃今日游赤壁,我倒想起东坡谪居黄州时所写的一首猪肉诗,道是: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玉麟笑着说:〃看来烧东坡肉的诀窍在火候了。素日吃别人家做的东坡肉,名虽美,味都不佳,原来是没有读过这首诗,不懂得慢着火,少着水的奥妙。〃

曾国藩也笑着说:〃除火候掌握不好外,还有肉不好。东坡肉硬要用黄州的猪肉才烧得好,如同杏花村的酒,只有用当地的水才行。可惜我们这次没有口福了。〃

玉麟说:〃东坡是天才,诗文字画,自是当时之冠。不过天才也有小失,他的那篇《石钟山记》,说石钟山是因水击石窍,涵澹澎湃,类似钟声,其实不然。〃

〃足下何以知其不然?〃

〃我幼读东坡此文,便觉可疑。水击石窍,岂独彭蠡之石钟山?吾家乡多见之。那年我路过湖口,特地去看了一下,才解开这个疑点。原来此山之名,井非拟声而得,实乃以形而得。那座山,远远地看去,恰如一座石刻的大钟。〃

〃雪琴,你可以写一篇辨石钟山的文章,跟东坡唱一唱对台戏。〃曾国藩笑道。

〃平定发逆后,我是要把这件事记下来,那时再求涤丈给我修改。〃二人都一齐笑起来。正说得高兴,前面走来一人,对着曾国藩深深一鞠躬,说:〃侍郎大人别来无慈。〃

曾国藩被弄得莫名其妙,那人抬起头来,荆七惊奇地叫道:〃你不就是杨相公吗?怎么到这里来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