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西安春节不限行 > 第九天23号(第1页)

第九天23号(第1页)

我们在号早晨退房,下楼后不久导游就来电话说已经在路边等我们了。上车以后再回到原来酒店去接其他人。

原以为我俩也会回到这个酒店,不料后来的情况发展出乎意料之外。

导游个子不高,据她自己说是个住在西安城里的本地人,司机则住在城南,听口音和西安本地人略有些差异。

这是个小团,有来京城、山东、东北的五个家庭个人组成。

山东的两位妈妈各带个男孩,东北夫妇俩则带一对姐弟;

还有一对儿不像夫妻倒像恋人,男的上车就一直叽咕要带女的去华山,女的似乎对此并不感冒,我俩对视一眼暗地起个代号,就叫他们“登山的”;再就是我和芳了。

成团第一天,目的地是法门寺。路上听导游介绍,才知道如今的法门寺是新、旧两个寺!咦,这是什么情况?

原来舍利是在旧寺遗址上发现的,然后因为这个发现有人捐款给舍利盖宏伟壮大的新家。

而这个新家没法在旧址的文物层上破土动工,最后就向西北方几百米外定下了新址,形成两寺分离的情况。

文物归旧寺,并且特意建了陈列室,僧堂也得以修缮和扩大。

舍利子却归新寺,反正大家都是密宗,何必计较这些?

所以一般导游都是带着大家先到旧寺参观古迹、拜访文明之璀璨,然后再去瞻仰真身舍利子,那才是有心礼佛的游客最关心的大事!

旧寺最主要的建筑就是这座修复后的塔,但除去一层仍用明代砖,其它各层都是现代材质复建的。

我们去的不巧,因节日原因地宫未开放,遗留在这里的三颗舍利子未能参观到。

不过从导游(本寺导游)讲解中得知里面其实空间很狭小,当年皇帝都得匍匐而入,想来即便参观也只能看一眼便走,根本没机会做更多停留的。

不过这里面留存的三枚其实都是其它材质、来源的“舍利子”,也称“影骨舍利”,真正的那枚还是被移入新寺的才对。

其实很多高僧在多年修行之后,火化余留中都会出现舍利子,世上所传也绝大多数属于这类。

但能被鉴定为佛骨真身舍利,至少年代上应该是极靠近释祖去世年代的。又经历乱局、战火,遗存至今才可足见其珍贵。

从这个意义上讲,重建新寺及现代化的地宫,有利于舍利子的保护。

我不敢称信徒,仅从文物与对古代贤者的尊敬立场上来看,这倒也是件好事。

从民国时期的照片上看,寺东半部已经残破得与贫民居无异。

现在那里修了房屋净舍和花园供僧侣们静修,明显和尚比房贷狗们过得无忧无虑多了!

盛世修佛,乱世灭佛。佛道这行虽然做为宗教有其一定教化世人的作用,但寺院里吸纳的劳动力过多,僧侣对世俗生活影响过大,反过来对统治有所不利。

这就是北魏、北周、唐末灭佛的原因。如今虽然宗教政策相对宽松,但度化僧侣、道士的标准比较高,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宗教的无序、过度发展。

顺便说下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西汉哀帝时记载,东汉明帝年间(初始记载年后)有天竺(印)僧来华,洛阳开始建白马寺译经。

公元年河北(冀州)南宫市普彤塔建成(中国最早的佛塔),比白马寺早一年。

说明此前应已有佛教传入,只是刚引起统治者注意,距离佛教的出现已七百年。

这时的佛教已拥有自己的教义、发展和传播体系,汉唐时期是本土密宗形成到发展的时期,唐初显宗开始出现,显宗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禅宗。

密宗规制完善,体系健全,有完整的传播体系,讲究师徒相授,无师不可悟道,重视

仪式感和法器的使用。

但宗教搞得高大上了,产生两个问题:传播不易且受师道、场地、器具等条件限制,同时这种高大上也和统治者权威发生冲突。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