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重生古代的日常生活 > 第17部分(第1页)

第17部分(第1页)

推广。”拍打了一下扇子:“记住,尽量不要用耕地,用薄碱地种植。”如果在成功,就可以向全国推广,特别是林子墨提出的绿肥肥地法,一般的土地,都能增产不少。

清水县当然答应,这种好事上哪找去:“是,下官当尽心竭力办好此事。”转头看向林怀德父子:“林怀德家当作为我县的典范,我当向上峰呈报。”

当下,一车车的红薯被运走,天渐渐黑下来。欧阳少华本来想叫靖王爷回欧阳府居住,谁知道靖王爷非得到林子墨家去:“我就宿于林家吧,天生野趣也不错。”林子墨心里嘟囔:你不错,我们有错,累一整天,还给侍候你。”

事实证明,林子墨错了,欧阳家火速派来十多个个厨子,拉来一大车的材料,靖王爷住在了前院,并不打搅林家人,除了几十个亲兵,其余人分散住在了村民家中,而且,靖王爷不小气,每家村民获得不少银子赏赐,个个欢喜。

林家人除了出入有些不便,吃喝跟着丰盛了不少。虽然累了一天,林子浩俩人照样雷打不动地学习,举人考试就在明年秋天,半点马虎不得,林子墨无奈相陪。

将近晚上快子时,也就是晚上十点多钟,几个书童端来夜宵梗米红枣粥,三人喝了准备休息。小树悄悄禀告:“听说靖王爷一直在处理公务,先在还没休息,我还以为当王爷就是吃喝玩乐哪!”林子墨笑道:“当然也有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王爷,看来这个靖王爷真心为百姓办事,还不错。”

林子浩和林子翰郑重点头:“我们当以王爷为榜样,如能当个一官半职,尽心为百姓办事。”林子墨撇嘴,尽心办事是行,但是得悠着来不是?

林家几兄弟崇拜的靖王爷正紧锁眉头,看皇兄传来的信息。他名朱睿,字昊天,与当今皇帝是差了十几岁的一奶同胞,助着皇兄顺利登上王位,其中颇有波折。虽然是自己的同胞兄长,封了自己为亲王王位,但该忌讳的还得忌讳,自家的兄长哪怕一直相信自己,但是以后继位的皇侄可没准,底调地生活是长命的保证。

皇兄再三请他帮忙,没办法,领了暗地帮助的条件,收集国内外一切情报,顺带为皇兄的内库扩充。而面前的这份信息,是关于军队内残疾士兵的安置。

大汉每年差不多都有或大或小的战争,残疾士兵越来越多,成为国家最大的负担。残疾的不见到是一个人,还有他背后的家庭,最近几年国库连基本安置费都拿不出来了,前两年因此还发生了一起小规模哗变,虽然镇压了,但是再不好好解决,后续士兵将不再真心为国家出力,那将是大汉最大的祸事。

服侍靖王爷的书童们这次跟出来四个,安乐、安全、安义、安心,其中安乐也端来了厨房里熬的梗米红枣粥,轻轻放到靖王爷面前,笑道:“爷还是歇会吧,累了一天了,尝尝这梗米粥,虽然没咱府里的米精细,但还有点味道。”

☆、第42章

靖王爷这几个书童,都是他老娘皇太后精心挑选的,不但长得个个精神,能说会道,还粗通武艺,连名字都寄托了一个娘对常出门的儿子的牵念。

用手揉揉眉心,朱睿也知道这事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接过梗米粥喝了口,点点头:“不错,比起精细的做法,这种粗熬的粥口感也不错。”顿了顿说道:“这个林家真是来对了,爷没想到能在这家挖出这么些东西,不说别的,光是成功种出红薯就当立一大功。”

安全笑着拍马屁:“林家还是仰仗王爷,如果爷不为他家做主,功劳到不了他家不算,怕是连性命都堪忧。”朱睿笑道:“别人家也许会,林家有欧阳老爷子撑腰,还不至于,林家的生意,连爷都沾了大光,这一冬一春光红薯粉条就进帐不少吧?何况还有救?”

管理账目的是安心,忙道:“是啊!粉条纯利两万多两,酒先在已经进账一万多两,这才刚刚开始哪。”朱睿点点头:“这林家可以说是我们的福星,不,应该说林家的小儿子,好像叫林子墨的吧?这个孩子不一般,看样子,林家一切变化均来自他。”摸摸下巴:“嗯,很神秘,有意思。”

靖王爷住了两天后走了。林子墨一家立马轻松了不少。天气渐渐热上来,清水县各村的村民天天络绎不绝来取经怎么种红薯。一个两个………渐渐加上佃农们顾不过来,大大耽误了自家地里的活计。

林子墨休沐回来看也不是办法,就建议,每个村自己挑选出十个积年老农来学习,学会后再回去交给本村村民,如此,才渐渐腾出手来。

一晃一个多月没下雨了,移种的红薯苗和各种庄稼全部打蔫。平原地区地面水稀少,除了老天爷赏脸下雨外,就是稀稀落落的几口土井,靠着人挑肩扛地把水运到地里,但是偌大的田地,简直是杯水车薪的代表。

林子墨也很头疼,家里千亩来地,指着秋后收成,而且和靖王爷打了保票,如果失败,后果很难想象。土井很好打,有钱就可以请到人,可是怎么把水轻松地弄上来,是个技术活。

仔细地回忆了一下,以前农村里流行的手动压水井,林子墨曾经去过一个农家乐玩过,而且亲自动手实验,把压井口的活塞松下一点,灌上水,来回上下的按压,一会就会利用压力,把井水压上来。曾经因为好奇,回来也百度了一下,发现原理就是利用杠杆压力增大,把水抽上来,虽然还是累,可比人力挑水强多了!能源源不断地顺着沟渠流向要浇灌的地方。

拿了张纸,毛笔用着太费劲,从自家养的鹅身上拔了根鹅毛,沾着墨水画了不少张图,林子浩和林子翰对于林子墨说的压水井一窍不通,但是也知道以后就是当了官员,也必须精通农事,而农事关联着治理的一地百姓的生活。所以,没事也跟着老爹和弟弟一起学习,期望多懂一些。

俩人对这个鹅毛笔比较有兴趣,跟着一起画,画来画去,反而给了林子墨不少启发。费了一天半夜,终于有个大概图形。压水井头是纯铁的,下边的管道也只能是纯铁的,这里没地方弄塑料管,增加了不少成本。这时候的铁可是很贵的,可与粮食比起来,再贵也得安。

林怀德急的嘴上都起了泡,听儿子一说,马上找到上次的那个铁匠,花了一天多时间,就打造成功。林子墨仔细看看,还行,接缝都比较精细,不用担心漏水,就是活塞想了半天办法,最后还是铁匠说,没有林子墨说的橡胶皮子,可以用兽皮代替,最后把两层猪皮缝制好,也马马虎虎可以了。

等在村外的土井里压出清亮的水时,跟来看热闹的村民都欢呼起来。源源不绝的水流向地里,可比挑水省事多了,而且还快速。

紧急制作出几架压水井,林家农庄里终于缓解了旱情。还没等林家喘口气,族长和几个族老找上了门。族长抽着长烟袋,很不好意思:“怀德啊,本来你家为村里免费按了一台压水井,不该再来麻烦你,可是一台水井根本不够用,而且村子另外几边的地够不到。”说到这里,族长不好意思地磕磕烟灰:“族里商量了一下,能不能和铁匠说说,便宜些给我们装几口压水井。”

没办法,装一口压水井大概十几两银子,装上个十口八口的,再加上打井费用,村里都快负担不起了,只好老起面皮来找怀德家,看能不能少些费用。

林怀德也咂嘴:“族长啊,不是我不管,实在是别说便宜些,贵些都够呛了,做管道的铁不好弄啊。”铁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大量出产,属于军管品,流入民间的也就是够打制农具,压水井全体都用生铁铸就,耗费的大量生铁,没地方弄啊!

林子墨也上愁,不过,林家村还是能顾上:“爹,村子里的井咱家出钱给打了吧,再慢些,赶不上季节了。”一二百两银子在林家如今不算什么,但在普通百姓家还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既然送了村里一口井,那么全送了吧,留个好人缘。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