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吕不韦进献嫪毐 > 第17部分(第1页)

第17部分(第1页)

如果嬴政是个性格温和、生性孝顺的人,或许吕不韦还能避免厄运。可惜,嬴政偏偏是个残暴成性的人。

即使是对他的生身母亲、将他辛辛苦苦养育到8岁的赵姬,嬴政也曾毫不留情地予以囚禁,并且将自己同母异父的两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弟弟装到布袋里活活打死,又何况从小没有给嬴政一点父爱的吕不韦呢!

嬴政逼死吕不韦之后不久,一个魏国大梁的著名军事家来到了秦国,后人叫他尉缭。相传著名兵书《尉缭子》就是他的著作。

尉缭与李斯、韩非等人一样,来到秦国,本来是想借助秦国之强以图建功立业的。但尉缭与嬴政晤谈之后,却决定离开秦国。

为什么呢?

这倒并非嬴政不重视尉缭这个人才。事实上,嬴政会见尉缭时相当客气,“见尉缭亢礼,衣服饮食与缭同。”即说嬴政会见尉缭时,是以平等的身份与之会谈的。

而且,尉缭的谈话也颇对嬴政的心思。尉缭说:“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愍王之所以亡也。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

意思是,对于强大的秦国来说,诸侯就像是秦国的郡县。但是,如果诸侯们联合起来,对秦国就很不利了。晋国的智伯、吴王夫差、齐愍王就是因为对手们联合起来才被消灭的。希望秦王不要爱惜财物,要舍得送财物给六国的权臣们,以打乱他们的计划。不过破费三十万金,就可以将诸侯们一一收拾掉。

尉缭出了个对六国实行离间之计的主意,嬴政非常满意。以后在灭掉六国的战争中,嬴政就曾多次使用离间计。

如在灭赵国时,为了除掉赵国的名将李牧,秦将王翦先贿赂赵国的权臣郭开,将郭开收买住之后,再扬言李牧私下与秦国讲和,欲与秦国共同灭赵,秦国答应事成之后封李牧为代王。郭开遂将此事禀报赵王迁,赵王迁信以为真,乃遣使持兵符召李牧回朝问罪,并拜正在李牧军中的赵葱为将,以代李牧之职。李牧得知是郭开陷害,自忖回朝后凶多吉少,乃欲奔逃至魏,结果被赵葱派兵捕获斩首。赵王迁自毁长城后,王翦立即率秦军大举进攻,一举击溃赵军,包围赵都邯郸。赵王迁一筹莫展,只好投降,赵国遂亡。

据说赵国亡后,郭开因助秦灭赵有功,被嬴政封为上卿。赵迁这才如梦初醒,叹道:“使李牧在此,秦人岂得食吾邯郸之粟耶?”然而悔之晚矣。好在此时秦王为了鼓励别的国家向赵王的投降行动学习,饶了赵迁一命,将他迁到房陵的石室中软禁起来。赵迁在这里作了一首字字血泪的《山水之讴》:

房山为宫兮,泪水为浆;

不为调琴奏瑟兮,惟闻流水之汤汤;

水之无情兮,犹能自至于汉江;

嗟余万乘之主兮,徒梦怀乎故乡;

夫谁使余及此兮,乃谗言之孔张;

良臣淹没兮,社稷沦亡。

余听不聪兮,敢怨秦王?

当然,此诗只不过是小说家言,未必真的就是赵迁所作。

秦王对于尉缭献的离间六国君臣之计是非常赞赏的,对尉缭也很赏识,准备重用尉缭。谁知尉缭却对秦王嬴政很失望,以至于想立即离开秦国。

尉缭大概会相面。嬴政给尉缭的印象很不好。

在与嬴政会谈后,尉缭回到住所,对人说:“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史记·秦始皇本纪》)

尉缭之言,可能是有史可稽的唯一对秦始皇长相的细致描述。所谓“蜂准”,据《史记正义》的解释,就是高鼻梁;“长目”,即长长的眼睛。高高的鼻子,长长的眼睛——单就嬴政的鼻子和眼睛来看,嬴政应该算是个美男子了。

嬴政五官中,尉缭只描述了眼睛和鼻子,然后说嬴政长着“挚鸟膺”。“挚鸟”指鹰鹫之类的鸟,“膺”即胸,所谓“挚鸟膺”,即说嬴政的胸像鹰的胸。鸟禽类的胸都是凸起的。用今天的话说,嬴政长着一副“鸡胸脯”。

接下来,尉缭形容嬴政说话的声音是很恐怖的:“豺声。”即说嬴政说话的声音像豺狼嚎叫。

由嬴政的长相和发声,尉缭进一步分析出嬴政的性格是“少恩而虎狼心”。“少恩”,即刻薄寡恩、忘恩负义。尉缭认为,嬴政的性格是虎狼之性,是个凶狠残暴的人。

这种人,在不得志或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可能会表现得平易近人,甚至可能甘心屈居人下;而一旦得志,“亦轻食人”,即随便杀人,就如虎狼食人那样视为理所当然。

与这样的人共事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尉缭说:“我现在只是个老百姓,他会见我时却肯平等地对待我,还时时表现得很谦逊;而一旦他统一天下的志向实现后,他会把天下之人都视作他的俘虏和奴隶。对这种虎狼之人,不可与之长期相处。”

于是,尉缭便想离开秦国。嬴政得知尉缭想走,极力劝阻,封尉缭为秦国尉,希望尉缭留在秦国帮助他统一天下。

尉缭此时走已走不成,逃也逃不掉,只好留了下来。

不过,尉缭虽然留在了秦国,却从此不知所终。司马迁只用了一句话,便结束了对尉缭的叙述:“卒用其计策,而李斯用事。”

也就是说,尉缭计策虽然被采纳,但尉缭其人并没有被嬴政重用,嬴政重用的是李斯。

也许,由于尉缭深知嬴政的为人,所以才韬光养晦,以图苟全性命。

可惜吕不韦没有像尉缭那样由表及里地看透嬴政的为人,还一直做着辅佐儿子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的春秋大梦。殊不知,敌国尚存,他自己便先被消灭了。

十一

如果当初吕不韦不思经国安心经商的话,以其聪明的商业头脑和灵活的手段,他完全可以成为富可敌国的巨贾,完全可以像战国末期的卓氏、孔氏以及被秦始皇封赏过的乌氏倮和被秦始皇表彰过的巴寡妇清那样,过着奢华富裕的生活,更不至于落得个饮鸩而死的可悲下场。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