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学士两鬓已生白发,须眉略黄,面相的确看上去和善。
见到俞慎思,微微挑眉睁大眼睛,上下打量,像见到新奇事物,笑道:“嗯?穿上官袍愈发英气俊俏了。”
这是认识他?
俞慎思却是第一次见皮学士,认真施礼。
皮学士满意地点头,面前少年远在安州时,名声就在翰林院传开,彼时是有盛以来最年少的解元。好嘛,现在成为大盛最年少的状元了,还是大三-元。
年少有才学,模样好身板好,知礼好性子,样样都占。
这样的人难得一见。
他与俞慎思浅聊片刻,例行地交代一番,便也不多耽搁,对白尧道:“你们早就老熟人了,便由你带着俞修撰熟悉熟悉,与他说说差事,御前侍奉搭班。”
“是。”
告辞出来,白尧带着俞慎思先熟悉了翰林院和御前办差诸事。
白尧带他四处转悠,看着信步闲走,却很有目的,因为总会“不经意”碰到想碰到的人。半日下来翰林院的诸位学士、侍读、侍讲全都碰了遍。
换句话说,半日下来俞慎思在翰林院的中高层领导面前全都刷了一遍脸,留了个印象。
相互言谈间,俞慎思才发现他印象中性情淡泊的白大人,在翰林院人缘竟这般好。可能和其白家几代翰林以及林家也有关系。
林家不在朝,但是朝野上下官员出自林山长门下不在少数,白尧不仅是林山长学生,更是林山长最看重的女婿。
随后白尧又给他介绍几位翰林院修撰和编修,以后要一起搭班到御前侍奉,提前熟悉。
其中两人亦是排云书院学子,陈修撰和刘编修。陈修撰陈璞,俞慎思曾在书院春秋两考的榜单上见过姓名。那会儿他是秀才,对方是举子,他抄对方文章学习过。和高晰是同一科春闱。
书院时未见过其人,今日倒是见到了。年近而立,瓜子脸儿,笑起来眼中好似有星光一样,特别亮,多了几分脉脉含情的意思。这样貌和眼神,再加才情,年少那会儿估计迷倒不少姑娘。
刘编修刘曙相仿年纪,模样普通,气质清冷刚正,看上去有些不太好相处。但往往这种人是最可放心相处。
俞慎思作揖施礼,“见过两位师兄。”他未以官职相称,拉近点关系,毕竟新手需要老员工帮忙的地方不少。
二人也回礼,称呼上呼应俞慎思,称呼“俞师弟”。
-
俞慎思如今只是修撰,即便御前办差,也就是记录和拟诏等笔墨差事,还不会参与朝政事务,除非陛下点名问。
眼下最要紧的就是要熟悉文书的一些格式、措辞、忌讳等,甚至是用词风格都要考虑是否是皇帝所喜。考上进士的官员对公文是没有不知的,只是具体操作和之前学习有些差别,熟悉起来也快,只是熟练不熟练的问题。
白尧当年一甲榜眼,是这么走过来的。如今是侍读学士,流程熟悉。
因为提前入翰林院,今科的榜眼、探花以及其他考入翰林院的二甲尖子们还没入职,倒也没让俞慎思着急去国史馆,毕竟他还要兼户部的差事。
已经够他忙了。
俞慎思此时无比羡慕休假未入职的同年们。
-
两日后俞慎思便到御前上岗,搭班的正是陈璞和刘曙,还有几位翰林院官员。
第一天当差,只负责誊写记录,相对简单些,俞慎思还是有些忐忑的。
这可不是在翰林院的署馆内,累了能偷会儿懒,起身活动下筋骨,喝口茶歇息和同僚侃两句。
两位师兄业务熟练,应对从容些,他还是有点生疏紧张。
御案上折子堆积如山,皇帝看了一会儿,眼睛疲累,便让白尧读折。
拿起来第一份折子是南安省总督秦耀先上的折子,此人接到旨意后便去了南安省,如今到了地方,上折子问安,奏明当地情况。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