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护山大阵口,又碰上张有胜值守。
只见其胸口带了躲白花,便问他所为何事。
“今日宗内正操办碾冰院方蝉的丧礼,宗内弟子都得沾点白。”
张有胜此番见他,不知为何,态度倒是好了很多。
只因上次常元宗查案之时,不二受了他的恩惠,后来专程来谢过。
此乃人世间常理,若想与人拉近关系,赐人恩惠未必有受人恩惠管用。
不二与他寒暄一番,便进了山内。
先回了苦舟院,却见院中空空荡荡,只剩李苒一个值守。
见了不二,便乖乖道了声师傅,又说众位师兄都去了碾冰院祭奠方蝉师姐。
不二稍作寻思,想自己虽然和这个方蝉没什么交情,但众位师兄弟既然去了,掌门似乎也颇为重视,不妨也去走一遭,露个面。
若是苦舟院的弟子都在祭奠簿上记了名字,只缺自己一个,万一宝慧院主记在心中,也不太好。
这便是不怕她不记你的好,只怕她记着你的坏。
如此想罢,便又转身去往碾冰院。
远远便听见庄严的哀乐,叫人心头沉甸甸的。
再往前走,才瞧见碾冰院在院外大了个临时的祭堂。
祭堂之外,是云隐宗千百名正式弟子。
祭堂之内,李青云和诸位院主到场,站在一侧。
宝慧正在祭堂中央,手执一柄木剑,半空中带着一道白芒比划着。
宝慧门下大弟子则在堂后主持仪式,面有哀色,郑重说着:
“发符。”
“安坛。”
“降神。”
……
“献供。”
“祭酒。”
“送神。”
……
随着一个个庄重仪式进行,哀悼的气氛愈加浓重。
其实,在道家的传统认知中,人生在世,肌体之累、声色之乐、利禄之欲、死亡之惧、仁义礼乐皆是苦累束缚。
故而,对于死亡,往往怀抱一种超然的乐死态度。
与儒家厚葬相比,道修更讲究薄葬,往往道门中死人,都送在山崖或海边葬了,很少有繁杂讲究。什么珠玉、文锦、车马陪葬通通不要,甚至连哭声也不要。
但在李青云接任掌门之后,为团结宗内弟子,聚拢人心,体现宗门关爱,让宗门成为门下弟子愿意为之努力奋斗所在,便渐渐将一些褒奖关爱礼仪提起,葬礼郑重便是其一。
尤其是为宗门做了重大贡献的弟子,其葬礼非但礼仪反复郑重,甚至掌门也会亲自出席。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