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的这一段,是关于一棵没用的树,最终躲避了砍伐,得以终享天年的故事,结语是“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
这个故事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就是说无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无用,方得快乐,方得自由,方为大用。
崔逞听懂了王徽之的言外之意,有些不满,看向王凝之。
不过王凝之只是一边饮酒,一边饶有兴趣地打量着众人,并没有要介入的意思。
于是崔逞回道:“子猷以为何为无用?”
王徽之抖抖手中的七宝麈尾,“委身于敌,却又顾影自怜,自觉生不逢时,明珠暗投,这不是无用,隐遁深山,不问世事变迁,不随机而动,才是真无用。”
这就是赤裸裸的打脸了,完全没有按正常的玄学理论来。
崔逞站起身,大笑道:“我以为前面那段不对,大敌当前,举家遁走,然后广置田产,纵情于山水之间,佯装看不到故园的惨状,才是假无用。”
“此言大谬,”
王徽之当即道:“天下兴衰有时,君子藏器于身,伺机而动,乃是正道。”
崔逞一脸冷笑,“兴衰一词,恐怕不足以解释南渡之事,此中自有因果,怎可颠而倒之。”
两人言辞趋于激烈,其他众人都没有插话。
这番言论也不是玄学讨论的范畴,而是单纯的互相攻击了。
王凝之终于拍拍手,笑道:“两位离题了,当罚酒,今日相聚,说好的只论学问。”
王徽之和崔逞齐齐拱手,回各自案上取一樽酒,一饮而尽。
一段小插曲过后,清谈终于转入正题。
关于无用之用,在清谈场上已经讨论得太多了。
对于当下的世家而言,这是一个完美的逃避现实的理由。
王徽之自小在会稽和建康耳濡目染,对于这一套太熟悉了。
乱世之中,无用是保全自身的一种方式。
世家或占据高位,或积蓄家财,但又不想有所作为,所以需要批判功利主义,这是无用论的土壤。
如此种种,都是老生常谈了,所以话题很快从无用之用转移到道家的“无为”
和儒家的“有为”
上面来。
这下进入范宁的表演时间,他一改平时的温吞,掷地有声道:“玄学一道,助长虚浮之风,取代儒雅之气,王弼、何晏等人摒弃经典,不遵礼法,用华丽的言辞掩盖事实,以繁杂的文辞迷惑世人,致使仁义沉沦,礼崩乐坏,中原沦丧。”
他这话一出,热闹讨论的现场顿时安静下来,因为范宁这是从根本上否定了玄学。
王徽之看向兄长,没有吱声,他不知道该站哪边了。
反倒是高泰出言支持范宁,“武子此言振聋发聩,我亦心有戚戚,玄学诞生至今,于国于民有何好处,但不少人却借此登上高位,岂不谬哉!”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