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城外的雪地上,尚可喜的牛皮军靴深深陷进积雪。他刚从前线赶回大营,铠甲都没卸下。传令兵呈上的军报在火把下泛着焦黄:
"青山关粮道被截!岳托部危险!命尔率本部天助军收回青山关
,速。"乃是皇太极亲书。
尚可喜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作为三顺王中最善战的智顺王,他比谁都明白这条军令的分量——皇太极正牵制在松山前线的宁远铁骑,此刻青山关的失守,可能让整个清军入关计划功亏一篑。
"传令!"尚可喜的声音像淬了冰,"天助军即刻集结,轻装疾行!"
帐外,五千精锐正在寒风中整装。尚可喜凝视着营帐外那面"天助军"大旗,突然想起三年前降清时,皇太极亲手将这面旗授予他的场景:
"智顺王,此旗随你征战,必得天助。"
天助军的铁甲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寒光。五千人马如一条钢铁长龙,在雪原上蜿蜒前行。尚可喜特意将行军速度控制在每日百五十里——这是雪地急行的极限。
"军师,斥候可有新消息?"尚可喜勒住战马,看向身旁的谋士。
回禀王爷,西面二十里外有明军斥候活动的痕迹,但兵力不详。"
尚可喜摩挲着腰间佩刀"七星龙渊",刀柄上镶嵌的七颗宝石在雪光中闪烁。他忽然下令:
“传令全军,夜进青山关”
张好古站在青山关城楼上,这位明朝松台巡抚、北五省水师督抚,此刻正面临着他军事生涯中最严峻的考验。
寒风呼啸着扑向青山关的城楼,将积雪卷成一道道白色的旋风。
张好古站在关堡的议事厅内,炉火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这位北五省水师督抚,此刻正用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上的地图——那里标注着几处被红笔圈出的粮道节点。他刚收到清军补给线的情报,却未察觉危险正从南北两处悄然逼近。
屋外,雪粒拍打着窗棂的声响掩盖了别的声音,而更令人不安的是,寒风吹着雪粒,发出细碎的碰撞声。张好古和黄祥等人交换着眼神,但谁都没注意到,督帅的手在微微颤抖,仿佛感应到了即将到来的杀机。
雪粒扑窗的余音尚未消散,议事厅厚重的木门突然被狂风撞开。雪粒如刀锋般割裂空气,裹挟着刺骨的寒气灌入室内。一个浑身结满冰霜的人飞快的进到屋内,大衣上还沾着未融化的雪片——正是二团团长袁飞。
他扑打身上雪时时,带起的雪雾在火盆上方蒸腾成白烟:督帅,北面。。。清军大队。。。近万铁骑。。。分明是在外面急跑回来的
,气都喘不匀。
众人纷纷纷向前靠拢,却见袁飞用粗糙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两道交错的箭头:镶红旗。。。南面。。。也。。。也有大几千清兵,北面离城堡三十里地,南面离城堡二十多里地。”这说完话的袁飞大口的喘着气。
议事厅陷入死寂,只有风雪拍打窗棂的声响,像极了远处正在逼近的铁蹄声。
张好古的指尖摸着脸上的胡茬,地图上代表粮道的红墨在眼前慢慢变粗,像极了血渍。
两处清军。。。张好古的声音比窗外的风雪更冷,他抓起仍在燃烧的密信残片,火星在昏暗的室内划出转瞬即逝的弧线。
镶红旗的狼头纹样在火光中扭曲变形,让他想起三年前在蓟州被这支骑兵突袭的惨败。此刻,他仿佛听见北面万马奔腾的闷响与南面镶红旗特有的马铃声,两种截然不同的杀意正从不同方向撕扯着青山关的夜空。
督帅,当务之急是。。。最年长的成均话音未落,张好古已经斩钉截铁地抽出马刀:传令!炮营营上城头,护国军准备手雷火铳!他指尖指向地图上关隘位置,突然冷笑:清军倒是会挑时候。
这句话让议事厅瞬间炸开锅——谁都明白,那位智顺王最擅长的就是从不可能的角度发起致命一击。
窗外,风雪中隐约传来号角声。张好古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看见自己的影子在墙上分裂成两个对峙的剪影,就像即将压向青山关的两支清军铁骑。
当最后一片密信灰烬飘落时,他忽然想起袁飞之前划出的箭头,那两道交叉的轨迹,分明是清军最经典的两面围杀阵型。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