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晋庭汉裔TXT > 第七十三章 进军温县(第1页)

第七十三章 进军温县(第1页)

五月丙子,二十万河北义军正式开进河内郡。

由于考虑到洛阳内还有数万精锐禁军,又占据有邙山险要,想要攻克,恐怕并不容易。因此,联军并没有冒然进军渡河,而是先整顿军势,将大本营设置在河内郡郡治野王县。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在吃过第一次黄桥之战的亏后,在查明敌情前,征北军司至少不会再盲目渡河了。

同样,考虑到第二次汲县之中,义军各部发挥的不同作用,此次作战的部署也有了变化。在司马乂的请求下,常山军当仁不让,成功获得了先锋的位置。而原本作为先锋的征北军司,此时反倒成为了后继。这相当于把立功的机会让给了常山军,但同时也是对常山军武功能力的认可。

而刘羡拿到任命后,理所当然地将军队开进温县。他打算以此为起点,开始对洛阳的攻略。

这一举动,当即在京畿内引起轩然大波。

从地理上看,温县距离黄河不到三十里,离河桥不到五十里,距离洛阳,更是不到一百里。这个距离,大军不须半日即可渡河,如果没有战斗,大军早上出发,晚上就能抵达洛阳。这样的军事压力,洛阳上一次遇到,恐怕要追寻到官渡之战时期了。

而从政治上看,温县乃是司马氏的祖籍所在。自从楚汉时其祖司马卬被封为殷王,司马氏就在此定居,至今已经有五百多年了,一路传承至今,兴旺发达,终成天家。因此,温县也可以说是司马氏的龙兴之地。每年都会有许多宗王前来温县拜祭祖坟,视其为天命所在。

如今义军占领了温县后,常山王司马乂公然在温县祭祖,其背后的政治含义不言而喻:司马伦失去了祖宗的庇佑,大义已经彻底站在了义军一方。

一时间,河内各士族纷纷前来与义军输诚,作为京畿三河(河南、河内、河东)之一,其中不乏有山简(山涛之子)、向应(向雄之子)等名流。大家率仆携众,车载牛拉,其景象怎一个殷勤能够形容?

不过可惜的是,孙秀似乎在洛阳实行了戒严,早早就隔绝了外界与洛阳的交通,使得这样大的大事,居然没有传入洛阳城内。

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些小插曲。刘羡率军初入温县后不久,有一户姓胡的人家,听说老温县令李密的儿子李盛在军中,便上门求见。

他们自称是一家普通的农户,没有多少钱。但早年李密担任温县令的时候,他们家孩子生了疮病,浑身长满了水痘,却没钱医治,是李密巡乡时得知此事,自己掏钱请医疗,帮孩子看好了病。如今孩子健康长大,他们无以为报,便送来一筐鸡蛋,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心意。

后面又陆陆续续来了一些人,都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但他们有一点相同,就是都自称受过老县令恩情,虽说理由千奇百怪,要么是平反冤狱、要么是免费借粮、要么是替人还贷,这些久远的往事都记在他们心中,使得他们竭尽所能,向恩公的孩子,回馈送一些他们费力筹措的礼物。

这些实在值不了多少钱,可李盛不敢不珍视,都郑重其事地收下后,并与对方道谢。

这件小事,也使得刘羡想起了老师李密的教诲,他教导自己一定要学会等待和忍耐,等到花开月明的那天。现在看来,这一天虽然还不是触手可及,但已经是进入眼界了。

当然,孙秀当然除了隔绝消息外,也没有坐以待毙。在常山军入驻温县的第三日,他竟派出一个堪称豪华的使团,渡河前来说和。使者成员分别是东安王司马繇、侍中嵇绍、河南尹乐广、吏部尚书刘颂,每一人都是士林中久有名望的贤士。

当使团抵达温县后,司马乂不敢拒绝,毕竟来者的政治能量都堪称惊人,也不敢贸然与之接洽,以免损伤义军团结。这么想着,他便暂时避而不见,只让上官巳等人接待,同时火速去野王通知司马颖,等他们也派出负责的使者后,再开始与赵王的谈判。

次日,司马颖果然派出他的两位长史,也就是卢志与郑琰,抵达温县。在谈判开始前,他们先和司马乂与刘羡进行了一个简短的通气,确定了这次谈判的底线和原则后,方才正式开始这次谈判。

谈判进行于温县的县衙府院的一座小亭内,使团四人坐于西面,义军四人坐于东面。

刘羡坐在义军一席的最右边,他落座后,先是打量出使的这几位使者。老实说,这四位老人刘羡都见过,其中嵇绍、乐广、刘颂,更是刘羡的熟人。嵇绍和乐广推荐自己入仕,刘颂是司马玮的王傅,都算是自己的老师。只是万万没想到,他们居然会担任赵王的说客。

事实上,谈判一开始,司马乂便以此发难,斥责道:“诸公既食晋禄,当持忠节,何为此篡逆之辈发声?是欲败我家业乎?”

但其余几人都是长者,见惯了大风浪,如乐广、刘颂,更是经历了高平陵之变、见证过魏晋禅代的人,他们不会被这种言语吓倒。

乐广看了司马乂一眼,徐徐道:“抱歉,殿下,这是天家的家事,我们身为臣子,恐怕不好置评。”

这言一出,顿将司马乂的话语堵了回去,事实确实如此,不管孙秀在京师有多么权势滔天,在皇位上坐着的毕竟是赵王司马伦。臣子不便对天家的家事品头论足,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且当年齐王党争到高潮时,司马炎打压齐王党,强行发配齐王就藩,拒绝改立太子,也正是说的这句话,这是世人皆知的。

司马乂是个急性子,但也是个孝子,他想反驳,又不知如何维护父亲的颜面,一时间气得面目涨红。

卢志轻咳了一声,接过话头道:“彦辅公既然如此说,那还有什么好谈的呢?我河北义军有二十万在此,杀贼如举火蓬草,弹指飞灰。除去原赵王府党羽外,我们一概不予追究,您又何必蹚这趟浑水呢?”

这说到了乐广的伤心事,继而低头不语。他的二女儿便是司马颖的妻子,如今的成都王妃。按理来说,他是不应该参与此事的。可他五个儿子都在洛阳,性命既然在人家手上,因此实在不敢违背孙秀的命令。

倒是一旁的刘颂勉力坐了起来,对卢志回话说:“年轻人,不要太气盛,我们来这谈和,当然也是有自己的理由,你们听一听我们过来人的话,总是吃不了亏的,咳咳咳……”

刘颂此时显然身患重疾,仅仅是说了一会儿话,就忍不住连连咳嗽,一只手按在胸口不断地搓揉着,咳得狠了,身体也禁不住摇摇欲坠。刘羡见状,心中颇有些担忧,连忙过去扶住刘颂,又喊人来给他送来一张可以依靠的几子。

刘颂缓过来后,见刘羡就在身边,露出了些许欣慰神色,低声对他道:“我年岁已大,这点毛病,不碍事的,你先坐回去吧。”

等刘羡回去后,他才又对卢志等人道:“赵王登基,确实是不合常理,有愧德性。可其党羽做事,到底还局限在洛阳之内,不损地方大局。”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