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年5月15日,洛阳城,南宫
我把鬻爵计划和军区建设两件大事安排好之后,就专心研究起了东汉的律法,结果是越看越头疼。
鬻爵计划中的各种特权,如果没有律法的支持,是很难实现的,只有让爵位者感觉到优越性,才能推行鬻爵计划。
例如骑马权,违者应该怎么处理?
土地权,私占怎么处理?地契,私造怎么处理?
如果仅靠皇帝的圣旨,那只会让律法越来越乱,从而导致爵位者根本感觉不到明显的优越感,也就没人愿意花钱鬻爵。
汉承秦制,汉武帝开始独尊儒术,推动汉律儒家化。
汉律儒家化的核心是《春秋》决狱和唯心论罪。
这也是三国时期,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读《春秋》的原因。
《春秋》是儒家至圣孔子所著,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理解上的不易自然就催生了许多诠释出来,这其中就包括皇帝的旨意、大儒的论述等。
从而导致汉代的律法成为历朝历代中最科条无限、庞杂烦苛的,类似《九章律》这种成套的律法就有近千卷。(《汉书·刑法志》:“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
参考汉灵帝时期的“熹平石经”,我倒是可以学着弄个“中平石律”或者“中平竹律”,毕竟竹简比较方便。
如果能编撰出一部尽可能简单的刑法,将需要判刑的罪名都罗列进来,尤其是无爵骑马罪、私占耕地罪这些都放进去,那么对于鬻爵计划是有大帮助的。
汉律跟秦律比,有个进步极大的地方,就是废除了肉刑。
目前主要的刑罚就是体罚刑、劳役刑和流放刑。
我觉得劳役刑是最好的,修路、修城都要大把的劳力。
只是东汉末年儒家当道,要找个法家来修律还真不容易。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法家人物应该要属偏爱法治的曹操和诸葛亮了,他们都是根正苗红的儒家学派,只是在执政过程中都注重法治,从而让法家在三国时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复苏。
诸葛亮这个时候才十岁,那倒是可以找曹操聊聊。
毕竟我连董卓都能留着,曹操袁绍这些就更不可能干掉。
说干就干,我直接下旨宣曹操觐见。
曹操作为西园八校尉之一,跟何进走得很近,甚至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何进的官署里,目前算是何进的谋士之一。
何进的府衙在宫外,我等了快一个时辰才见到曹操。
“臣曹操,恭请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我看着眼前的曹操,身高普通,相貌普通,气质倒出众。
完全看不出会有以后的奸雄本性,只能说乱世出英雄,磨练出本领,现在的曹操还不是以后的那位曹操。
无论是奸雄还是英雄,曹操的能力是无需质疑的。
我开口道:“曹操,汝对律法有何独到见解?”
曹操拱手道:“回陛下,《春秋》之微言大义,各大家诠释颇多,臣所学甚浅,不敢妄言也。”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曹操也是快40岁的老油条了,自有城府,轻易是不敢乱说话的,而且还是这种开放型的命题。
我不懂律法,也不知道跟他聊些什么,那就直接开干吧。
“朕要整编刑法,授汝廷尉之职,留在宫内主持此事吧。”
曹操连忙道:“臣,谢陛下恩典。”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