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余立马就明白了文承哥的意思,他跟着道:“自从我和文承哥去了外面以后,我就见那些大家族里都有私塾。一个家族只有后辈有人,才能做到长盛不衰,否则只是昙花一现。”
说着姜余叹一口气,“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以后怎么样。我在京中事听到个案子,一位在工部任职的五品郎中被一个场贪污案波及,那位工部郎中原本是要即刻被判抄家的,但就是因为和那位大人同宗的一位兄弟在大理寺任职,硬生生保了那工部郎中三天。就在这三天内大理寺找到了一些关键证据,这才保住那位工部郎中。”
众人听着心里一紧,就听姜余继续道:“要说那位工部郎中还真是有点冤,他是主管监察的,结果手底下一个司务官打着他的旗号在外县欺上瞒下,才导致发生贪污案。若不是最后三天大理寺找出证据把那司务抓了,工部郎中说不定真的就被抄家流放了。”
顾母连忙问道:“最后呢,那个郎中大人,官复原职了没有?”
姜余摇头,“没有,这件事说起来也是工部郎中监管不到位,最后朝廷把他的官位降了两级后,让他外放做官去了。”
金氏一脸庆幸,“阿弥陀佛,好歹官位没丢,那就比咱们老百姓强。”
顾里正听到姜余和顾文承二人的一番话,脸上出现一阵恍惚。
“是啊,只有咱们顾家后继有人,才能做的真正的崛起。若是家中再多出几个做官的,那在官场上就又照应,家里也能更安稳。”这才是真正的宗族。
…
晚上,姜余趴在宣软的被子上,惬意的道:“还是回家好。”
顾文承笑着:“今天挺机灵的嘛?”
姜余笑着道:“那是,也不看是谁教出来的。”
两个人笑着滚成一团,顾文承靠坐在架子床的床头,姜余靠在他身上手里捧着府城铺子的账本看的仔细。
顾文承道:“族里卖糖生意做的不错,一年怎么样也能有个将近三百两银子。咱们顾家有二十户,一户光在卖糖上每年也能赚将近十五两,俗话说‘穷人乍富,挺胸凸肚’,咱们得把人引到正途上。”
姜余点头,“往族里盖个学堂挺好的,让小一辈多读书,读书识字以后就能去做很多普通农户干不了的活。之前我还在大伯家的时候,一直偷偷认字,因为县城铺子里只收识字的伙计,只有能去上工,一个月就有半吊工钱拿。”
说着姜余咯咯笑起来,“我那时候觉得半吊钱好多啊。”
顾文承目光柔和的看着姜余,他知道姜余后面没去成县城铺子打工,因为姜余被他强险一步聘来了顾家。
顾文承慢慢俯身想要去亲姜余。
姜余突然坐直身子,道:“完了,我差点就把府城铺子的事给忘了。”
说着他还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手里的账本。
“这些日子我都要忙晕了,咱们要去上京,那府城的铺子肯定就开不下去了。肥皂铺子还好,到了京城继续做肥皂,还可以慢慢往府城那边的铺子运着买,就是饸烙面馆和卤肉铺子有些麻烦了。”
顾文承心中那点旖旎的心思顿时被打散。
看着姜余苦恼的皱眉,他提议道:“把府城和县城的肥皂铺子交给周航,至于卤肉和饸烙面馆,我给你出个主意。”
…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