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王见王,挖张扬
“老徐你不是在物色投资人才吗?我跟你讲,现在台上的这位学生可不简单,人家不仅能和金融院士讨论投资理论,还有着自己的一套投资逻辑,是金融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李旭利一边鼓掌,一边面向徐翔开口道。
两人的位置在第三排中间,是知名私募经理的区域。
不同于刚进入私募的徐翔,李旭利在私募经理的地位,能排进华国前二十。
他的履历也十分光鲜,不仅在南方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任职过,被业内誉为智商和情商并存的“双高”人士,在转型私募后,管理的新重阳3、5基金,两只产品的资金规模就超了10亿。
此时内场一二排,坐着的是上交所、证监会,以及金融领域的各类权威专家。
他们之所以会出席,是受了鲍星纬和沪财校长的邀请。
混迹沪都金融圈子的基本听说过,今年的《华信模拟盘大赛》,沪都财经大学的应届生不仅名列前茅,还让上门“砸场子”的各大名校师生折戟而归。
另外还有消息传出,明年沪都财经大学的投资学专业将会被上调学术等级,由B+级专业,调整至A+级专业水准。
徐翔收回看向上交所领导的目光,侧目瞥了眼李旭利,存疑道:“有这么厉害?”
“可不是我说他厉害,而是大家都这样说,连我老领导都听说过他的名字。”
李旭利见徐翔不信,喊了一下隔了个座位的陈山道:“老陈,你和老徐说说是不是真的。”
“张扬确实是金融新星,前几天和前同事闲聊的时候,也谈论过他。”陈山附和道。
一个李旭利可能说谎,那再加一个陈山,那就坐实了台上学生确实有相应的资本。
陈山同样不是省油的灯,他管理的京福1号、2号基金,半年实现超过70%净收益。
有两位知名私募好友背书,徐翔顿时提起了几分兴趣,想听听这位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有什么投资见解,如果可以的话,他不介意收入自己麾下。
此时的张扬,完全没发现徐翔就在台下。
因为在他视线里,内场席位和左右看台都是一张张陌生面孔,看得他脸盲,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待体育馆的掌声稍稍减弱,张扬也已经整理完思绪,组织语言道:“我要讲述的《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与投资机会》共有两部分,分别是新时代经济和投资机会。”
“在聊新时代经济前,我们必须要清楚认识到什么是时代。”
“从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1785年蒸汽机的出现,更是奠定了工业的基础,这个时代被称之为工业时代。”
“19世纪70年代,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不仅让人类摆脱了黑夜,还促使了人类步入电力时代,汽车也在这时期,从蒸汽机往内燃机方向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功。”
“到了20世纪中期,工业化基本成熟,单纯的产能提升已经满足不了人类发展的需要,所以研发路径开始朝着便捷方向延伸,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也因此诞生,信息时代悄然来临。”
张扬这番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每一次停顿都恰到好处,将所有人的思绪牢牢吸引。
“咔嚓——”
台下的摄影师,时不时按下快门,不仅记录台上的张扬,还拍下了第一排的领导。
稍微停顿转折过后,张扬继续说道:“纵观三次工业发展,无论是工业时代、电力时代还是信息时代,核心都是劳动力置换。”
“什么是劳动力置换?”
“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某某东西的出现,可以减少你我他的劳动成本。”
“就比如说我的手机…”
张扬从口袋掏出他的诺基亚,举例道:“如果没有它,没有通讯技术的问世,我想要给父母讲述近况,说我在沪都财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台演讲,就需要先写信,再通过邮局进行邮寄,但现在我可以直接拨通它,与父母对话。”
说到这,张扬还真拨通了自己父亲张取进的电话。
(我在仰望)
(月亮之上)
(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
只听场边的等待区,一首洗脑的《月亮之上》铃声传出。
投资学学生纷纷侧目,负责场控的老师听见铃声,顿时汗颜,还不等他上前提醒,另一位负责安排座位的老师以120码的速度奔袭,来到张取进和梁若兰等人面前。
“两位是张扬父母吧?”
“是我们。”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