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复读教室的夏天
一九九九年的夏天,在梦想折翼的失落中显得格外漫长。知了声嘶力竭地鸣叫,仿佛在为知晓哥未能踏入海市大学的遗憾而聒噪。父亲路大侠沉默地抽完三支自卷的旱烟,最终只沙哑地说了一句:“去复读吧。”
九月一日,知晓哥拖着简单的行李,走进了淮河一中的大门。与之前就读的县高中相比,这里显得更为朴素,甚至有些破旧。斑驳的墙壁、油漆剥落的篮球架、吱呀作响的老旧木桌椅……然而,正是这种褪去浮华的普通,给了他一个喘息和重新积蓄力量的空间。
一、新的起点与教学初体验
摸底考试,他出人意料地取得了年级第二的成绩。班主任李老师推着眼镜,语气带着惊讶:“路知晓,继续保持。”知晓哥点点头,心里却五味杂陈。在藏龙卧虎的县高中,他仅是中游,而在这里,他的优势竟如此明显。这落差让他庆幸,也隐隐有些失落。
转机出现在十月中旬。隔壁班的数学老师王建国,一位穿着洗得发白蓝衬衫的中年人,在某个傍晚叫住了他。
“路知晓,听说你各科成绩都不错?”
“还行。”知晓哥回答得谨慎。
“我在校外办了个辅导班,缺个帮手。”王老师开门见山,“每节课三十块,有兴趣吗?”
三十元!这几乎是他一周的伙食费。巨大的诱惑面前,知晓哥几乎没有犹豫。
周六上午,他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那间租用的民房。狭小的客厅挤着二十几个学生,空气混合着汗味和铅笔屑的味道。
“这是你们的新老师,路知晓,淮河一中的高材生。”王老师的介绍简单直接。
站在简陋的讲台上,知晓哥手心冒汗,腿微微发颤。台下投来的目光复杂各异。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解一道三角函数题。
“老师,能不能用另一种方法解?”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他。
循声望去,是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眼睛亮晶晶的,嘴角挂着一丝狡黠的笑。她的练习本上写满了算式,显然已尝试多种解法。
“当然可以。”他走近,仔细看她本子的推导,“你这个思路很好,但第三步有个小问题……”
就这样,他生涩地开启了人生中第一次教学。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竟享受这个过程。看到学生们恍然大悟的表情,那份成就感,远比独自攻克难题更让人满足。
二、明亮的星:关盼盼
那个爱提问的女孩叫关盼盼,是辅导班里最聪明的学生之一。她总是最先完成作业,然后举手抛出各种刁钻问题。课间,她会拿着零食凑过来。
“路老师,这个巧克力给你,”她递过一块包装精美的进口巧克力,“我爸出差带回来的。”
“谢谢,你自己留着吧。”他婉拒。
“不行!你必须吃!”她固执地塞进他手里,“我妈说用脑过度要补充能量。”
巧克力在掌心微微融化,甜得有些发腻,却在他心里漾开一圈温暖的涟漪。
一种默契在两人间悄然形成。她会在他的课本里夹小纸条,上面画着可爱的笑脸,或者写着“老师今天好帅”之类的调皮话。而他,则会特意为她准备一些额外的难题,喜欢看她咬着笔杆、蹙眉思索的认真模样。
“盼盼,这道题要用到上周讲的知识点。”他指点着她作业本上的一道几何题。
“啊!我想起来了!”她突然一拍桌子,引得同学们纷纷侧目,随即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压低声音:“老师,放学后能再给我讲讲辅助线怎么画吗?”
夕阳的余晖洒满空荡荡的教室,只有他们两人。他俯身讲解,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洗发水清香。
“这条线应该从这里连到这里……”他用铅笔在纸上画着,忽然发现她并没看题目,而是盯着他的侧脸。
“怎么了?”他有些不自在。
“老师,你睫毛好长啊。”她笑嘻嘻地说,随即迅速在本子上记下步骤,“我记住啦!”
每周两次的辅导课,成了他灰暗复读生活中最鲜亮的期待。那六十元收入让他的生活宽裕不少,但更让他期待的,是关盼盼那永远活力满满的身影,她像一束阳光,毫无预兆地照进了他枯燥沉重的世界。
三、现实的抉择与无声的告别
然而,这片晴空在两个多月后,被一场冬雨浇透。
那是一个阴冷的周三,1999年11月10日。知晓哥刚走出晚自习教室,就被一位撑着黑色长柄伞、衣着考究的中年女人拦住了去路。
“你就是路知晓吧?我是高丽丽的妈妈。”女人的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强势,“我们想请你做丽丽的家教。”
高丽丽,县财政局会计的女儿,父亲在县政府任职。她也在辅导班,但基础薄弱,始终跟不上进度。
“每晚两小时,十点到十二点,每天三十元。”高母直接开出条件。
第十八章复读教室的夏天
价格是辅导班的两倍多!知晓哥内心剧烈挣扎。这意味着他必须放弃辅导班,放弃……见到关盼盼的机会。
“我们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老师。”见他不语,女人的语气更强硬了些,“如果你同意,明天就开始。”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