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医道三部曲 > 第62部分(第1页)

第62部分(第1页)

接骨后一百天,完好如初,再无疼痛。一时在医务界传为佳话。我听着有些玄,笑着问:“是真的吗?你是听说还是眼见呢?”“当然是道听途说,要是真的,我早去拜他为师了。不过,虽然有些夸张,可也不是空穴来风。”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是个伟大宝库。可憾中医队伍参差不齐,良莠难辨。现今,针刺麻醉搞得轰轰烈烈,我亲眼目睹了在针刺麻醉下,完成了(胃大部切除手术)。但神奇的效果没有理论基础,在洋人的眼里,就成了‘巫术’ 了。

我向他打听长征医院何必理的情况,叶医生说:“说起何教授,那也是个人物。*初期,他被打倒批臭。不久,他自已‘解放’ 了自己。说来有趣;有一天,从北京来了一位首长,指名请他做前列腺手术。何教授当面拒绝。‘院*办’ 找他谈话;他振振振有词:“我可是反动学术权威,又是个大草包,政治上、业务上你们信得过吗”,负责人被噎得瞠目结舌。第二天,首长的夫人找到何教授,恳求他给首长做手术。何教授从兜里掏出一张大字报底稿“你看看吧,反动学术权威、大草包,都在这写着呢”, 夫人说:“这群众的大字报能作数吗?”何教授说:“毛主席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被打倒了,踩上一只脚,永世不能翻身,还敢做手术吗?”, 夫人明白了他的意思,第二天一早,长征医院就贴出了给何教授*的布告。

我问:“你认识高苏教授吗?”。“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不过他的情况我大体了解;他毕业于‘英士大学医学院’ 解放初参军, 不久抗美援朝,随军去了东北,曾是张涤生的助手。回上海后,一直在‘二军医大长征医院’工作。这样说来,高教授该是我东方表姐的同学了。遗憾的是迄今我还没见到他,不知他从新疆回来没有? txt小说上传分享

(36一195)

从江西转来一位‘知青’患者,她在一次扑火中被烧伤面部和双手。一个靓丽的青春少女一下子变成了丑陋的残疾人,使她的心态失衡。她已经做了5次手术,每次手术前几天,都紧张得难以入眠,非打安眠针不可。她的床头放着一面镜子,但没有水银镜面,两面都嵌着烧伤前的笑得甜甜的玉照,似乎在向医护人员暗示着什么。烧伤病人大都有一忌一好;忌镜子,怕见今日丑陋;好照片,怀念烧伤前的英俊靓丽。

她的‘烧伤爪形手’经过手术,恢复了一定的功能。为了练功,她手不停歇的打毛衣,打了拆,拆了打,几团旧毛线都磨出了毛,她那植过皮的手指都磨出了许多血泡。看着她刻苦练功的姿态,作为一个整形外科医生,感到痛惜,也感到责任。对烧伤畸形的病人,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匠心;少一份遗憾,少一份惆怅,这就是整形外科医生的天职。

病房还住着一个来自西北的‘试飞员’。他为了救下失控的飞机,不顾生命危险,强行着陆,烧伤了颜面。由卫生部批转,从西北转来上海九院治疗。

手术由张教授亲自主持,术前讨论热烈;两个方案各执一词,相持不下。术式为‘切疤,全面部植皮术’, 但方法有两种;一是整张移植,二是分区一次移植。前者取皮面积大,要求厚薄均匀,眼、鼻、口开口部位适宜;优点是疤痕隐敝,缺点是可引起‘假面具’ 畸形 术后 缺乏表情。后者拼接额部、两颊部、口周分四区移植,手术难度较大,面部可能遗有疤痕。权衡之下,决定采用后者。手术十分成功,创口一期愈合。较术前有明显的改观,但毕竟不是天衣无缝的,隐约地还能见到缝合的疤痕。他本人非常满意。

他的未婚妻从北京专程赶来,看见未婚夫成了现在的模样,抱着他嚎啕大哭。缠绵一宵,一早,匆匆地走了,再也没有回来。查房时,我问他:“你女朋友昵?”“走了,我们分手了。”“为啥?”我明知故问。“我不愿拖累她。”他倒挺豁达的,想得开。我劝慰他:“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婚姻是要讲缘份的。”

寒流来了,温度下降了6…8度,昨晚一夜大风,今见落叶满地。梧桐树叶堆满了旮旯墙角,街旁路边。我觉得一阵阵发冷,尤其夜读时更是瑟瑟然,披上棉装还感到阵阵寒意,我竟变得如此弱不禁风!

从周一到周六我几乎天天在手术台上,有时来急诊,我还‘赶场’似的上两次手术台,体力有些超支,但我仍坚持着。确实学到了许多新东西,参加了许多从未见过的手术,深深感到:整形外科涉及面广,手术比较复杂,要学好它非下一番苦功不可。我坚持写临床病案日记,以便日后查阅。

病房里收治一位深度烧伤的病人,需要移植异体皮。儿科刚送来一位死婴,要取其皮肤备用。手术责成我主刀,按无菌要求施行。死婴全身用硫柳汞消毒后,大刀阔斧地切取两上肢、两下肢、胸腹部、背部六大块皮肤,稍做修整后,用派氏切皮机刨薄,留取14…16‰的中厚皮片,用盐水纱布包裹放入冰箱备用。

当了这么多年医生,对尸体司空见惯,并不打怵。当我摸到冰凉的‘死婴’时,不免还是一阵颤栗。忽然联想起十年前,在东北边城依兰小镇第一次解剖死孩的情景。尽管剥皮手术近乎残忍,但这位只存活了十几天的‘匆匆过客’还能福泽他人,倒是一种无私奉献。倘若真有灵魂,祝愿早日升入天堂。

我意识到今后的路还长,能否学有所成、开展工作还是个未知数。因而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供学习的机会,多掌握一些临床经验是当前最重要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卅七章  女英雄千里求医    黄浦江祸起油轮(37一196)

中国是个有两千多年皇权的国家,皇帝早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末代皇帝溥仪,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平民。有讽刺意义的是;中国人对外国皇帝也有膜拜之心,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访问中国,到上海那天;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出于好奇,叶医生、王军医和我到外滩一睹塞拉西风采。他所到之处人山人海,实行了交通管制,我们被困在外滩,久久坐不上公交车,只好步行而归。走到‘斜桥,’我们都累了,进了一家小餐馆,要了两斤老酒,几碟小菜,边吃边聊;说起中国的现状,有些茫然,文化革命已进行了五年,中国要向哪儿去?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卫生革命路在何方?都是个未知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虽然有忧国忧民的情操,但也为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前途担心。

还有一件事使我心烦意乱,那就是替人购买衣物。鲁华人缘好,通过她求我买衣物的人多达数十人。每逢星期天,我疲于奔命,从南京路到淮海路、从静安寺到老西门,忙着采购。转悠了一天又累又乏,拖着沉重的双腿,拿着大包小包回到宿舍。连晚饭也不想吃了。

有两位女青年找我,说是鹤岭来的,还捎了一封信。我打开一看,是卫生局傅局长写的,寥寥几句;‘方玉荣同志转上海治疗,请就近给予关照’,我知道九院床位紧张,而且由院部掌握,有人等了好几年也没住上,我想安排一个人住院也不容易。不免蹙紧了眉头,“病人在哪?”“已住进了病房”我大吃一惊,他们有什么神通这么快就住上了院?我一细看信,恍然大悟,方玉荣不是救火女英雄吗!记得去年初,春节刚过,鹤岭街道一工厂突发大火,方玉荣奋不顾身冲入火海,救人、抢物资,为保护集体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96%面积的重度烧伤,谱写了一曲英雄之歌。她的事迹作为*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而广为传颂,省革委还发了‘向方玉荣同志学习’的红头文件,登上了中央党报。这两位女青年就是护送方玉荣来上海做整形手术的。

我随即上病房看望了方玉荣,她全身都是瘢痕,已分辨不出年龄、性别和模样了;五官扭曲畸形,爪形手,几乎所有的关节都有挛缩,坐不直、躺不平,生活不能自理。听陪护说,方玉荣虽是家庭妇女,文化不高,但表现十分坚强,在长达一年的治疗中做了十几次大小手术,她从没吭过一声。这次来上海治疗,她偷偷地哭了,主要是放心不下两个孩子,丈夫又没工作,我问:“你们没向领导反映吗?”“怕有损英雄形象。”我感到一丝悲哀,女英雄也是人,况且是女人,谁没有七情六欲啊!

我有几分好奇,就问:“方大姐,你是怎么住上院的?”她从兜里掏出一封信,信封上写着‘上海马天水同志收’。“我可以看看吗?”“你看吧,没事”,我抽出信笺,内写:‘天水同志,我省救火女英雄去上海整形,请予以安排。’落款是龙飞凤舞的潘复生三个字。这马、潘都是*中炙手可热的老干部,难怪一路绿灯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