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郭广昌的中国式商界传奇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控制自己。

在东阳中学读高中的三年内,郭广昌没有和一个同学红过脸,自己赖以果腹的霉干菜被人吃了他也没有半句怨言。脾气谁都有,没有脾气的男人不是好男人,关键是脾气得用对地方。在碰到难解的题目时,就得发狠,有一股不解决问题誓不罢休的狠劲才能不惧怕难题。但对待身边的同学,却不应该发脾气,尤其是在了解对方实际情况之前,更不能轻易动怒。

随时随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怀着一颗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心去善待别人,这是郭广昌给“控制自己”做的第一条注解。

高二时,有很多同学来向他请教问题,他总是热心地帮助他们,没有一丝得意。在他看来,开口求人是需要勇气的,如果自己再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那对方心里必定不舒坦。反观现在的社会,求人办事需要付出许多代价,有的人拿着鸡毛当令箭,有一点权力就忘乎所以,对所有有求于他的人都冷若冰霜、颐指气使,充分“享受”役使他人的“快感”。郭广昌觉得这是非常愚蠢的,也是社会不文明的一种表征。在一个心智成熟的社会里,控制自己的第一层含义理应是善待他人。

第27节:少年意气:在东阳中学的日子(10)

遵守规则是郭广昌“控制自己”的第二层注解。小到学校、公司,大到社会、国家,都有规则。古语有云:“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旧社会用体制束缚人,那些灭绝人性的规矩当然要打破,但是完全没有规则也是不现实的。如果没有规则,久而久之,必然会造成社会和文明的紊乱。现在全世界都在讲法制和法治,这个“法”就是规则,是保障大多数人利益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作为社会的组成细胞,个人应该遵守这个规则。

年过古稀的吴加清老人是郭广昌在东阳中学念高中时的班主任,老人从教一生,桃李满天下,但他对1985年毕业的郭广昌记忆尤其深刻。三年当中,郭广昌基本上没有违规的地方,吴老师甚至都没机会找他谈话。每天的早锻炼,他都跟在老师后面跑,从不缺席,从没掉队,绝不偷懒。吴老师也知道他经常去图书室,大量吸取课堂外的知识,但这压根就不算错,不是所有“闲书”都应该被禁止的。而且郭广昌学习也很努力,每次考试都在进步,高二以后更是大幅度地进步,吴老师把这些都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

规则应该是大多数人都达成共识的,如果只是少数人定的霸王条款,就要坚决抵制。当然,也要讲究战略战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想不到的办法。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沟通和谈判去解决,暴力只是一种最无奈的举动。当一个人需要通过暴力去解决问题的时候,那只能说明这个社会的公平机制出了问题,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更是一种人性的悲哀。

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有卓越的思考力,通过哲学思辨不断提升肉体之外的精神力量。信念指引行为,行为才得以控制,当行为失控,毫无疑问就是信念崩塌了。每当听到人们口中“守规则的都是老实人”这样的论调时,郭广昌就感到一种无名的悲凉,现在许多人处于无信念状态,而且守规则反而成了一种备受歧视的行为,这让他无法理解。

郭广昌“控制自己”的第三层含义是积极向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一颗勇于进取的心,勇气在更多时候是自己给予的,是一个心理暗示的过程。

在东阳中学的日子,郭广昌就时刻处于这样的状态。是人就会感到疲倦,不知疲倦是一个非常形而上学的概念,这就跟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一样。当感到疲倦、受到诱惑的时候,控制自己往往会决定事情的走向。

主见:不写“废话连篇”的总结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郭广昌秉性温和,与人为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人云亦云,没有主见。从高中时代开始,郭广昌就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世界观,这得益于他阅读的海量课外书籍,从这个角度看来,郭广昌是一个个性十足的学生。

第28节:少年意气:在东阳中学的日子(11)

提起郭广昌的个性,吴老师犹豫了一下,这位看着郭广昌一步步走完高中三年的班主任老师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个叱咤风云的好好学生。说他个性张扬吧,他还挺温文尔雅的;说他平淡无奇吧,他却常有惊人之举。总之,在郭广昌身上既有“温良恭俭让”的传统士人品格,又有“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新青年意气。

郭广昌最让吴老师头疼的一件事发生在高二下学期。那时候,郭广昌的学习成绩已经在班里排到了前五,也许是成绩的飙升让郭广昌信心倍增,以前沉默不语的他在这段时间显得非常活跃,在类似于班会这样的群言场合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仅是简单的陈述,而是意气昂扬的呐喊,他的观点很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批判精神。

当时班上经常搞活动,吴老师会让学生写个活动总结或感想什么的。其他学生的总结都交上来了,唯独郭广昌没有。吴老师就把他叫到办公室谈话,这也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几次谈话之一。被问到为什么不写总结的时候,郭广昌直言不讳,他说:“没必要总结,也没什么可总结的,与其说大话套话,还不如缄口不言。”

吴老师没想到平时沉默寡言的郭广昌竟会如此直白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且看他的样子,一点都不觉得胆怯,反而显得志满意得。吴老师这下非但没有生气,却感到很高兴,这个不爱说话的学生原来是有想法的,不是个书呆子。

这天,吴老师和郭广昌谈了很久,关于人生,关于未来,关于社会。吴老师发现眼前这个清瘦男生的眼界远远超出了同龄人,甚至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比自己这个当老师的都要深刻。吴老师感到很惊奇,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郭广昌怎么会有这么多一针见血的观点呢?他就问他,平时都看什么书。郭广昌这时候倒有点不好意思了,可能是觉得看“闲书”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吴老师看出了他的疑惑,就笑了笑说:“老师不是在批评你,你的想法让老师觉得很欣慰,也很好奇。”

“老师对我的想法很好奇?”郭广昌有点不可思议,在他看来,这些想法应该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的,有什么可好奇的?吴老师坚定而充满信任的眼神打消了郭广昌的疑虑,他把自己最近一直在看的书一股脑地说了出来:《存在与时间》、《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林中路》、《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众神的黄昏》、《释梦》等。

他提到的每本书都是经典的哲学著作,吴老师一下子明白了,他拍了拍郭广昌的肩膀,对他说:“读了这么多哲学著作,难怪你的眼界这么开阔,更难得的是你的学习成绩也在不断进步,这些老师都看在眼里,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种好习惯,老师相信你会成功的。”

和吴老师的这次畅谈,在郭广昌平淡无奇的高中生活里激起了一圈圈涟漪。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鼓励,年轻的郭广昌非常兴奋,在学习中更是动力十足,最终在高考中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考取了复旦大学,专业正是哲学。

第29节:复旦求学:在“知本”的田野上(1)

第三章

复旦求学:在“知本”的田野上

第一节初来乍到:哲学系的理科生

资本可以创造财富,而“知本”可以开拓未来。

在全球经济发展到一个新平台的今天,科技和人类自身的思想力量被提到了同一个水平线上,二者分别从器物和理想两个层面影响着人类的走向。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