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大明朝(1368—1644) > 5谁才是真正的王牌(第1页)

5谁才是真正的王牌(第1页)

如果说建文帝此时最大的心病是什么,“削藩”之事应该排在第一位。在他还是皇储的时候,就对虎视眈眈的藩王叔叔们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担忧。他曾经就此事请教过英明神武的朱元璋,可朱元璋却在这个难题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对付别人,朱元璋有的是手段和办法,可对待自己的子孙,他也会优柔寡断。

祖孙俩就这个问题交流了看法,并说了一些诸如“以德怀之,以礼制之”这样务虚的话,最后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在没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可以痛下杀手,削地削藩,以兵讨之。

如果真像朱元璋所预测的那样,自己的子孙走到兵戈相向的那一步,那么他当初封王封地之举,就属于自寻烦恼了。朱元璋早就在他的接班人的屁股底下埋了炸药,朱允炆不幸当了那个引爆者。也就是说,削藩并不是建文帝擅作主张,也不是朱棣后来所指责的违背“祖制”。

朱元璋没有料到的是,暴风雨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迅猛。对于这一点,作为当事人的建文帝比谁都清楚。正因为他始终无法摆脱来自内心的恐惧,才会觉得削藩是一件非要完成不可的大事。不但要做,而且要短、平、快地做好。年轻的书生在一帮老书生的裹挟下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削藩之路,儒家理想主义的大旗还没有在帝国的上空树起,他们就已经上路了。

一切都表明,建文帝连一分钟都等不了。两大剑术高手过招,讲究的是稳、准、狠,最忌讳的是心浮气躁。而建文帝既不稳,更谈不上准,狠也欠缺火候。有时候我们会做出这样的假设,假如没有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这“三驾马车”,结果会不会不一样。但历史是铁板钉钉的,容不得半点儿马后炮。

如果有更多的路可以选择,朱允炆还是会走上这样一条路。这和他的人生际遇以及书生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朱允炆生于宫廷,长于宫廷,就像现在的大学生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就参加工作。这样的人理论知识丰富,但会与社会脱节,实践经验接近于零。

朱允炆曾经在朱元璋的晚年有过一段见习理政的时光,但是对于担任帝国的一把手来说,那样短暂的实习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朱允炆是一个书生气十足的青年,一点儿也不像他那位精明、残暴的祖父,他继承了父亲温文尔雅和好学善思的脾性。如果他不是生在皇家,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好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好人,朱元璋走得很安心,他认为朱允炆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大明王朝带向一个巅峰。不过,年轻的皇帝毫无政治经验,也缺乏成熟政治家所需要的坚定不移的意志、自信心和决断力。

朱允炆对如何消除诸藩对中央权力的威胁充满了犹豫和疑惑,因此他在登上皇位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寻找自己的政治伙伴。

生在帝王家是一个人的幸运,也是一个人的悲剧。朱允炆是个书生,内心的敏感要比一般人来得强烈,正因为强烈,所以也更加痛苦。当他走下朝堂,捧起一本书,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时候,会不会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政治场上波谲云诡,隐藏着无数凶险与杀机。他不幸加入了这场政治的轮盘赌,可他不知道政治是万分凶险的。

作为一个帝王,一个错误的决定会要了无数人的命,一个正确的主张也同样会改变无数人的命运。朱允炆目睹了洪武年间,那场大案套要案、要案连大案的连环杀戮。权力就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朱允炆来说,这把剑不是刺伤自己的敌人,就是刺伤自己。

放眼整个帝国,到底谁人是敌?谁人是友?长期居于深宫的朱允炆陷入了深深的迷茫。朱元璋在洪武年间几乎将开国功臣杀戮殆尽,但他还是为自己的孙子留下了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个大儒。但历史很快就将证明,这群书呆子与这位年轻皇帝一样缺乏政治手腕。在他们的影响下,天性温和、素来不满祖父苛政的建文帝决心立刻来一场彻底的改革,以实现自己一心向往的上古圣君的“仁政”理想。

黄子澄是最先接近朱允炆的人,不是他有多么了不起,而是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东宫伴读,也就是太子的老师。在中国古代的权力系统当中,东宫伴读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尤其在帝国命运走到一个转弯地带的时候,他往往能够起到扭转乾坤的大作用,当然这也和个人能力大小有着直接关系。在这个职位上想要默默无闻都很难,如果太子能够在将来的某一天顺利继承大统,那么他这个东宫伴读就有机会拽着新皇的权力尾巴扶摇直上,甚至权势遮天也未可知。

正因为这种利害关系摆在那里,东宫伴读往往是太子的铁杆儿粉丝。在太子接掌帝国权柄的道路上,他们会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与太子结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亲密关系。而当时黄子澄与朱允炆就结下了这种非一般的关系,朱允炆有了“难题”,自然要去请教黄子澄。

有一天,朱允炆坐在明皇宫的东角门,脸上布满了忧愁的神色。这时候,黄子澄走了过来,师生二人就在东角门定下了削藩的政治主张。当时两人只是纸上谈兵,本没有碰撞出多少智慧的火花,更没有商量出具体的实施办法。

时过境迁,现在的朱允炆已经是朱明王朝的一国之君,已经没有谁能阻挡他对武力削藩这件事的向往。他决定落实师生二人当年定下的主张,用汉景帝武力削藩的方式,将分散在藩王手中的权力一一收回。武力削藩不是无理取闹,它需要一个理由。论辈分,这些藩王都是自己的叔叔,他们既没有造反又没有乱政,虽然有人在背后说他们图谋不轨,可抓不到把柄,也不好削夺他们的权力。

建文帝想解决藩王问题,但又不想招来麻烦,所以他在极小范围内秘密地进行削藩问题的讨论,但没想到小范围的活动却引起了大范围的关注。朝中那些政治嗅觉灵敏的官员也参与到削藩的讨论中来,由此在帝国的权力中枢形成了三方不同的意见。

一方是削藩强硬派。这一派呈梯队作战模式,在最前方摇旗呐喊的是黄子澄和齐泰等人,而背后谋篇布局的是方孝孺,建文帝则是最大的支持者。按照黄、齐、方三人的意思,既然已经开始磨刀,那索性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藩王势力连根拔除。

另一方是削藩温和派。这一派虽然不反对削藩,但他们希望为暴力削藩蒙上一层温情的面纱。他们觉得这些藩王都是先皇的子嗣,做法不可过于冷血。他们不赞成连根拔除,认为可以借鉴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也就是在各个亲王原有的封国领地上,除了嫡长子继承亲王头衔外,其他的儿子也都享有封地和郡王头衔。长此以往,郡王会越来越多,他们的封地会越来越少,势力也就越来越薄弱。这么做既保证了帝国权力根基不会被动摇,同时也保全了皇族之间的亲情。客观地说,这一派提出的方案非常符合实际,且操作性强。

还有一方是削藩反对派。这一派的观点也很明确,那就是不但不能削藩,还要对那些藩王们做到有礼有节。这时候舆论大环境已经在逼藩王造反。为了缓和矛盾,建文帝应该立即打消削藩的念头,摆出一副与他们修好的姿态。

建文初年,户部侍郎卓敬秘密上奏建文帝:“燕王雄才大略,极似太祖,且兵精马强,北平又是战略要地,宜及早剪除,杜绝后患。否则,待其准备就绪,浩浩大军建瓴南下,难以挽回危局。”

建文帝在看完卓敬的奏本后,悄悄地收了起来。但这个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建文帝削藩的政治谋划还是外泄到了诸藩王那里。由此可见,当时朝廷计划削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而藩王们在京城的势力无孔不入,就算是最高机密也逃不开他们的耳目。

朱允炆君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着削藩。从内廷传出的风声引发了藩王们极度的不安与警觉。他们并不愿意做待宰的羔羊,更何况他们手里有兵马。你在京城磨刀,我就可以在边疆搞搞军演。藩王们恃仗军事武力,不断地向中央施压。藩王们之间互相串联,将矛头对准武力削藩派的主力齐泰和黄子澄。

他们提醒建文帝,不要受外人蛊惑。他们这么做,就是为将来彻底翻脸寻找一个可以说服天下人的借口。这个接口就是“清君侧”,即为了江山社稷,要将皇帝身边的小人都除掉。

这些藩王们越施加压力,建文帝就愈加坚定削藩的决心。既然已经箭在弦上,那索性就冲着靶心而去。对于建文帝来说,那些削藩强硬派就是他的政治盟友。在他还未登基的时候,黄子澄虽然只是个书生,但在宫廷里待了多年,什么样的场面都见过。建文帝命他与兵部尚书齐泰同参国政。建文帝重提当年东角门二人密议削藩之事,黄子澄很快就领会了其中的深意。

黄子澄找到齐泰,他跟齐泰说:“齐尚书,当今皇上年少,在治国方面没有什么经验,可他的那些叔叔们手握重兵,多行不法,照此发展下去,恐怕我大明危矣。你我都曾受先皇之重托,承蒙当今皇上之厚恩,理应为国分忧啊!”

齐泰也是聪明之人,当然能够听出黄子澄话里有话。他还是给出了一个谨慎的意见。他说:“为子则孝,为臣则忠,你我如今都是大明股肱之臣,就理应报效国家。只是削藩之事关系重大,处置不当,恐怕会后患无穷。”

君臣三人最后经过一番合计,决定先从燕王朱棣的亲弟弟周王朱橚的身上下手。

其实黄子澄和齐泰在商议具体的削藩策略时出现了分歧,黄子澄说:“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他们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一定要将燕王拉下马,而到了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齐泰主张首先擒燕,黄子澄则要求剪燕手足。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