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诺曼风云:从蛮族到王族的三个世纪 > 第十五章 更糟糕的威廉(第1页)

第十五章 更糟糕的威廉(第1页)

尽管威廉一世被冠以“恶人”的绰号,但他至少还给国家留下了继承人。曾几何时,南意大利的诺曼人活力衰减。威廉一世的父亲和祖父育有32个子女,而威廉一世膝下子女只有4人,但至少王位传承毋庸置疑。年幼的威廉二世还不情愿度过13岁生日后便在奢华的仪式上加冕,理论上说他要开始照料接近200万臣民。人人都说他是不同寻常的青年。他身材高大、黑眼睛,继承了诺曼人的金发和身高,看起来兼具活力和严肃,超出了他的实际年龄。据一些目击者所说,他的臣民们在巴勒莫大街上第一眼看到他,便一见倾心。

然而,威廉二世成年之前,人们并没有感觉到被他统治的快乐。与此同时朝中成立了摄政委员会,由其母玛格丽特和三位显贵领导。很难找出比他们更不合适的政府管理团队了。这三位摄政顾问分别是宦官彼得、公证官马修和大主教理查·帕尔默(RichardPalmer),他们大多时间都在想方设法地互相谋杀。玛格丽特很快意识到她必须赶在这三人除掉自己之前,先除掉他们。因此她提拔威胁最小的彼得,把他的地位置于另外二人之上,暂时把这个最富裕、影响力最大的基督教国家交给了一个穆斯林宦官。

彼得是一个阴谋家和公务官,熟知官僚体系的复杂精巧,乐于做一名幕后人士。他被推到政治舞台中央后,局势很快失去了控制。不过数月西西里便陷入混乱,彼得害怕遭到谋杀,于是逃往北非。为了恢复局势,玛格丽特从法兰西请来了表弟佩尔什的斯蒂芬(StephenduPerche)。即便此人称不上聪明,但至少坚定强势。

这一选择很快引发了争议。把最好的职位赐予外国人本就足够糟糕,而自彼得逃走后首席大臣一职便空缺,其薪俸被本地贵族瓜分,可想而知他们多么憎恨玛格丽特——任命斯蒂芬意味着贵族们同时损失了地位和收入。

然而,就在紧张局势一触即发之际,新的灾难爆发,令其他一切都无关紧要。可怕的德皇腓特烈一世跨过阿尔卑斯山,直奔意大利。王国的生存受到威胁。

西西里王国自成立之日起,便成为德意志的眼中钉。历代诺曼国王向教皇及北意大利城市提供援助和保护,屡次挑衅腓特烈。他数次试图派兵平定意大利,但每次离开后,西西里的黄金和教皇的祝福都引起了叛乱。显然,在腓特烈一世看来,解决问题要双管齐下。在罗马扶植一个听话的教皇,扫平西西里。

巴勒莫城内很多人把德意志来犯的坏消息归咎于去世的国王。腓特烈一世曾在春天发起进攻,并明确表示他要阻止“恶人”威廉多管闲事,彻底消灭这个诺曼王国。尽管彼时威廉一世刚刚去世,继承人只是个小男孩,但这些也都无关紧要了。

七年前教皇国的选举是历史上最怪异的一次,而威廉一世在那次选举中的所作所为激化了亚琛和巴勒莫当局的矛盾,最终促使德皇采取行动。当时教皇之位空缺,腓特烈一世明确支持容易摆布的枢机主教屋大维(Octavian)。然而,参会的教士厌恶德意志皇帝的干预,对诺曼人的支持充满信心,他们一致投票推选一个名叫亚历山大的人。问题本该就此解决,但屋大维完全相信自己才是教皇,绝不会让一次选举阻碍他。在加冕仪式上,当教皇当选人亚历山大低头接受教皇礼服时,屋大维突然跳上台将其猛然拽走,吓坏了在场的枢机主教。一片骚乱中,手舞足蹈的屋大维没有拿住礼服。随后他做了一件一样的礼服,以应对情况变化,并披在身后,然后冲向教皇宝座。教士们全都惊呆了,在他脚下哀号。

屋大维当着支持者的面坐上教皇宝座,自称“教皇维克托三世”。正好他雇用的打手及时赶到,这位新任教皇要求所有人称颂他。他的对手诺曼人支持的教皇亚历山大被送到附近的城堡囚禁,屋大维则坐享教皇之位。

尽管屋大维得到德意志使者的重金贿赂,但随着他那令人震惊的举动传遍罗马,他的个人声誉一落千丈。只要他出现在公共场合,迎接他的不是嘘声就是更糟糕的东西;暴民们聚集在宫外,不断地嘲讽侮辱他。两个星期后,他再也无法忍受辱骂,便逃出罗马。

腓特烈一世在罗马扶植自己的教皇不成,本已十分恼人,但这个教皇被逐之后的举动把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屋大维被拒绝进入罗马,于是在西北部城市卢卡(Lucca)周边的山区暂居。这位自称基督教精神领袖的人变成了强盗,专门抢劫途经托斯卡纳(Tuscany)的朝圣者。

如果西西里采取更加圆滑得体的方式,或许可以避免与受辱的德皇交战,但“恶人”威廉决定派荣誉卫队,护送他们支持的亚历山大返回罗马。这等于公开表示腓特烈一世实力虚弱,无法在意大利贯彻自己的意志。之后“恶人”威廉去世,冒犯腓特烈一世的后果就需要他的继承人来承担。

诺曼人和意大利人组成联军,试图延缓德意志的步伐,但此举进一步激怒了德皇。他消灭了这支小股部队,扫平了一些城镇,将所有居民驱逐至乡村。通往罗马的道路挤满了难民,他们都寄希望于这座城市的神奇能够阻挡侵略者。然而,他们的命运早已注定。公元1167年7月29日,德意志军队猛攻罗马,将他们压抑已久的情感发泄得痛快淋漓。他们推倒雕像,砍掉配件上的大理石板,掘墓夺宝。他们甚至连巴西利卡式的圣彼得大教堂都不放过。各路士兵破门而入,屠杀惊慌失措、紧靠圣坛(显然都是徒劳无益)的教士。

战斗结束才第二天,腓特烈不等尸体和血腥的臭味清理干净,便迫不及待地为另一位听话的伪教皇加冕,并严酷地表示,任何反抗者都会遭受同样的命运。他的这番话令巴勒莫陷入恐慌。西西里实际上放弃了抵抗,贵族们纷纷携财产逃跑。看起来西西里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全城动荡不安,统治者又是不受欢迎的女人和没有经验的外国人。他们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军队来抵抗德意志。只有天灾降临,才能拯救诺曼人。

幸运的是,上帝真的帮助西西里了。腓特烈一世给他的伪教皇加冕两天后,瘟疫暴发,击垮了德意志军队。罗马潮湿的气候和反常的炎热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腓特烈一世下令撤军,但他也被瘟疫缠身。到阿尔卑斯山时,德意志已经溃不成军。人们不再惧怕腓特烈一世,反而竞相嘲讽他。北意大利甚至不等他离开便正式宣布独立。更残酷的是,他们还封锁了所有经过阿尔卑斯山的通道。腓特烈一世只能忍辱负重,乔装成用人,方才逃回德意志。

这场奇迹般的胜利传遍了西西里,大大提高了玛格丽特和斯蒂芬的声望。尽管民众仍然憎恶斯蒂芬带来的法兰西侍卫,但他本人的确足以胜任行政长官。然而,斯蒂芬的改革大多牺牲了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敌视,因此后者多次密谋将他暗杀。而玛格丽特完全支持斯蒂芬。显然,只要他在位一天,贵族便无法分享权力。之后两年,斯蒂芬机智地避开贵族的谋杀,抑制了公众的不满,西西里局势平稳。

假如玛格丽特维持现状,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她任命斯蒂芬为巴勒莫大主教,激发了民众的敌意。暴民袭击王宫,斯蒂芬和法兰西侍卫仓皇逃走,躲进教堂。为了避免流血,斯蒂芬只得同意离开西西里,永不返回。民众允许他和侍从走到海边,乘船前往圣地。

随着宠臣的失败,玛格丽特的执政生涯就此结束。尽管威廉二世还有三年才成年,人们口中的这个“西班牙女人”已经无力支撑。她保持摄政地位,但实权转移到威廉的导师——英格兰人沃尔特·奥普哈密尔的手上。沃尔特野心勃勃,不讲道德。他攀升到主教的高位,并在未来10年实际上垄断了内政大权。

公元1171年,威廉二世年满18岁,正式亲政掌权。尽管他深居宫中,与世隔绝,但志向远大。威廉二世试图恢复西西里地中海霸主的地位。在威廉二世的臣民看来,他是独一无二的合适人选。威廉二世身材高大、英俊潇洒、面相圆润、眼神深邃、胡须修剪整齐,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国王。他至少精通5种语言,宗教信仰根深蒂固。威廉二世也非常幸运,斯蒂芬的失败是他在位期间最后一次动乱,此后西西里进入了和平繁荣的黄金时代。

西西里的贸易日趋兴旺。这里制铁、制盐和硫黄等行业蓬勃发展。君士坦丁堡丝绸生产秘诀的传出,进一步丰富了西西里的产业。西西里人从海里收获珊瑚,将金枪鱼出口到地中海地区,农民生产的小麦、橙子、柠檬、甜瓜和杏仁广受欧洲和北非地区欢迎。就连西西里的森林也产生了价值。西西里的木料材质优良、闻名欧洲,不止一位教皇指定使用这种木料修缮拉特兰教堂的屋顶。

尽管“恶人”威廉时期的动荡影响了这些产业的发展,但西西里的奢华和实力并未因此削减。年轻的威廉二世刚刚成年,各国求婚邀约接踵而至。率先行动的是拜占庭皇帝曼努埃尔·科穆宁,他提出将15岁的女儿玛丽亚嫁给威廉二世。这份邀约颇有吸引力:曼努埃尔膝下无子,意味着威廉二世的孙辈有望同时继承西西里和拜占庭帝国的大位。德皇腓特烈一世不甘人后,向威廉二世提出嫁女。此外,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也提出将三女儿、“狮心王”理查的妹妹琼许配给威廉二世。

根据英格兰人沃尔特的建议,威廉二世倾向于选择琼。这一选择合乎自然,毕竟这两个诺曼王国地处欧洲两端,应该正式结合。两国本就具有文化和家族血缘的联系;背井离乡的诺曼人也把彼此视为旅途的目的地,巴勒莫的贵族们大都在伦敦有亲属。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