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西域余闻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七 长安的波斯美女(2)

“罗”是一种薄纱。舞罗衣,即身穿飘逸的衣裙,翩翩舞蹈之意。面对胡姬的款待和舞蹈,为什么不趁此一醉而要走呢?也许是在酒肆喝到酣处之时,却有人大煞风景说“走吧”。作者因此反驳道,来到这么好的地方,你到底要往哪里走呢?

如诗中描述的那样,胡姬貌美如花。伊朗如今仍以美女众多著称,很多女性有着高加索人立体而又端正的面庞。然而在看惯了东方美女的人那里,胡姬的容貌特征似乎被加以放大,甚至引发厌恶之感。

唐代以国都长安居住的胡人最多,陪都洛阳也为数不少。另外,如前文所述,位于贸易要冲的广州、洪州(南昌)、扬州等地,也有胡人居住。

在风光明媚的桂林也有胡姬的身影。在唐人文集中,有一首《桂州筵上赠胡子女》诗。桂州正是现在的桂林。作者名叫陆严梦,关于他的来历不得而知。在陆严梦眼中,似乎只看到胡姬异于常人的容貌特征。诗中写道:

眼睛深似湘江水,鼻孔高比*山。

这并不是在赞美胡姬容貌美丽。从这七言律首诗的整体含义可看出,作者意在取笑酒席上的胡姬。诗中又用“蹙额”来描述胡姬的容貌,形容她鼻头上皱纹堆积的样子。看来这位胡姬已不年轻。

诗中用湘江和*山来比喻胡姬的深目高鼻,虽为取笑,但尚有亲切之意。

接下来的句子却过于刻薄,实在是难为了远道而来的胡姬。

舞态固难居掌上,歌声不应绕梁间。

轻舞的极致是在人的手掌之上舞蹈。当然这不过是一种比喻,我不认为这可以实际做到。

据说西汉成帝的宠妃赵飞燕身轻如燕,行走于地上时就好似脚不着地一般。她能歌善舞,尤其长于舞蹈,有“飞燕掌上舞”的美誉。

赵飞燕本名宜主,因其轻妙的舞蹈被赐予“飞燕”这个别名。她深得成帝宠爱,后被立为皇后。

你的舞姿远远没有赵飞燕那般轻盈——难居掌上,即以这段故事为典故。

——绕梁。

所谓绕梁三日,典出《列子》。古时韩国女子前往齐国,没有食物,便以歌声易得饭食。那歌声极其优美,女子走后三日,余音仍绕梁不绝。因这段故事,人们便用“绕梁”来形容美妙的声音。

你的歌声怎比得上那个韩国女子绕梁三日的美妙之声?

这还不够,还要把唐代之前五百年的古人孟阳也拉出来。孟阳是晋朝张载的别号。张载性格优雅,博学而擅文,唯独容貌丑陋。据说张载有一次走在路上,孩童向他投掷瓦片石块,只因其外貌丑陋,他怅然而归。

孟阳是丑男的代名词。用这个词来与胡姬相对应,只能说是欺人太甚。

要说为何提及陆严梦这个无名诗人的《桂州筵上赠胡子女》诗,只因李白诗中对胡姬的描述多有过誉之嫌。

貌美如花,笑春风,舞罗衣,这些句子让我们觉得胡姬似乎是备受欢迎的人。其实身在中国的胡姬们,并不见得随时随地都能得到良好的待遇。

深目高鼻、蓝眼睛、栗色头发以及优美的身姿——胡姬们的确能招来好奇的眼光。然而世间还有一些极端保守的人与极端排外的人,胡姬的异域容貌一定也招来不少厌恶的眼光吧。

这些身在异国他乡的胡姬,她们每个人可能都背负着不为人知的过去。

如前所述,一说到胡人,会令人联想到富豪这个词。但是,那些在酒馆中给客人斟酒,还要靠歌舞取悦客人的胡姬,不可能是富裕人家的女儿。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七 长安的波斯美女(3)

李白式的奔放使“胡姬”二字以华美的形象跃然于纸上。我们这些热爱唐诗的读者,难免不被其光芒所眩惑。

每个胡姬都有各自不同的身世,或因来自异域而遭受歧视。出生于西域的李白对待胡姬十分友好,但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都这样,例如前面提到的陆严梦的诗作。

另外,胡姬们跳的是什么舞蹈?与中国固有的舞蹈又有何不同?

关于中国古代的舞蹈,详情无从得知。可以肯定的是,舞蹈一定带有音乐伴奏,可惜当时的音乐至今无法准确复原。

所谓“礼乐”,古时总是把音乐与“礼”联系在一起,可以想见当时音乐也是以庄重的风格为主。

战国时代的魏文侯(前424—前387)是个崇尚古意的君主。他问孔子的弟子子夏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