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职场人士:好员工一定要学习孝经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忍饥挨饿,搀扶相行,衣破成条,脚生老茧。几个月后,他们终于见到了两位老人。四人抱头痛哭之后,祖父、父亲心中为自己有这样的孝顺后代顿生快慰,一家四口人陶醉在融融的天伦之乐之中。

后来,方观承多次往返南北看自己的祖父和父亲,并在祖父和父亲的勉励下刻苦读书,成为一位饱读诗书、见多识广、人情练达的豪士。

冯玉祥买肉孝父

冯玉祥将军不仅是个著名的爱国将领,而且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

旧社会当兵是个苦差事,当兵的经常发不上军饷,逢初五、初十还要打靶。每到打靶的日子,父亲念其年幼身弱,总想方设法给儿子凑几个小钱,让他买个烧饼充饥。可懂事的小玉祥看到家里日子艰难,父亲腿又有伤,正需补补身子。但如果不要这钱,父亲又会生气。于是他就把父亲给的钱一个不花,攒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他把自己平时省下的一点饷钱凑在一起,到肉店买了二斤猪肉,请假回家给父亲烧了锅焖猪肉。父亲见后顿时生疑,便质问这肉的来历。冯玉祥深知父亲的严厉,只好如实道来。听后老父亲一把拉过懂事的孩子,一句话也说不出,眼泪扑簌簌地掉了下来。

20年后,冯玉祥有次忆及此事,感慨万千,并即兴写了一首打油诗:“猪肉二斤买回家,手自烧熟奉吾父。家贫得肉良非易,老父食之儿蹈舞。”

具有爱父亲、孝敬父亲精神的冯玉祥,成为孝敬长辈的好楷模,为当今的青少年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值得人们去学习。因为,父母为孩子的付出从来不要报酬,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要孝顺父母的原因之一。

。 想看书来

孝的功用———孝治章第八(1)

经文释译子曰:“昔者明王①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②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③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

【注释】①明王:英明的君主国王。②遗:遗弃。③公、侯、伯、子、男:周代诸侯的五等爵位名,依其功勋与国土之大小,由周天子分封。【译文】孔子进一步给曾子分别说:“很久以前的明哲圣王,用孝道治理天下的时候,以他爱敬的心以爱敬他人。即使对于附属小国派来的使臣,都不敢少了礼节与不尊敬,何况自己直属的封疆大吏如公、侯、伯、子、男呢?那自然更不敢轻视慢待了。因对万国的诸侯不敢失礼,那万国的诸侯也对他欣然服从,远近朝贡。像这样奉事其先王,那孝道就算尽到极点了。”

治国者①不敢侮于鳏寡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

【注释】

①治国者:治理国家的君主,指诸侯。

②鳏寡:鳏夫寡妇。引申为孤苦无依的人。

【译文】

很久以前的诸侯,效法天子以孝道治理天下的方法,而以爱敬治其国。爱人的人,也受人爱戴;敬人的人,也受人敬重。连可怜无告的鳏夫寡妇都不加以侮慢,何况一般的士民呢?因此,就能得到全国百姓的欢心,竭诚拥戴。照这样奉事其先君,难道不是不是尽到了孝道吗?

治家者①不敢失于臣妾②,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

【注释】

①治家者:指公卿,大夫。家,指乡邑。

②臣妾:指服贱役的男仆女婢。【译文】很久以前的卿大夫等治家者,以他们的爱敬之情,下达于臣妾,虽较疏远的男仆和女佣,都不敢对他们失礼,何况最能爱敬自己的妻子呢?所以,人无分贵贱,谊无分亲疏,只要取得大家的欢心,以奉事其亲。那自然夫妻相爱、兄弟和睦、儿女欢乐、主仆快愉,一门之内,一片太和气象。以此孝道治家,不就是理想的家庭吗?

夫然①,故生则亲安之②,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③。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注释】

①然:这样,如此。

②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父母在世的时候,安心接受儿女的孝养;死了之后,成为鬼魂,也很乐于享受子孙的祭祀。鬼,指父母的灵魂。

③祸乱不作:祸,灾祸。乱,反乱。作,发生。

【译文】

假如能依照以上所讲的以孝道治理天下国家,自然能得到天下人的欢心,那做父母的人,在生存的时候,就可安心享受他们儿女的孝养,去世以后,也就很欢欣地受用他们儿女的祭礼。照这样治理天下国家,将会是气象平静,水、旱、风、火,病、虫、疠疫等的灾害,不会在这个和乐的人间产生。战争流血、盗匪猖獗的祸乱,也不会在这个和平社会里出现了。从这里可以知道历代明德圣王以孝治天下国家的效果,是怎样高明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