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烽烟漫九州,吴门虎将起微流。
濡须扬威惊魏旅,白衣渡水取荆州。
刮目终知非吴下,千秋功过论未休。
莫道英雄无出处,吕蒙名字照春秋。
话说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汝南郡富陂县(今安徽阜南东南)一户吕姓人家,诞下一子,取名吕蒙,字子明。此时的东汉,早已不复光武中兴之盛,朝政被宦官与外戚交替把持,苛捐杂税繁重,百姓苦不堪言。汝南地处中原腹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吕家本是薄有资产的农户,却在连年灾荒中渐至破败。
吕蒙三岁丧父,母亲魏氏含辛茹苦将其抚养长大。幼时的吕蒙,虽未识多少文字,却生得身材魁梧。邻里常叹:“此子骨相不凡,若遇明主,必成大器。”然乱世之中,生计尚且艰难,“成大器”不过是困顿中的期许。十岁那年,汝南又遭黄巾余党劫掠,村舍焚毁大半,魏氏牵着吕蒙,混在逃难的人群中,一路向南,投奔已嫁至江东的女儿——吕蒙的姐姐吕媪。
江风簌簌吹过逃难者的衣衫,脚下的路泥泞难行,吕蒙攥着母亲枯瘦的手,看着沿途饿死的流民、倒毙的战马,小小的拳头始终紧握着。“娘,日后我定要学好武艺,再也不让人欺负我们。”他稚嫩的声音在风中颤抖,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魏氏闻言,泪落衣襟,只能将他搂得更紧,口中喃喃:“好,好,我儿有志气。”
吕蒙的姐夫邓当,当时已是孙策麾下的别部司马,统领数百士卒,在江东一带征讨山贼。见到妻弟与岳母前来,邓当将二人安置在营中偏院。营中将士多是粗犷武夫,见吕蒙年少,时常有人寻衅取笑。一日,几个士卒故意将吕蒙的饭食打翻,戏谑道:“黄口小儿,不在家吃奶,来军营凑什么热闹?”
吕蒙猛地站起,双目圆睁,伸手便抄起身边的木杖。“尔等欺人太甚!”话音未落,木杖已朝着为首士卒的肩头砸去。那士卒猝不及防,踉跄倒地,其余人见状,纷纷抄起兵器围上来。锵锵木杖与刀鞘相撞之声,引来了邓当。他见吕蒙虽年少,却毫无惧色,以一敌众仍占上风,心中暗奇,喝止了众人后,对吕蒙道:“你既有胆气,可愿随我从军?”
吕蒙闻言,当即跪地:“愿从姐夫麾下,效死力!”
邓当让他留在身边,叮嘱亲兵多加照看。当日山贼突袭,簌簌草木间突然窜出数十人,手持利刃直扑中军。邓当麾下士卒一时慌乱,吕蒙却已拔刀冲上前,与山贼短兵相接。锵锵刀光闪烁,他虽年少,却身法灵活,一刀便砍中一贼的手臂。贼众见这少年如此凶猛,竟一时怯了,邓当趁机挥军反击,终将山贼击溃。战后,邓当对吕蒙刮目相看,不再以孩童视之。
邓当将吕蒙从军之事告知孙策,孙策素来爱才,听闻有如此年少勇猛之士,便召吕蒙前来相见。当时孙策刚平定江东数郡,意气风发,见吕蒙虽衣衫朴素,却身姿挺拔,应答时不卑不亢,心中大喜,对邓当道:“此子有勇有胆,可留在我身边听用。”自此,吕蒙便从邓当麾下转至孙策帐前,任侍卫之职。
每日随孙策处理军务,吕蒙虽不识字,却格外留心观察孙策如何调兵遣将、如何与诸将议事。某次孙策与周瑜商议征讨黄祖,吕蒙在旁侍立,听二人谈及黄祖水军的布防,竟忍不住开口:“黄祖水军虽多,却船只老旧,士卒训练松懈。若以轻舟突袭其粮道,再以大军正面夹击,必能破之。”
孙策闻言,侧目看向吕蒙,笑道:“你小小年纪,竟也懂些兵法?”吕蒙躬身道:“皆是平日听主公与周将军议事,略窥一二,若有妄言,还望主公恕罪。”孙策却不责怪,反而赞道:“你能举一反三,实属难得。日后若有战事,可随我出征,再立功劳。”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其弟孙权继位。孙权年少,诸将多有疑虑,吕蒙却率先上表效忠,言称“愿随新主,共保江东”。孙权见吕蒙忠诚,又念及其勇名,便让他统领原属邓当的部曲。
孙权继位后,为整合军力,打算将军中兵力较少、威望不足的小将部曲合并,吕蒙的部曲也在其中。得知消息后,吕蒙心中焦急——他深知,部曲是将领的根基,一旦被合并,自己便再难有出头之日。左右劝他:“主公之意已决,将军不如顺从,免得触怒主公。”吕蒙却摇头:“若不设法保全,日后何以建功?”
他暗中筹谋,先是赊贷钱财,为麾下士卒赶制绛色军服与绑腿,又每日亲自督练士卒,从队列、阵法到武艺,无一不教。训练场上,士卒们噔噔的脚步声整齐划一,绛色军服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吕蒙手持长枪,亲自示范刺杀动作,汗水浸透衣衫也不顾。
几日后,孙权亲自检阅各部,当行至吕蒙部曲前,只见士卒们阵列整齐,精神抖擞,军服鲜亮,与其他部曲的散乱形成鲜明对比。孙权不禁驻足,令吕蒙下令演练阵法,士卒们进退有序,动作娴熟,全无往日的松散之态。孙权大喜,走上前抚着吕蒙的肩膀道:“子明,你竟将部曲训练得如此之好!孤先前竟不知你有这般才能。”当即下令,不再合并吕蒙的部曲,反而增拨了两百名士卒归他统领。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为报父仇(孙坚曾被黄祖部将射杀),决定再次征讨黄祖。黄祖时任江夏太守,凭借江夏的险要地势与水军,多次抵御孙权的进攻,成为江东的心腹之患。此次出征,孙权以周瑜为左都督,程普为右都督,吕蒙为前部先锋。
黄祖得知孙权来攻,令部将陈就率领水军扼守沔口,又在两岸修筑营寨,布下弓弩,意图凭借水军优势阻挡吴军。吴军抵达沔口后,陈就率战船出击,船上士卒手持长矛,高声呐喊,气势汹汹。吕蒙见状,对麾下士卒道:“陈就乃黄祖心腹,若斩得陈就,黄祖军必乱!”
说罢,吕蒙亲自率领数十艘轻舟,冒着箭雨直冲陈就的战船。江面上,箭矢簌簌射来,吕蒙身披铠甲,手持盾牌,指挥轻舟绕到陈就战船侧面,然后纵身一跃,跳上敌船。“拿命来!”吕蒙大喝一声,挥刀便向陈就砍去。陈就猝不及防,急忙举矛格挡,锵锵一声,矛杆被刀砍断,吕蒙趁势一脚将陈就踹倒,手起刀落,斩下其首级。
吴军士卒见主将斩了陈就,士气大振,纷纷呐喊着冲锋。黄祖军见陈就战死,果然大乱,战船四散奔逃。吕蒙率军追击,又攻破两岸营寨,为吴军主力打开了通路。孙权率领大军随后跟进,一举攻克江夏,黄祖在逃亡途中被吴军擒杀。
战后论功,孙权对众将道:“此次征讨黄祖,能破敌制胜,全赖子明斩陈就之功!”当即升任吕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吕蒙却将赏赐尽数分给麾下士卒,道:“功劳是众将士一起立下的,我岂能独吞?”士卒们深受感动,对其更加拥戴。
建安十三年(208年)冬,曹操率大军南下,占领荆州后,顺江而下,意图一举平定江东。孙权与刘备结盟,以周瑜为左都督,程普为右都督,率军在赤壁抵御曹军。吕蒙作为周瑜麾下将领,参与了此次战役。
曹军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又遭遇瘟疫,士气低落。周瑜与诸葛亮定下火攻之计,却苦于没有机会接近曹军战船。吕蒙向周瑜献策:“可派数艘小船,伪装成粮船,趁夜靠近曹军水寨,再点火烧船。我愿率军为先锋,吸引曹军注意力。”周瑜采纳了吕蒙的建议,令黄盖诈降,吕蒙则率领一部兵力,在曹军水寨附近游弋,制造进攻假象。
决战之夜,江风猎猎,黄盖率领十艘满载薪草、膏油的小船,打着投降的旗号驶向曹军水寨。曹军将士以为黄盖真的来降,纷纷出营观看,毫无防备。此时,吕蒙率领的战船突然向曹军侧翼发起进攻,鼓声大作,喊杀声震天。曹军慌忙调兵抵御,却忽略了黄盖的小船。
待黄盖的小船靠近曹军水寨,一声令下,船上薪草尽数点燃,火船顺着江风直冲曹军战船。曹军战船首尾相连,无法散开,瞬间陷入一片火海,火光映红了江面。吕蒙见状,率军趁势冲锋,与周瑜大军夹击曹军。曹军大乱,士兵争相跳江逃生,溺死者不计其数。曹操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部从华容道撤退。
赤壁之战后,江东得以保全,吕蒙因功升任偏将军,兼任寻阳令。此时的吕蒙,已从一名单纯的勇将,逐渐成长为能够运筹帷幄的将领。
赤壁之战后,吕蒙因战功卓着,被孙权委以重任,镇守寻阳,抵御荆州的关羽。此时的吕蒙,虽有勇有谋,却因出身寒门,未曾读过多少书,处理政务、起草文书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与诸儒将议事时,也常因典故不明而陷入尴尬。
一日,孙权召吕蒙、蒋钦二人入宫,设宴款待。酒过三巡,孙权放下酒杯,对二人道:“卿等如今身居要职,掌管军务,不可不读书学习啊。”吕蒙闻言,连忙起身推辞:“臣军中事务繁忙,每日操练士卒、巡查防务,实在没有时间读书。”蒋钦也在一旁附和,称军中诸事繁杂,无暇求学。
孙权闻言,并未动怒,反而耐心道:“孤难道是要卿等钻研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孤只是希望卿等能广泛涉猎史书,了解前代的成败得失,从中汲取经验。卿等说事务繁忙,难道比孤还忙?孤年少时,曾读过《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唯独没读过《周易》。继位以来,孤又研读了《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以及各家兵法,深感读书大有裨益。”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吕蒙身上,道:“子明,你天性聪慧,若能静心读书,必能有更大的成就。昔日汉光武帝刘秀,在戎马倥偬之际,仍手不释卷;曹操也常说自己老而好学。卿等为何不能效仿他们呢?”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