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 > 第346章 春分风暖旧物抽新(第1页)

第346章 春分风暖旧物抽新(第1页)

春分这天的风带着股酥软的劲儿,吹得改造角的窗纸沙沙响。赵铁柱一早就在院里翻晒去年的旧物——堆在角落的麻袋、磨破的竹筛、褪色的粗布,都摊在阳光下,像晒着一院子的往事。

“赵哥,这些破东西还留着?”新来的小伙儿阿伟踢了踢脚边的竹筛,筛底有个破洞,“扔了买新的多省事。”

赵铁柱没抬头,正用细竹条补筛底:“你不懂,这些东西经晒,晒透了,春天用着才顺手。”他手里的竹条灵活地穿来穿去,破洞慢慢被织成菱形的网眼,“就像这筛子,补好了筛新收的绿豆,颗颗都清亮。”

墙角,张奶奶蹲在藤筐旁,把去年晒干的艾草揉碎了装布袋。“春分要挂艾囊,”她一边装一边念叨,“去年的陈艾比新艾更得劲,驱虫避邪,还能让屋里有股子青气。”

布偶堆里,裁缝奶奶正给旧布偶换衣裳。那些去年做的兔子、老虎,有的掉了耳朵,有的磨了爪子,她捡来孩子们穿小的旧衣裳,剪下袖子当新披风,缝上碎布头做新尾巴。“你看这小熊,换身绿衣裳,就像刚从春天里跑出来的,”她举着修好的布偶笑,皱纹里都盛着暖意。

阿伟撇撇嘴,觉得这些事太老派,转身要走,却被院子里的热闹拽住了脚——几个街坊正围着个旧木架忙活,那是去年中秋挂灯笼剩下的,如今缠上刚抽芽的葡萄藤,缠缠绕绕,倒像个天然的花架。

“愣着干啥?”赵铁柱喊他,“过来帮把手,把这竹筛挂在葡萄架下,下午晒新采的香椿,正好。”

阿伟不情不愿地走过去,手指触到温热的竹筛,忽然觉得,这晒过太阳的旧物件,比店里冷冰冰的新玩意儿,摸着更熨帖。

中午的太阳越晒越暖,街坊们拎着自家的旧物来改造角凑热闹。李婶抱来个掉了漆的铁皮饼干盒,“这是我结婚时陪嫁的,想改个花盆,种点小雏菊”;王大爷扛来根断了头的拐杖,“帮我削削,做个架葡萄藤的桩子,别浪费了”。

阿伟被派去洗铁皮盒,洗洁精擦了半天,漆皮掉得更厉害,露出底下斑驳的红锈。“赵哥,这都锈成这样了,种花花根不都烂了?”他举着盒子皱眉。

赵铁柱过来看了看,从墙角翻出罐旧蜂蜡,用火烤化了往盒子里抹:“这蜡是去年冬天收的,涂一层,既能挡锈,又透气,比新花盆养根。”他边涂边说,“你以为旧物不经用?其实它们早被人用熟了性子,懂怎么跟人和植物打交道。”

那边,张奶奶的艾囊出了岔子——去年的艾草太干,揉碎时飞得到处都是,呛得人直打喷嚏。“这咋弄啊?”她手忙脚乱地捂鼻子,艾灰落了一身。

裁缝奶奶递过块旧纱布:“用这个包着揉!去年做布偶剩下的,细得很,艾绒漏不出来。”果然,纱布一包,艾灰乖乖待在布里,揉出来的艾绒又细又匀。

更麻烦的是王大爷的拐杖。阿伟没经验,一斧子下去,把杖头劈得歪歪扭扭,“这破木头太硬了!”他气得把斧子扔在地上。

赵铁柱捡起拐杖,用砂纸慢慢磨:“老枣木是硬,可它结实啊。你别急,顺着木纹磨,磨出个圆头来,既好看又不硌手。”他磨得专注,木屑簌簌往下掉,阳光照在他手上,倒像在雕刻件宝贝。

街坊们渐渐散去,阿伟蹲在葡萄架下看赵铁柱磨拐杖,忽然发现,那些被嫌弃的旧物,经大家一捣鼓,竟都有了新模样——铁皮盒泛着蜂蜡的柔光,艾囊裹着纱布散发着清苦的香,连歪扭的拐杖,也在砂纸下慢慢显露出温润的木质。

“阿伟,递壶水来。”赵铁柱头也没抬。

他应了声,跑去拎水壶,脚步却比来时轻快了些。

傍晚时,天忽然暗下来,风里卷着湿意。赵铁柱赶紧招呼大家把院里的东西往屋里搬,刚把补好的竹筛挂上房梁,雨点就噼里啪啦砸了下来。

“坏了!我的艾囊还在院里晒着呢!”张奶奶急得直拍大腿。大家跑去一看,却见那些装着艾绒的纱布袋,被风吹得贴在葡萄架上,雨水打湿了布袋,倒把艾草的香味浸得更浓了,顺着风飘满院子。

“这味儿,比刚晒好时还好闻呢!”裁缝奶奶深吸一口气,“像在地里刚割的艾草,带着点土腥气。”

阿伟看着那些湿漉漉的艾囊,忽然明白张奶奶为啥宝贝旧艾草——经了雨,陈艾里藏着的春天气息,反倒被叫醒了。

铁皮饼干盒放在窗台上,雨水打在盒身,蜂蜡涂层泛出淡淡的光。李婶种的雏菊苗刚栽进去,沾了雨珠的叶子精神得很,“你看你看,根须在里面舒展开了,一点不发蔫!”

王大爷拄着磨好的拐杖站在屋檐下,拐杖头被磨得圆滚滚的,握在手里暖乎乎的。“这比新拐杖称手多了,”他笑着用拐杖顿了顿地,“老东西改改,比新的还知人心。”

雨越下越大,阿伟却不觉得烦。他看着屋里堆着的“新”旧物——补了网眼的竹筛、裹着纱布的艾囊、磨圆了头的拐杖,忽然觉得,这些东西身上的补丁、磨痕,都是故事。就像院里的葡萄藤,缠着旧木架往上爬,藤是新的,架是旧的,缠在一起,倒比光秃秃的新架子更有看头。

赵铁柱端来刚煮好的姜茶,分给大家:“春分雨,贵如油。这些旧物淋了雨,才算真正接了春气,往后用着,更顺溜。”

阿伟接过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又看了眼窗外的雨帘,忽然觉得,那些他曾嫌弃的“老派”事,其实藏着最实在的暖意——就像这杯姜茶,用的是去年的老姜,煮的是家常的水,却比任何花哨的饮料都更能暖透身子。

雨停时,月亮已经挂上树梢。改造角的灯亮了,昏黄的光透过窗户,照在那些刚“接了春气”的旧物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竹筛挂在房梁上,筛眼里漏下细碎的光,像撒了把星星;艾囊挂在门后,水汽慢慢蒸发,香味越发清透,萦绕在鼻尖;铁皮盒里的雏菊,叶子上还挂着雨珠,在灯光下闪闪烁烁。

王大爷早回家了,拐杖靠在门边,杖头的枣木在光线下泛着温润的红。张奶奶和裁缝奶奶坐在桌边,借着灯光缝新的艾囊,纱布窸窸窣窣的声响,像春夜的私语。

赵铁柱在院里翻土,准备明天把剩下的艾草种下去。“阿伟,过来搭把手,把这堆碎木屑埋了,当肥料正好。”

阿伟跑过去帮忙,脚踩在松软的泥土上,忽然觉得,这些被磨下来的木屑,被揉碎的艾灰,被剪掉的布头,就像那些说不出的心思,埋进土里,说不定哪天,就长出新的念想。

“赵哥,”他忽然开口,“明天我想学补竹筛。”

赵铁柱直起身,月光照在他脸上,笑得皱纹都舒展开了:“好啊,明天教你。这手艺不难,就是得有耐心,像对老朋友似的,慢慢哄着那些竹条听话。”

远处传来几声蛙鸣,春天的夜忽然变得格外清亮。阿伟望着改造角的灯光,望着那些被岁月磨过、又被大家重新拾掇好的旧物,忽然明白,所谓过日子,不过就是把旧的念想,缝进新的时光里,让它们跟着人,一年年地,发新芽,长新叶,永远鲜活。

而那些藏在补丁和磨痕里的温情,就像这春夜的月光,不耀眼,却足够让人记挂一整夜,甚至更久。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