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的风里带着点凉意,改造角的人却比往常多。街坊们拎来些压箱底的旧物,不是来改造,是想让这些老物件,替自己给故去的人捎点念想。
李婶抱来件褪色的蓝布衫,是她老伴生前常穿的。“想改个小口袋,装把他爱喝的龙井,带去坟前。”她摸着布衫的补丁,声音发颤,“这布衫陪了他三十年,比我还懂他的心思。”
张大爷拿来个旧算盘,珠子磨得发亮。“我爹是账房先生,就爱这算盘。”他用布擦着算珠,“想缠根红绳挂在坟头,告诉他家里账都算得清,不用他惦记。”
孩子们也跟着凑热闹,把去年做的布偶拿来,要给“天上的爷爷奶奶”当玩伴。社区小学的老师说:“让孩子们用旧物寄哀思,比讲大道理管用。”
赵铁柱在院里搭了张木桌,铺着块洗得发白的旧帆布——是去年做帐篷剩下的,厚实,能托住这些沉甸甸的念想。“大家慢慢弄,”他给每个人递了杯热茶,“旧物件认主,带着你们的心意去,故去的人肯定能收到。”
阿伟蹲在旁边看,手里捏着个断了弦的旧风筝,是他爷爷生前给扎的。他昨天翻箱底找出来的,这会儿正琢磨着该怎么修。
忙活起来,磕磕绊绊就没断过。
李婶的蓝布衫改口袋时,被针扎破了个小洞。她看着洞眼突然哭了:“我连他最爱的布衫都弄不好,他该怪我笨了……”眼泪滴在布衫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帮着缝口袋的裁缝奶奶赶紧找了块同色的碎布,补在洞眼上,还绣了朵小菊花:“你看,这叫‘锦上添花’,他见了准夸你手巧。”可李婶还是摇头,说“补了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张大爷的算盘也出了岔子。红绳刚缠好,有颗算珠松了,“啪嗒”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腰闪了一下,疼得直咧嘴:“连你也跟我作对!”他把算盘往桌上一摔,算珠滚得满地都是。
“赵哥,张大爷气得坐在台阶上抽烟,说再也不弄了。”阿伟捡起滚到脚边的算珠,那珠子油亮,显然被盘了几十年。
孩子们的布偶更麻烦。有个小姑娘的兔子布偶,耳朵在来时的路上被树枝勾破了。她抱着破布偶哭:“爷爷奶奶要是看到布偶破了,会以为我不珍惜……”其他孩子也跟着慌了,手里的布偶都抱得紧紧的。
老师急得直转圈:“这可咋整?明天就要去扫墓了,总不能带破布偶去吧?”
更让人揪心的是,阿伟修风筝时,把爷爷扎的竹骨弄折了。他本来想换根新竹条,可新竹太硬,跟旧竹骨接不上,风筝歪歪扭扭的,像只受伤的鸟。“我就不该碰它,”他把风筝往地上一扔,眼圈红了,“爷爷肯定觉得我连他的风筝都护不住。”
改造角的气氛一下子沉了下来,谁也没心思说话。风刮过院里的帆布,簌簌地响,像谁在叹气。
赵铁柱没多说,拿起李婶的蓝布衫,对着光看了看那个补丁:“李婶,您老伴是不是总夸您补丁打得好?”
李婶愣了愣:“是啊,他说我补的补丁比新布还结实……”
“那这朵菊花,就是您给他的新念想啊。”赵铁柱指着补丁上的菊花,“他在那边见了,肯定会说‘我家老婆子还是这么能干’。”
李婶摸着菊花补丁,忽然笑了:“可不是嘛,他最爱吃我做的菊花饼。”她拿起针线,接着缝口袋,针脚比刚才稳多了。
张大爷的算盘,赵铁柱找了点旧糯米,熬成浆糊,小心翼翼地把算珠粘回去。“这糯米浆是我奶奶传的法子,粘木头最牢。”他边粘边说,“您爹是账房先生,见了准说‘这法子比胶水实在’。”
他把粘好的算盘递给张大爷:“您试试,保准掉不了。”张大爷拨了拨算珠,“噼里啪啦”响,跟以前一样顺溜,他咧开嘴笑了,露出没牙的牙床。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