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 第371章 宽城子的枪声(第1页)

第371章 宽城子的枪声(第1页)

一九零七年,时任总督徐世昌奏准《东三省编练新军案》,于奉天、吉林、黑龙江各练一镇,吉林配额“一镇两协”,番号顺排为“第二十三镇”,由巡防营督办孟恩远兼任镇统制。

但由于吉省财政艰窘,即便采取了“旧军补挑”和“就地募民”双轨并行的政策,效果依旧很不理想,截至一九零九年六月全镇兵力尚不足六千,距一万两千人的成镇标准相去甚远。

锡良到任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作为沙、倭矛盾最为集中的省份,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坐镇显然是危险的,一旦双方擦枪走火,当地百姓将惨遭战火蹂躏。

说来锡良还得感谢杜玉霖带来的那条“锦白铁路”,让他在从向洋人借款时多了枚拿得出手的谈判筹码,在几经周折后,终于腾挪出了部分经费用于吉林新军的招募工作。

有钱问题就好办得多,在陈绍常、孟恩远等人张罗下,一九零九年下半年一口气就招来三千多人,二十三镇兵力达到九千。

锡良本以为这事要见亮,却没想到变得更复杂了,而问题就出在统制孟恩远身上。

这老小子十足是个贪得无厌、唯利是图之徒,在他眼里什么民族大义、什么百姓安危,统统都不如他一己私利来得重要,为了保住手中的枪杆子他是啥都做得出啊。

不过无耻归无耻,还真就没人动得了他,当初徐世昌拿他没办法,现在锡良也一样拿他没辙,他手下是真有兵啊。

别看二十三镇号称“新军”,但老底子就是吉林的巡防营,上到统领下到哨官,哪个不是他喂熟了的?他说原地不动,就是天王老子下令那也是不出兵,你要敢断他粮饷,他就敢怂恿士兵去打劫商户啊。

可自从总督府和阿梅利国敲定“锦白铁路”修筑事宜后,吉省内部就乱了起来,那些有沙、倭背景的胡子开始频繁作案,彼此之间也互相征伐,地方持续的动荡让本就发展滞后的吉省雪上加霜。

陈绍常自然不能对种情况坐视不管,便几次三番下令孟恩远带兵出击,可对方不是说今天缺粮就是说明天少枪,不但不去剿匪,反而将部队主力调到长春与吉林之间的“土门岭”一带避风头,还美其名曰要仿效袁世铠来个“土门练兵”,致使吉境内匪患日盛一日。

到了九月三日,沙财政大臣戈果甫佐夫和倭枢密院议长双双被刺杀于哈尔滨,更是彻底关上了沙、倭和平瓜分东北的大门,双方军队开始对峙于长春铁路沿线,随时都有爆发激烈冲突的可能。

即便到了这个份上,孟恩远仍是避战不出,还是陈绍常亲自到了镇部,当面摔了官帽威胁与其“同归于尽”,这才让他勉强做了点让步,遂调第46协进驻长春南大营。

从表面上看孟恩远好似服软了,实则这招处处透着险恶。

到现在二十三镇仍未满编,只有以巡防营老底子拼凑的第45协算是足额,此外还有两个骑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营也都直属于镇本部,这些皆是孟恩远的铁杆死忠。

而第46协是锡良拨款到了后才组建的,不但士兵缺乏锻炼,且能拉得出来的也只有第91标的两个营,总兵力还不到一千二百人。

其协统裴其勋是锡良强安插过来的,自然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所以孟恩远这招就是借机来铲除异己呢。

吉省,正被拖入到空前的大危机中。

。。。。。。。。。。。。。。。。。。。。。。。

长春府,二道沟铁路桥东桥台上。

第46协的协统裴其勋,正蜷缩在角落里举望远镜往远处观察着,而他镜头所指正是“宽城子”火车站。

它是沙控中东铁路与倭控南满铁路的唯一换乘站,双方共线却分属不同系统,沙军掌控车站调度权,倭军掌控站南附属地,因此形成了“一个车站,两套信号旗”的奇特现象。

在刺杀发生后,双方就开始持续向此地增兵。

沙国外阿穆尔军区调来的第4西伯利亚师前锋4300人已进驻站北兵营,配备铁甲列车2辆,76mm野炮12门。

倭国刚成立的“独立铁道队”5100人则进驻站南附属地,装备山炮6门及重机枪4挺。

双方兵营的直线距离都不足五百米,中间仅隔了一条铁路货场,各自的机枪、火炮隔铁路相对,只需一点点的火星就能引爆这个火药桶。

在裴其勋的后面,还有个士兵正一脸紧张地扫视着桥两端,这座桥虽是中立地带,但要是被沙、倭的士兵看到还是会有危险的,就算二人穿着华国军服,但在目前这敏感时期,出啥事可都是说不准的。

终于,巨大的压力让他弯腰来到裴其勋旁边。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