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赌棍天子 讲什么 > 第95部分(第1页)

第95部分(第1页)

怎么样?”

“妈的!”杨寄对沈岭抱怨道,“别的就算了,单灌了一肚子茶,简直闹了一场水灾一样!以后再不敢去庾含章府上了!”

“水灾”一说,格外别致,沈岭也不由“噗嗤”一笑,放松下来听杨寄慢慢谈后来与庾含章的交流内容。他越听表情越凝重,最后终于点点头说:“我这也算弄明白了先前难以解释的那些疑惑!这样看来,庾含章还算是个正气的人,而现在这位陛下,心机深重不谈,还不择手段……”他摇摇头:“将来羽翼丰满了,只怕会是百姓的祸患!”

杨寄慎重地说:“我今日听庾含章的分析,感觉若是趋利避害,还是要投靠他庾含章来得稳妥——毕竟在建邺附近,我的势力只有京口和历阳两处的北府军、西府军,还得先找棵大树靠一靠。”

沈岭却又摇头:“阿末,你的思路,要变一变。你现在首要考量的,不是谁好谁坏,甚至也不是谁亲谁疏,而是谁有利谁无利。”他见杨寄一副懵逼的样子,想了想例子,终于譬喻道:“《孙子吴起列传》中田忌赛马的故事还记得吧?”

杨寄在沈岭面前,始终有一种被文化知识碾压的感觉,好容易听到一个自己懂得的故事,要紧点头。沈岭继续道:“那么,道理是相通的。庾含章和皇甫道知谁是谁都可以不管。但想一想,你的力量加到谁那儿,谁就赢定了。然后,和赢定了的那个人比,你的胜算还剩多少?”

也就是说,找个弱一点的结盟,将来瓜分了对手的势力军力之后,他要足以对抗自己的结盟者。杨寄一下子就明白了,但是回答得有些迟疑:“尚书令掌管处理天下章奏,分曹治事,权力极大;庾含章身领扬州刺史职衔,统领包括建邺、丹阳、会稽、三吴在内的十郡八十县,军力极强。这样看来,是要我和皇甫道知做成一伙儿?”

他心里自然极不愿意。沈岭却没听出来,兴致勃勃道:“好!你看得准!尚书令一职可以暂缓,但扬州刺史一定要尽力得到。我们一步一步来!”

杨寄艰难地说:“和皇甫道知那家伙合作?”

沈岭眨巴着眼睛看他,正想劝慰两句,突然外头小厮在关闭着的院落门外喊:“将军,将军!有圣旨!”

杨寄想着盛铭的死状和满门被他屠戮的悲惨,自己先忍不住打了个寒噤。沈岭低声道:“不妨事,现在人家装糊涂,你也揣着明白装糊涂好了。面子上的事都要做得过去,毕竟名分上,他是皇帝!”

杨寄换穿了朝服,疾步到门外,那里已经燃了香案,传旨的黄门,笑吟吟看着杨寄,等他三跪九叩行完了大礼,便朗声宣读道:“云则五色而为庆,三色而成矞。上柱国大将军杨寄,拯国难于危急,忠荩素励,才德昭彰,名动天下,闻达朝野。永康大长公主行端仪雅,礼教克娴。潭祉迎祥,二人良缘天作,珠联璧合,今下旨赐婚将军杨寄和永康公主皇甫道婵,赐册赐服,垂记章典。”

杨寄听得有点懵,既是不完全听得懂文绉绉的词汇,也是没完全明白旨意中的意思。他抬头看看一脸喜气的传旨黄门,又回头看看跪在自己身后的沈岭,沈岭面色苍白,抿着嘴,一双修长的凤目突然睁大,瞳仁也变得格外明显。杨寄便知道自己没有听错,圣旨确实是自己理解的那个意思,顿时就要发飙。

他抬头对那黄门说:“中使,陛下是不是有所误会?杨寄有妻,不能叫公主做妾吧?”

沈岭在他身后,低沉地,但是又严厉地喝道:“将军,少废话!先接旨!”

杨寄又回头瞪着沈岭,耳边是那黄门的咳嗽声和慢悠悠、冷冰冰的解释:“奴只传旨,将军不妨请见陛下说话。”

黄门把手中的圣旨卷起来,伸到杨寄头前,杨寄胸膛里像在燃烧一样,怒气几乎要炸开了,脑子里反而是一片混沌,捏紧了拳头不肯动弹。他觉得身后沈岭在捅他,心里更是火苗一蹿一蹿的:沈沅是你的亲妹妹啊!你叫我接旨?!

沈岭轻声道:“何苦落抗旨不遵的话柄?”

杨寄咬着牙,手一抬,抢夺一样把圣旨从那黄门手里拿过来,磕了个头恶狠狠道:“旨意我先接着,里头大约有误会,臣请见陛下,亲自解释!”

送走传旨的,杨寄横着脸,气咻咻地看着沈岭。沈岭低头抚膝,半晌才说:“阿末,有一点你要搞清楚,他们如今不敢轻易动你,一是你的势力,二就是你的威望,如果缺乏理由,谁还是都害怕清议和民心。但是如果你自己作死,公然抗旨,那么,一个‘不臣之心’的欲加之罪,就够你落下风了。到时候,你看他们怎么一步步算计得你连喊冤的能力都没有!”

杨寄握紧着拳头:“那你先告诉我,如果我接旨,阿圆会怎么样?”

沈岭面色发白,但语气没有丝毫的变化,一字字非常笃定:“桓温尚南康公主,以大司马、大将军之威,在家不敢有丝毫轻慢;王献之尚新安公主,被迫与妻子郗氏和离,王氏大族全体失声。”

这些,足以说明杨寄和沈沅的命运了。

☆、第157章 锦囊妙计

杨寄读着沈岭翻给他看的王献之的传记,看得心里一脉冰凉。王献之是琅琊王氏的顶尖儿,这样的大世族,却不敢对抗皇室的赐婚。王献之与妻子郗道茂原是情意甚笃的良配佳偶,赐婚的圣旨到了,王献之不发一语,进到内室用艾草烧灼自己的双腿,硬生生把自己烧瘸,然后以“残疾”之名上书说自己配不上公主。

结果彪悍的新安公主,就是看上了王献之,随便瘸的拐的,瞎的聋的,只要是活的,啥残疾的她都要!王献之只能与郗道茂洒泪挥别,重新迎娶公主。后来,离异后的郗道茂寄在叔叔婶婶篱下,很快泪尽而亡,王献之却与公主生下了孩子,和和睦睦过了一辈子,直到临终时,才敢表达自己对前妻的无限歉意。

这放在后世可算是佳话,可是亲历之人,这其间的痛苦又与谁言?!

杨寄由沈岭执笔,情深意切地写下了推辞的上表,而后他亲自到了宫中,声泪俱下地跪请皇甫衮,说自己与糟糠之妻情深义重,不愿抛弃妻子,求公主另适他人。然而,就如沈岭所想的,这一切都没有什么卵用!

杨寄简直怀疑小皇帝怀着满腔的恶意,虽然一脸的笑容,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而皇甫道知在一旁帮腔,其他大臣也随声应和,都道杨寄原来的妻子沈氏不过是市井屠户之女,门户低贱,实在不堪与上柱国大将军匹配,又说永康公主贤淑,对杨寄将军倾慕已久,势必成为良缘佳偶。

杨寄想着永康公主在建邺养面首的传闻,几乎想吐。沈沅若出于无奈而失贞,他可以忍;但是娶个明知道是不守妇道的女人,哪怕是公主,他也觉得肮脏龌龊,难以忍受。可是,他毕竟是个粗人,面对朝臣们舌粲莲花的说服,他却没有本事舌战群儒,每每张口结舌,噎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杨寄拼命地忍着气,怕自己一个不慎说错了话会给抓到小辫子往死里整。憋着的气回家才能释放出来,沈岭看着他把将军府的大树踢得歪倒在一边,又看他砸掉了府里不值钱的粗瓷盘子,最后一拳头差点把实木的案几给敲碎了,手指关节全紫了,他却浑然不觉疼痛,只是好不容易镇定下来,开始问计:“二兄,我怎么说?我今天差点就想把永康公主的秽行说出来,忍了又忍,怕不妥当。你觉得能说吗?要能说,明儿谁再逼我,我就把这话喷他们脸上去!”

沈岭默默地从里间拿出一封书信,默默地交给他。

杨寄大喜:“原来二兄早有锦囊妙计!”

沈岭看着他心急火燎地拆信封,说:“你把公主的名声毁了,又没有证据,你打算给自己按个大不敬的罪过么?十恶不赦哦!”

杨寄拆着信封,笑道:“有了锦囊妙计,我自然可以不用这么做了——”话说了一半,他怔住了,好一会儿才把那张纸向沈岭抖得“哗哗”响:“你这是什么意思?!”

沈岭看着杨寄抖得厉害的手,自觉地后退了半步——刚刚杨寄发起疯来那拳脚,沈岭自忖自己是受不住的。他退到安全的距离之后,才说:“你又不是不识字。和离文书而已,签一下不就结了?”

杨寄不认识一样看着沈岭:“沈岭!你他妈是不是姓沈?阿圆和你是不是亲兄妹?你是考验我还是怎么着?我这几天心情不好,经不起考验!”

都直呼其名加上国骂了,沈岭知道杨寄这会儿已经怒气攻心了,但是他也只能叹口气说:“我愿意啥!但是又能怎么办?”

杨寄把和离文书狠命向地上一掷,暴跳如雷:“见了他娘的鬼了!!老子不干了行不行?!大不了就造——”沈岭冲过来,把那个没来得及出口的“反”字捂在了杨寄的嘴里。

他也不怕杨寄的拳头了,瘦弱的小身板挺着,双目直视着杨寄瞪圆的双眼和眉间暴起的青筋,压低声音骂了一句“你昏聩!”好一会儿才撒开捂嘴的手,气呼呼的胸脯起伏了两下,又道:“我告诉你,王谧给我写了信,他的一些故旧仍在秣陵的衙门里当差,说得了上头的指令,要找我阿父的茬儿。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小门小户寻个罪愆,甚至栽个赃,按个莫须有的罪名都不是难事。弄倒阿父,阿圆少不得跟着受牵连,再以罪人之女的名义,强着你们和离,到那时,结果一样不说,阿父还要受牢狱之灾!”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